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投行财务模型基础——搭建财务报表工作表(所得税)

 莫扬的知识铺 2021-12-07

19.投行财务模型基础——搭建财务报表工作表(所得税)

本课程视频可见网易云课堂 投行财务模型基础课程

  1. 由于在计算收益率时,计算项目收益率时将不考虑资本结构及财务费用的影响,而计算股权收益率时,将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费用。因此,在所得税计算模块,我们将按照不考虑财务费用及考虑财务费用两种情况计算对应的所得税

  2. B33输入“所得税计算”,C34至C47分别输入“考虑财务杠杆的所得税计算”,“EBT(应纳税所得额)”,“期初累计亏损”,“当期过期的亏损”,“当期增加的亏损”,“可抵补的亏损”,“当期抵补的亏损”,“期末累计亏损”,“抵补后的应纳税所得”,“不能三免三减半的应纳税所得(其他收益)”,“三免三减半的应纳税所得”,“不能三免三减半的应交所得税(其他收益)”,“三免三减半的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3. 考虑财务杠杆时,EBT(扣减了财务费用后的收入)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由于根据中国税法规定,亏损只可以抵补后面5年的利润,在第6年时此亏损将失效,不能用来抵补利润。因此,每一期我们应当计算当期可以用来抵补当期利润的亏损额,将EBT扣减用来抵补利润的亏损后,得到的金额为当期实际应当缴纳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第42行)。当期可用来抵补的亏损额(第39行)=期初累计的亏损额(第36行)-当期过期的亏损额(第37行)+当期增加的亏损额(第38行),当期实际抵补利润的亏损额(第40行)为当期可用来抵补的亏损额(第39行)和当期利润两者的较小者。期末累计的亏损额(第41行)=当期可用来抵补的亏损额(第39行)-当期实际用来抵补的亏损额(第40行)

  4. 因此,K35输入公式“=K29”,K36输入公式“=J41”,即,期初累计亏损为上期期末累计亏损额。K37输入公式“=-MIN((SUM(E38:J38)-K36-E38),0)”,当期过期的亏损额的计算逻辑为:期初累计的亏损额至少为前6年亏损额之和(假设这些亏损额没有存在抵补的情况,由于第7年前的亏损在上一年已经失效,因此当年年初可以用来抵补利润的亏损最多为第6年前至前1年的亏损,而第6年前的亏损在当期也将失效),如果这些亏损额出现了抵补利润,那么期初累计的亏损额应当少于前6年亏损额之和(SUM(E38:J38))。即,前6年亏损额之和减去当期期初累计的亏损,此差额(SUM(E38:J38)-K36)将为前几年已经用于抵补利润的亏损。如果此差额大于第6年前当期的亏损额( SUM(E38:J38)-K36-E38 >0),则表明,第6年前的亏损额已经抵补利润完毕,无余额,即,当期即将过期的亏损额(即,第6年前当期的亏损额)为0,而如果此差额小于第6年前当期的亏损额(SUM(E38:J38)-K36-E38 <0) ,那么,也就是说第6年前的亏损在前几年并没有抵补利润完毕,还有剩余的金额。此剩余的金额将于当期过期。因此,如果SUM(E38:J38)-K36-E38 >0,过期的亏损额为0,如果SUM(E38:J38)-K36-E38 <0,过期的亏损额为-(SUM(E38:J38)-K36-E38 ),因此,过期的亏损额的公式为: (-MIN((SUM(E38:J38)-K36-E38),0),由于E、F、G、H、I、J列已超出自K列开始的计算区域,因此为防止公式出错,E~J列尽量留空

Excel中MIN函数表示输出括号内的值中的最小值,公式格式为:MIN(数据1,数据2,……)

  1. 第38行为当期增加的亏损额,即,当EBT为负时,当期增加的亏损额为-K35,为正时为0。K38输入公式“=-MIN(K35,0)”

  2. K39输入“=K36-K37+K38”,当期可抵补的亏损等于期初减当期过期的加当期新增的亏损

  3. K40输入“=IF(K35<0,0,MIN(K39, K35,0))”,即,当K35为正时,当期抵补的亏损为当期可抵补的亏损额(第39行)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第35行)两者中的较小者。即,MIN(K39,K35),当第35行为负时,当期抵补的亏损为0

  4. K41输入“=K39-K40”,期末可抵补的亏损额等于当期可抵补的亏损额(第39行)减去实际抵补的亏损额(第40行)

  5. K42输入“=MAX(K35-K40,0)”,即,第35行应纳税所得额减去抵补的利润后的金额,当其为负时,结果为0

Excel中MAX函数表示输出括号内的值中的最大值,公式格式为:MAX(数据1,数据2,……)

  1. 应纳税所得额中,退还的增值税不享受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因此,所得税率仍采用25%,而风电经营利润属于新能源利用,可享受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因此,需将两种收益区分开。K43输入“=IF(K42=0,0,K16)”,如果当期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0时,退还的增值税收益也无需缴纳所得税。K44输入“=K42-K43”,K45输入“=K43*输入假设!$D$102”,K46输入“=K44*输入假设!K102”,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为两者之和,K47输入“=SUM(K45:K46)”

  2. 下面计算不考虑财务杠杆的情况下的所得税。C48至C54分别输入“不考虑财务杠杆的所得税计算”,“EBIT”,“不能三免三减半的应纳税所得(其他收益)”,“三免三减半的应纳税所得”,“不能三免三减半的应交所得税(其他收益)”,“三免三减半的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3. 不考虑财务杠杆下,应纳税所得为EBIT,即,K49输入“=K27”,而此时,所有运营期的EBIT均为正,因此不存在亏损弥补的情况。其实,正常应当考虑亏损弥补的计算公式,但是这里由于EBIT为负的情况基本较小,课堂上我们为了简化,就直接采用应纳税所得乘以税率这种简化的做法了。仍然区分增值税退还及风电运营收益两种收益采用不同的税率。K50输入“=K16”,K51输入“=K49-K50”,K52输入“=K50*输入假设!$D$102”,K53输入“=K51*输入假设!K102”,K54输入“=SUM(K52:K53)”

  4. K34至K54在L34至AG54之间复制粘贴,I42至I54补足求和公式,E42至E54输入“万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