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7年武威古浪大地震

 涧水常蓝屋 2021-12-07

资料记录一:

       1927(民国16年)年5月23日(农历四月二十日)清晨5时20分,武威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地震烈度为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位于古浪县(北纬37.6度,东经102.6度),当时世界大多数地震台都清楚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

       地震波及甘肃、青海、陕西等地,武威、古浪等地破坏极为严重,大地震造成武威死亡共4万余人。地震时凉州城四门砖楼共二十四个,倒塌23个,只留残缺不全的北楼;大云寺、罗什寺、清应寺及三座号称“文笔三峰'的佛塔全部震毁;房屋倒约十分之三,县署倒平,县署倒房百余间,街道出现裂缝;文庙儒学院大部分建筑被毁,天梯山石窟毁坏洞窟10余处,百塔寺汤然无存;城郊雷台、东岳台、海臧寺及四乡著名建筑、庙宇大部被毁突然降临的地震灾害,使得古老的武威在无助地哭泣。那时那刻,人们才饱尝到什么是家毁人亡,哀鸿遍野,什么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另外大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也极其严重。大地震后,南部水源山口大量土石涌入谷地,杂木河等大渠渠口被摇崩的土石堵塞,水流失控,形成堰塞湖,1927年6月17日夜,堰塞湖湖水决堤而下,殃及古城、六坝、新华、高坝、大河等地,水头高达数丈,冲没农房村寨143处,冲毁房屋3000余间,淹死村民近800人,牲畜近2万头(只)。大地震的淫威与可怕,让武威人民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苦难。

资料记录二:

       清朝末年,由于外强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灾难深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当时的凉州荒旱连年,农事不兴,民怨沸腾,人心思变。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凉州反清志士齐振鹭(字飞卿)等先后领导了两次农民暴动,虽遭失败,但扩大了辛亥革命在凉州的影响,以鲜血唤醒了凉州民众。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清朝末代宣统皇帝被迫退位,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战乱频繁,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加之地震、水灾、早灾、瘟疫和兵变等天灾人祸,是凉州人民苦难最深重的年代。民国16年(1927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凌晨,凉州、古浪一带发生了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造成空前的大破坏。据粗略统计,倒塌房屋40多万间,震毁村庄1.93万处,压死居民3.54万人,伤4.3万余人,牲畜死亡20余万头,毁坏耕地7200多石(以播种量计)。凉州城头的24座楼子,除北城头独存一座外,其余全部被震塌。城内的大云寺、罗什寺、清应寺等都毁于一旦。号称“文笔三峰”的罗什寺塔、大云寺塔、清应寺塔也未幸免于难。城北郊的雷台、东岳台、海藏寺等古建筑大部分被毁,古凉州面貌全非,堪称空前浩劫。

       其后,余震不断,一直延续到秋后。由于地震造成渠道淤塞不通,山峰合拢,又值盛夏,祁连山积雪融化,水量集中,积水爆发,又造成空前洪灾。这年六月十七日夜,洪水破堤而下,浊浪滔天,水高数丈,所过之处,人畜皆为鱼鉴,房舍农田化为乌有,衣物和死尸悬挂树梢之上,灾害之惨烈,不可言状,仅死于水灾者就达3000余人。

       民国17年(1928年)的“凉州事变”,是继大地震之后凉州人民遭受的又一次大灾难。1926年国民军进入甘肃,刘郁芬任甘肃省督办,和地方割据势力矛盾日益加深。1928年6月30日,国民军教导团团长刘志远率领部属数十人和县府警察百余人占领了凉州镇守使衙门,吓跑了凉州镇守使马廷勒,掠走镇守使衙门中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马廷勒逃到皇城滩后,在西宁镇守使马麒的帮助下,不久带兵卷土重来。当时凉州城防空虚,很快就被攻陷。在这次事变中,守城士兵和无辜百姓死亡数千人,学校、寺庙和民房被烧毁多处,有500多年历史、气势雄伟的北城门楼也被付之一矩。其后,马廷勒部开始在凉州城大肆烧杀抢掠,死亡人数有尸可查者就达1600多人,省立四中、仙姑庙、地藏寺、东关大庙、光明寺和部分民居被焚毁,至于被抢劫的商店字号和惨遭奸污的妇女更是不计其数。后马廷勒被孙连仲的部队击溃,逃往四川。

       人祸刚完,天灾又至。1928年,凉州大旱,农田禾苗枯萎,颗粒无收。到第二年春夏青黄不接之际,老百姓被迫扶老携幼,纷纷外出逃荒。凉州到处是卖儿需女、逃荒要饭、饿遍野的惨景。大灾之后疾病流行,白喉蔓延,老人、儿童死亡无数。1930年冬天,气温降到零下30度左右,又冻死不少人畜树木。

       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给凉州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1931年,国民军骑五师驻防凉州,一直到1941年秋,马步青统治凉州达10年之久。这期间,由于官兵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和敲诈勒索,巧取豪夺,为害地方,使“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古凉州经济萧条,文化落后,人民在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盼望着苦海出头的日子到来。

资料记录三:

       1927年的武威城,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有的高档的也就是砖瓦房,这就是最高级的房子了,1927年武威的一场地震基本上摧毁了所有的家园,平民百姓的房子基本上都摇倒了。

  看照片上的样子只有少数的窑洞那时候好点,其他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质的和砖瓦房,已经摇的基本上没有剩下什么。

       也有网友说道,要不是1927年的那一场地震,现在的武威的古建筑可以西安的堪比,谁说不是呢,那时候的一场地震摧毁了很多人的家园,同时也摧毁了很多的古老建筑。一次地震把遗漏下来的古文明摧毁的所剩无几。

        武威的历史文化也就在那次地震中被无情的摧毁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的古城就此消逝在了一场地震中。

  这是大地震之后群众们的救援工作,有的人已经来不及抢救就已经被地震夺走了生命。带走了人们的生命,同时也断送了武威历史文化的生命。

资料记录四:

       武威古浪地震是指甘肃省古浪县发生的地震。古浪属于地震频发地带,在20世纪该地共发生3次有影响、记载的地震。1927年5月23日06时32分47秒,在中国甘肃省古浪县西北的水峡口一带(震中位置:37.60N,102.80E)发生了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极震区主要分布在古浪县城及其周围,双塔,水峡口,沈家窝铺,冬青顶一线,古城,张义堡等地区。区内窑洞全塌,房屋倒塌9/10以上。仅有300户之古浪县城,房屋颓倒无遗,压死男女700余人;城郊杨家瓦庄村旁的东川滑坡,长达1.5公里,覆压山下村庄,全县城乡死亡41471人。

       5月23日6时32分47秒,古浪(北纬37.6度,东经102.6度)发 生8级地震。震中位于中国甘肃省古浪县,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地震波及甘肃、青海、陕西等地。

       古浪历次地震伤亡统计:

       1927年5月23日古浪地震,导致全县城乡41471人死亡。

       1990年10月20日,在古浪、天祝、景泰三县交界处发生的6.2级地震,共计死亡1人,重伤7人,轻伤9人。

       1996年6月1日古浪县5.4级地震,导致4人重伤,15人轻伤。

      《盛京时报》记载了1927年武威县城及周围地区遭受地震破坏的残酷情况:'地忽大震,一时山谷崩裂,日暗无光,城市庐舍倒塌者十之六七,历来震灾未有若此之残酷剧烈者。

       详细记录:

       1927年5月23日,古浪发生8级地震。地震波及甘肃、青海、陕西等地。武威、塔儿庄、张义堡、黑松驿、黄羊川等地破坏极为严重。古浪县城受到严重破坏。统计城乡之(死亡)人口四千有余,牛羊马(死亡)匹数达三万。'双塔地区田地裂缝很多,平地沉陷一条宽约5米,长约200米的大沟。水峡口大佛寺倒塌,庙内石碑全向西北扭转倒下。

       文献记载:

       据《古浪县志》记载:'是日将晓,初震一次,其势尚微,甫逾片刻,二次又来,霹雳一声,谷应山鸣,数十丈之黄尘,缭绕空中,转瞬天地异色,日月无光,城郭庐舍化为乌有,山河改观,闾巷莫辨,号痛之声,远闻数里,号称三百户之县城,压死男女七八百口,全城房屋,颓倒无遗。

       《盛京时报》记载了武威县城及周围地区遭受地震破坏的惨酷情况:'地忽大震,一时山谷崩裂,日暗无光,城市庐舍倒塌者十之六七,繁富之区,化为丘墟,数千年之古迹,同时浩劫,哭声震动天地,万井为之无烟,历来震灾未有若此之惨酷剧烈者。兹经详细调查仅武威一县,计压毙人口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五(原有人口八万多),牛马羊畜二十二万二千零九十五头,倒塌村庄一万九千三百九十九座,房舍四十一万八千四百四十二间,崩裂田地约十二万三千六百六十九亩余,其余杂物等件,伤损不可数计。'当时世界大多数地震台,如上海徐家汇台、列宁格勒台、苏黎世台、斯特拉斯堡台等十几个台站都清楚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

        古浪大地震发生后,当时未能组织专业性的调查和研究,地震现场的资料仅在一些报纸、刊物和当地的县志上略有报导和记述,震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外国传教士也写了些对古浪地震感受的信件。这些材料粗略地记述了有关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和震情。震后袁复礼教授曾到古浪震区进行过考察研究。本次地震是中国二十世纪十大地震之一。

        地震影响:

       1927年古浪地震发生后无论是地面形变,还是对建筑物的破坏都是极其严重的。据调查,当时地面运动具有较强的方向性,以南北方向震动为主,东西方向次之。由地面运动造成的喷水冒沙,井、泉干涸或增生新泉的现象极为普遍。

       古浪地震的Ⅳ度破坏区长达600公里,据《甘肃地区地震资料年表》(兰州地震研究所1979年)记载及调查资料,这次地震破坏严重的地区在古浪县城及其以北的双塔、泗水和黄羊河、杂木河一带。建筑物破坏严重,窑洞全部倒塌,房屋倒塌90%以上。震区西南部为高山区,人烟稀少,破坏情况不详。现将破坏重的地区作一介绍。

       Ⅺ度破坏区:

       主要分布在古浪县城及其周围,双塔、水峡口、沈家窝铺、冬青顶一线,古城、塔儿沟、张义堡等地区。

       (1)古浪县城及其附近地区。 《古浪县志·灾异》记载:'民国十六年丁卯之夏四月二十三,古浪发现(原文如此,应为'发生'--编者)空前之大地震。是日也天将晓,初震一次,其势尚微,不过床榻之滉漾,钌扣之鸣响而已。人之由梦中警觉者,以为震摇已过,多数未曾防避。甫逾片刻,二次又来,霹雳一声,谷应山鸣,数十丈之黄尘,缭绕空中,转瞬天地异色,日月无光,城郭庐舍化为乌有,山河改观,闾巷莫辨,号痛之声,远闻数里,号称三百户之县城,压毙男女七、八百口,全城房屋,颓倒无遗,其未曾摇倒者仅南街之燃灯佛楼(现已拆除),北街之杨家牌坊……统计城乡死亡人口四千有余,牛羊马匹数达三万。'县城及其附近的古庙,如百子宫、石门山庙、三圣宫,圣母宫、三官楼、三师殿、北极宫、老君阁、新龙庙、土主庙、雷祖庙等,地震时完全倾废;城池、衙署、司法署、公安局等政府用房完全倾圮;就是建筑比较好的政府公署和天主教堂也大半摇平。县城及其附近的地裂缝、土疙瘩群、井水涨落现象也极为普遍。由此可见古浪县城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

       古浪县城周围的破坏,据《古浪县志·灾异》记载,'周围五十里内变为丘墟,压毙人民数千'。据考察古浪城东自东岳庙,南至黑松驿之大坡头,西至西川(沙河沟)之小干沟,北至胡家边,距城约50里外,惨状一耳,古浪以东的黄羊川一带地裂缝很发育,房屋破坏严重;小干沟木架结构房屋全倒,坟墓摇平,树梢拂地,山上平地裂缝很发育;黑松驿一带地裂缝很多,以近南北向为主,房屋几乎全倒,仅存娘娘庙和磨坊各一座,长城坍塌多处;胡家湾房屋全部震倒,山顶摇酥,裂口、裂缝很多,震时裂缝一张一合,震后地面凹凸不平,即使坚硬的地方也出现了宽0.5米的裂缝。

       (2)双塔。地震使民房、寺庙与城墙全部倒塌,城内仅木牌楼倾斜未倒,田地内裂缝甚多,平地沉陷成沟,宽约5米,长200米。

       (3)水峡口。 民房几乎全部倒塌,楼房与平房全部倾倒 。大佛寺倾圮,庙内石碑全向西北扭转倒下。在河滩及山脚,震裂处甚多,同时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山崩,巨大的石块从山上落下,在其附近花岗岩体内产生了基岩裂缝,最宽者达0.5米。

       (4)沈家窝铺、四台、冬青顶一带。 房屋全部倒塌。地裂缝、地震陡坎极为发育,形成以北西西向为主的地震形变带,穿越沟谷、山脊,基岩裂开并有陷落现象。

      (5)古城、塔儿沟、张义堡等地区。 房屋、庙宇几乎全部倒 塌。地裂缝发育,山石崩塌严重,并有井、泉涨落现象,尤其张义堡盆地内喷水冒沙较为普遍。

       Ⅹ度破坏区:

       主要分布在武威周围、泗水、黄羊镇、金塔、南营等地。

       (1)武威县城及其附近地区。 《盛京时报》第五版记载:'凉州(今武威)于本年五月二十三日晨刻,地忽大震,一时山谷崩裂,日暗无光,城市庐舍倒塌者十之六、七,兹经详细调查,仅武威一县,计压毙人口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五人(原有人口八万多),牛马羊畜二十二万二千零九十五头,倒塌村庄一万九千三百九十九座,房舍四十一万八千四百四十二间,崩裂田地约十二万三千六百六十九亩余,其余杂物等件,伤损不可以数计。坚实的武威县署房屋以及外国传教士的教堂均被震倒。'新通志稿载:'罗什寺鎏铜塔顶高五尺余,……民国十六年四月地震塔圮,顶坠地,裂为数片。地震时大城四门砖楼(共廿四个)倒廿三个,只留北楼,土垛口落下。十三层高的罗藏砖塔只余一人高,清真寺、大广寺二塔倾圮。庙宇震废残缺不全,房屋倒约十分之三,县署倒平,县署倒房万余间(原文如此,疑为百余间--编者),县长毙命。伤之逾千,街道有裂缝不宽。'

       在武威县城附近破坏亦较严重。城北周家庄房子倒塌80%,海藏寺山门、三殿、后殿等均倒,塔亦倒,只有大殿、石碑未倒,还有地裂缝、冒水现象;城东北大云寺姑洗塔、清应寺、清应塔、尼姑庙、马神庙均有部分倒塌;城南民房倒塌百分之十至十五,南城外河岸潮湿地有裂缝;城西的关城庙虽未受影响,但观音阁的观音佛摇倒,观音阁檐瓦坠下,文庙东廊房倒塌,牌楼倒塌一角。总之,在武威县城附近及其东南、西南地区破坏较重,县城之南,大河驿以北--柏树庄一带破坏轻,为低烈度异常区,武威附近地形变现象也很发育。据记载,南山口山崩,壅流成湖,并有宽大的裂缝和喷水冒沙现象。

       (2)黄羊镇。 全城半数以上房屋倒塌,未倒者亦多倾斜,城外财神庙、牛王庙、三官庙、玉皇阁全部倒塌,西城楼震倒。

       (3)金塔。 民房倒塌70%-80%,塔原高20米,震后仅剩一人高的土墩子,牌楼震塌。有地裂缝和喷水冒沙现象。

       另外,泗水、苏家湖、南营、红水河等地区破坏也较严重,房屋、庙宇大部分倒塌,地面出现许多裂缝。

       Ⅸ度破坏区:

       包括永昌、土门等地区。永昌县城:据调查震时城墙塌落,垛口倒约三分之一,四个城门楼倒。玉皇庙全毁,仅钟楼无损。民房塌平过半,人压死甚多。城北地裂涌水。土门一带有的地方房屋倒塌约40%-50%,山上裂缝很多,崖坎震塌,泉水震涸。

       地震原因:

       1927年古浪8级地震是继1920年海原地震之后发生在海原一祁连山断裂带上的另一次特大地震。对这次地震的破裂习性,前人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在多探槽揭露和地面追踪调查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分析后,认为本次地震是由构成古浪推覆体的天桥沟一黄羊川断裂、皇城双塔断裂冬青顶断裂段以及武威一天祝隐伏断裂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古浪推覆体平面和剖面变形机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其应力和应变的集中区主要分布在天桥沟一黄羊川断裂西段、皇城一双塔断裂冬青顶一带以及武威一天祝隐伏断裂和古浪一双塔断裂所在的古浪峡一带,这与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是一致的,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1927年古浪8级地震是该推覆体整体活动的结果。

       地震研究:

       古浪大地震发生后,当时未能组织专业性的调查和研究,地震现场的资料仅在一些报纸、刊物和当地的县志上略有报导和记述,震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外国传教士也写了些对古浪地震感受的信件。这些材料粗略地记述了有关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和震情。震后袁复礼教授曾到古浪震区进行过考察研究。

       系统地进行大震考察是在解放以后。1954年铁道部勘测设计院、甘肃省农林厅水利局黄羊水库地震调查队、省工业厅调查组等单位为修黄羊河水库对古浪地震进行了考察和访问,编有报告及照片集。同年,中国科学院周光、刘秉俊二位先生也赴古浪震区作了考察,重点对冬青顶--沈家窝铺地震形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郭增建等组成'地震预报考察队'到古浪等大震现场进行地震前兆现象的实地调查。

       1972年、1974年和1975年原兰州地震大队地震地质队曾先后对天祝、古浪、武威一带的地质构造情况、地震构造背景和冬青顶--沈家窝铺地震形变带做了大量工作,并在武威、古浪地区作了地球物理探测(主要是浅层电法),对北西向及东西向隐伏断裂的延展情况进行了物探综合分析研究。

       1978-1979年,兰州地震研究所滕瑞增、吕田保和贾云鸿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再次对古浪大地震进行了考察研究,重点收集了有关地震形变带的资料。通过考察访问初步确定了大震主要形变带的展布、特点及其力学性质,同时对基岩断裂、地貌、第四纪地质等情况也作了调查研究。

       1983年兰州地震研究所柴树骅等及武威地震办康有理也对地震形变现象进行了考察、访问。

资料记录五:(李元辉)
武威历史上的四大城门及二十四座城楼

武威南城门楼

武威东城门(资料照片)

武威城关门楼(资料照片)

  由于天灾人祸,到明初,凉州城只剩下隋末李轨修筑的周围十五里的城池。当时,北元残余势力不断袭扰河西等地,出于军事防备上的考虑,明洪武十年(1377)都指挥濮英开始对凉州城进行规模较大的加固增修。《甘肃建置志》记载,濮英在隋李轨筑的城墙基础上“增高三尺,周减三里许,为十一里一百八十步,厚六尺”。据王宝元先生《凉州春秋》记载,改建后,凉州城又向西延伸了约一里,由于东西长、南北窄,有凤形,被称为凤凰城。

       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又对武威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宋晟在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 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36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

       万历二年(1574年),三边总督石茂华开始用砖包砌了城墙,并增开了集贤门(东小南门),历时两年,到万历四年(1576年)四月完工。

       从1377年都指挥濮英加固增修,到1576年三边总督石茂华用砖包砌城墙,经过明代近200年的增修加固,武威城变得战守有备、固若金汤,成了河西走廊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

       明初,凉州城有4大城门和24座城楼,据王其英先生主编的《武威金石录》记载,4大城门分别为:

       东城门,名为宣武门,城楼叫做“武威楼”,城楼立石碑为“河西保障”。楼门两侧楼柱顶石如鼓子型,上刻有滚龙攀柱图案,两条滚龙栩栩如生,各以波浪式昂首向上,被称为“滚龙石”,又叫鼓儿石。东门吊桥阁楼叫做财神阁,亦称东门楼子,间架九楹,两层。左侧间有一铁质灯笼,相传为清代武威铁工赵飞亲作,高约1.7米,周长4米,上铸有八洞神像、十八罗汉、山水人物。

       南城门,名为昭武门,城楼悬挂匾额为“翘映天梯山”。南城楼有“夜雨打瓦”之传说,每在寂静晴朗之夜,楼内可闻雨打顶瓦之声。据王宝元先生《凉州春秋》记载,因武威古代属于大月氏领地,大月氏王城在昭武,其后代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称为九姓商胡,昭武九姓胡人安修仁曾经率领胡兵拥戴李轨,所以此门名为昭武门;南门吊桥阁楼叫做三星阁楼,又称南门楼子,间架九楹,匾额为“天山自重”“寿比南山”。

       西城门,名为崇德门。西门吊桥阁楼叫做文昌阁楼,又称西门楼子。城楼镶嵌有石刻“遥接玉关”。城楼中据说有几处土堆,每堆站一人,土堆数不清,或七或八,号称七星剑。

      北城门,名为通化门,城楼叫做“万青楼”,悬挂匾额为“大好河山”。北门吊桥阁楼叫做真武阁楼,又称北门楼子。据说北城门楼柱上有一眼孔,向北可望见百里之外的民勤县城,被称为“千里眼”。

       24座城楼分别为:东门楼、南门楼、北门楼、东北天师阁楼、东南魁星阁楼、西南观音阁楼、西北斗母阁楼、西北城瞭高楼、东门吊桥三官阁楼、西门吊桥文昌阁楼、南门吊桥三星阁楼、北门吊桥真武阁楼以及瓮城楼4座、箭楼4座、角楼4座。

       闻名河西的凉州八景,分为城外八景与城内八景。凉州城内八景分别是:文笔三峰、大云晓钟、鱼跃龙门、滚龙石、夜雨打瓦、千里眼、七星剑、罗什倒影。在著名的城内八景中,四大城门楼就占有了四席。可见,从明清以来,凉州四大城门及城楼一直就是武威人民引以为豪的景观。

       可惜的是,这些雄伟壮观、建筑艺术高超的城楼,全毁于1927年武威大地震。据史料记载,1927年5月23日(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清晨5时20分,武威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武威、古浪等地破坏极为严重,尤其是一些文物古迹损毁十分严重。地震时凉州城四门砖楼共24个,倒塌23个,只留残缺不全的北城门楼;大云寺、罗什寺、清应寺及三座号称“文笔三峰”的佛塔全部震毁;房屋倒约十分之三,县署倒房百余间,街道出现裂缝;文庙儒学院大部分建筑被毁,天梯山石窟毁坏洞窟10余处,白塔寺荡然无存;城郊雷台、东岳台、海藏寺及四乡著名建筑、庙宇大部被毁……这场大地震,给武威古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武威东城门在民国时期改为中山门,城门及城楼在大地震中震毁。今东关十字南约100米、原武威市水利局院内附近残存有一段老城墙。城门原址在东关十字向西约80米一带。

       据考证,武威南城门在民国时期改为中正门。大地震之后,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城门和城楼原状尽失,仅余高长不足10米之残垣。1999年,原武威市(今凉州区)政府筹资1000多万元重建,到2001年12月20日工程完工。复原的城门楼通高39.6米,在门洞顶部平台建有三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最高处为阁楼。负一楼包裹在城墙之中。新建城楼雕梁画栋,彩绘回廊,巍峨庄重,富丽堂皇。

       武威西城门在民国时期改为林森门。大地震之后,尚存城门、城墙的残垣断壁,后在上世纪末人为拆除,原址在武威二中校门向西50米一带。

       武威北城门楼在民国时期改为正伦门,是1927年武威大地震中,唯一没被震塌的城楼。1928年发生了“凉州事变”,国民军占领武威之后,盘踞凉州多年的原镇守使马廷勷率部反攻凉州国民军,于7月21日攻陷武威城。驻守武威城的国民军韩风璋撤出武威,其余守城民团无处可逃,最后退守到北城门楼。马廷勷部下令烧毁北城门楼,楼上的守军约五百人同时被烧死。这座在大地震中幸存下来、屹立在武威城的明朝建筑,就这样毁于战火之中。遗址在北关十字向南约80米一带。

       武威历史上的四大城门及二十四座城楼,彰显了古凉州城曾经的辉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