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胃痛、胃胀、呕吐、呃逆、腹泻、便秘等。 病机常见寒邪、伤食、肝郁、阴虚等。 寒邪客胃。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纳差,亦有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宫寒,行经期间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常用中成药:参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肉蔻四神丸、七味胃痛胶囊、良附丸。 饮食伤胃证。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 症见食积停滞、脘腹胀满、暖腐吞酸、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者。用于消化不良,胃脘嘈杂,腹胀肠鸣,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对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出现上述症候者有效。 常用中成药:沉香化滞丸、健胃消食片、脾胃舒丸、香砂养胃丸、保和丸 肝胃不和。 治法: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两胁胀满,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大便失调。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常用中成药:疏肝和胃丸、金佛止痛丸、胃苏颗粒、宽胸舒气化滞丸、气滞胃痛颗粒。 胃阴虚: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症见胃脘部隐隐疼痛、口干舌燥、纳呆等胃炎症状,口渴喜饮,消谷易饥,小便频数,急躁易怒,怕热心烦,大便干结等糖尿病症状,用于改善慢性胃炎所致的胃脘隐痛,灼热,食欲不振,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等症状。以及糖尿病属胃阴不足的辅助治疗。 常用中成药:阴虚胃痛冲剂、消渴康、滋阴益胃胶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