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弄一个“芍药花飞”、“红香散乱”、“群蜂蝶闹”的地方

 karlinms 2021-12-07

上卷 第六十二回 第十七节:

【原文】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去,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

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端木持易见解】

昨天有个朋友跟我留言说,“想不明白过去,看不懂现在,不了解未来,所以好焦虑”。这样的现实处境和心境,我想恐怕不止于他一人,所以,有必要把我对他的嘱托告诉同样处境的朋友,那就是当我们处于“三不知”——“不知过去,不知未来,不知现在”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快找个立足点,人有了立足之地,方能不随波逐流,方能平心静气的观察一切。如果我们不是在岛屿之上,不是在根据地之中,不是在港湾之内,我们的生存尚且不能自保,狂风、骤雨、海浪、枪炮、追杀时刻眼前,又怎么能谈观察、思考和发展呢?所以,在危机的时候,我们不要慌,要想办法先从危机中脱身、走出包围圈、走到一个能喘气的地方,这是第一步要做的。

你看湘云喝醉了酒,她还晓得躺倒在“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懂得休息一下。我们是人啊,总能寻找或者创造一个“芍药花飞”,“红香散乱”,“群蜂蝶闹”的美好处境,在那里,包“一包芍药花瓣枕着”,美美的睡一觉,醒来也就有了生机和力量,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呢?

下面,我们说说湘云喝醉这件事儿,按妈妈和老婆子们的礼法,大观园里的女孩子是不该喝酒的,“我们知道,连老太太叫姑娘吃酒姑娘们还不肯吃,何况太太们不在家”,结果呢?你看湘云,喝的酩酊大醉。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什么呢?标志着礼法在大观园里的破产。平儿摸着脸说道:“我的脸都热了,也不好意思见他们”。你们说,究竟应该是谁不好意思,谁该觉得羞愧,谁才真该脸红呢?我想答案就在诸位心中了。因为,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看“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这就说明了,群众是支持湘云的,对不对?

湘云醉酒这件事儿,不能只停留在湘云一个人身上,而应该扩展到万万千千的人身上来看,扩展到整个历史上来看。要能这样看,就得先理一理湘云醉梦中的酒令,她虽然醉了,但心中的声音没醉,不仅心没有醉,相反却无比的清醒呢。

且看她这心的声音:

“泉香而酒冽”,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还曾记否,前面有“奔腾而砰湃”,也是出自欧阳修手笔。可见,此时的作者,内心和欧阳修很是贴近的。果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吗?我看啊,醉翁之意也不在山水之间,而实在醉翁亭外也!亭外何处呢?正在于对礼法的不服,故纵酒以醉,徜徉山水以自由,这才是他的“别有用心”啊!

“泉香而酒冽”属于旧文,再看“玉碗盛来琥珀光”,这是旧诗。作者是李白,诗名为《客中作》,诗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名说明了作者是客的身份,这很符合湘云自身为客的现实。诗的内容说明了作者流浪他乡的处境,这既是写湘云的未来,也是红楼梦作者的现实。他们都想醉,为的是“醉里不知身是客”,想忘记,却难忘记,这是多么痛的哀伤啊!再好的酒,恐怕都治不好这痛哦!

“直饮到梅梢月上”,其中的“梅梢月上”是骨牌名,有人说:“梅梢月上是骨牌里面的八,底下五点摆成梅花形,上面三点像新月往上升起来”,另外有人说:“这副牌由'长五’、'幺五’、'长五’组成,'上’,升起之意”。我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是对的。

骨牌中,学名长五,就叫“梅花”,又称梅牌、锦屏、梅花十,它有两个5构成,合起来10个黑点,每个5都像一朵梅花。学名幺五,就叫“红五点”,是5个红点组成。长五,是文牌,幺五,是武牌。幺五,也叫小五。小五像一轮明月,站在梅花梢上,这是小战胜大,武战胜文,红战胜黑。是作者的反抗精神的体现。

曾经否,红楼梦第四十回喝酒的时候,轮到薛姨妈的时候,鸳鸯说:“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说:“梅花朵朵风前舞”。鸳鸯说:“右边是个'大五长’”,薛姨妈说:“十月梅花岭上香”。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当时的牌像是“二郎游五岳”,如今却是“梅梢月上”。当时是织女牛郎会七夕,如今却是孤身一人照月明。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醉扶归”,是曲牌名。有人说是元代吕止庵《醉扶归·有意同成就》,那种格局太低了。我这里要取汤显祖的《牡丹亭·游园·醉扶归》: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zān)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意思主要是写杜丽娘梳妆完毕,春香夸她打扮得好,从而引出杜丽娘顾影自怜,珍惜青春却又无人赏识的那种孤单情怀。

用此曲牌,既符合湘云爱好天然,爱好自由,却“恰三春好处无人见”的落寞;也符合创作者有才无人识,独立在山间的孤单情况。

“宜会亲友”是时宪书上的话,本身意思非常好理解。但放在这里,大家再重新理解一下,就不那么简单了。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的时候,很不快乐,为什么?“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实际上,他没有亲友,没有朋友,他是孤独的。

李白写《客中作》的时候,他也是不快乐的,是孤独的,是没有朋友的,主人好像连陪他喝醉都不能。

二郎游五岳变成了月上梅梢,也是孤独的,牛郎织女挥手从此去,只闻萧萧班马鸣。

杜丽娘“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却是“三春好处无人见”,她也是孤独的。

注意啊,她们都没有亲友,这里所谓的亲友,就是知心人啊,也许他们有奴仆、有家人、有伙伴,但就是没有“亲友”。

宜会亲友,是个梦,梦却又是个空。

这就是欧阳修、李白、杜丽娘、湘云、红楼梦作者等等千古以来,苦心人的处境啊!

你们说,湘云不是有表哥表姐,有叔叔阿姨,有外婆舅舅舅妈等等,她怎么会没有亲友呢?

她就是没有。

黛玉、宝钗、宝琴、岫烟等等一众人,她们又有几个算是有亲友的呢?也没有几个。如果你认为她们有,那一定是你们误读了“亲友”的本意。如果你说有,那你问问自己,你敢交心的,又有几个人?真的就在身边吗?

大观园里的人,一个个其实都是孤独的,没有亲友的。因为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斗来斗去,争来争去。

大观园外面的人,是不是也如此呢?

过去的人如此,现在的人呢?我想也是如此的。

即便是将来,只要人与人是竞争的,吃与被吃的,总是谈不上“亲友”二字的,因为配不上这两个字。你们说,是不是呢?

欧阳修醉中呼唤,李白醉中呼唤,杜丽娘在呼唤,湘云醉中仍在呼唤的,不过就是“亲友”二字,简单,却还不知道,究竟需要多久才能再次实现呢?

我相信,一定会实现的,可能时间还需要一些,但呼唤的人多了,实现之日也就近一些了。

好,以上就是这节的解读。

跳出红楼梦,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可以盼望有“亲友”,有亲近的人,有可以交心的人。但不能因为没有就难过,就痛苦,就悲伤。

因为真正的梦想,不是外求,而是内生的。我们应该自己自足,我们应该自我圆满,我们应该独立自主。有亲友固然很好,但没亲友呢?我们自立。这才是天地以我性命,我当养天地之浩然正气;宇宙以我心灵,我当以心支撑宇宙。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他可以支撑地球。而我想说,我心与天地宇宙同在,充盈而无待。如有所待,那就去创造,去给予。

我们既不要慌,要想办法先从危机中脱身、走出包围圈、走到一个能喘气的地方,这是第一步要做的。我们也要努力,总能寻找或者创造一个“芍药花飞”,“红香散乱”,“群蜂蝶闹”的美好处境,在那里,包“一包芍药花瓣枕着”,美美的睡一觉,醒来也就有了生机和力量,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