分享

地方慈善会升级为枢纽型组织可想与可行

 沅泽2004 2021-12-07

  陈鲁南

  近年来,随着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慈善活动的日益频繁,一个比较矛盾的现象开始凸显:一方面,扎根在基层、植根于社区的慈善组织,服务群众最直接、最方便,但这类组织往往知名度低、公信力弱、募款能力有限,开展服务时经常面临“无米下锅”的困难;另一方面,一些在慈善领域内知名度高、募款能力强、各类资源丰富的“头部”慈善组织,却要花大力气去寻找基层“小伙伴”来帮助自己执行项目,把筹集到的善款和物资使用掉,以避免“米烂于仓”的危险。要知道,即便一个每年募资数亿元的慈善组织,往往也就二三十名员工,平均下来每位员工每年要负责支出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善款,如果没有合作伙伴来帮忙,这类任务是难以完成的。
  显然,这是一个行业内带有供需性质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有些组织尝试借助互联网,通过公开发布项目来寻找“小伙伴”,但总体而言效果不够理想。这是因为,互联网发布只解决需求方的信息获取问题,要真正实现合作,需求方还必须满足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如在供给方面前自我展示的能力、跟供给方进行谈判的能力、在执行中及时向供给方进行反馈的能力,等等。对于许多活跃在基层的组织,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县域成立、活动的组织,在这些能力建设方面还有不少欠缺。这些组织,在熟悉当地情况、有效开展服务方面具有专长,但内部往往连会做电子表格的人员都没有,更遑论在慈善资源分配中申报争取、纵横捭阖了。
  怎样破解这个难题呢?笔者以为,对地方的慈善会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为当地的枢纽型组织,向外对接争取资源、对内支持督导伙伴,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由于慈善会组织目前有三方面优势:
  一是具备了相当的规模。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作为第一家以慈善为名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宣告成立。受此感召,各地的慈善会不断涌现和发展,截至目前,在省级层面和地市级层面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县区一级的覆盖面也超过了80%。此外,河南、江苏、浙江等地还探索在乡镇设立慈善分会、在村和社区设立慈善工作站,搭建网状工作体系。
  二是有相对突出的公信力。由于大部分慈善会成立较早,在成立之初,甚至是当地唯一的慈善机构,承担了大量的慈善工作,在群众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包括政府和捐赠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认可。例如,在今年7月河南洪涝灾害中,当地各级慈善会接受的慈善捐赠占据了河南接受捐赠款物总额的三分之二,其影响力、认可度可见一斑。
  三是有较强的“领队”意愿。笔者在近年的调研中发现,许多地方的慈善会,对于带动当地的小组织共同发展很有热情,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事项中,把当地的志愿者协会、助学基金会等联结起来作为共同的执行方,对后者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孵化”作用。
  综上,笔者以为,为解决慈善领域内部的供需矛盾、提高慈善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基层民政部门而言,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可以考虑把当地的慈善会打造为枢纽型组织,对外公关联络、对接资源,对内分配任务、支持督导,从而让“头部”组织的工作更接地气,也让土生土长的“小伙伴”们共同进步,一体受益。当然,解决问题的途径绝不止这一种。近年来,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蓬勃兴起的社区基金会,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但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把慈善会当做“抓手”,在现阶段或许更加“可想”与“可行”。
  信息来源:2021年10月11日  中国社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