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6 熵增定律-宇宙的永恒法则 《小双叨化学30讲》

 小双叨日常 2021-12-07

今天这个题目我估计就得劝退不少人。想当年我上大学那会儿,熵和焓让我望而生畏,我还记得化学老师当时说过,学不会熵和焓,你会“伤心”,我会“寒心”。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也曾说过,“在讨论中使用熵一词的人总是赢家,因为没人知道熵的真正含义,因此在辩论中总是有优势。”。今天为了给大家讲好这个定律,我牺牲了晚上看电影的时间,又查了不少资料。发现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首先讲讲看为什么要讲熵增定律。如果说只能选一条科学定律是绝对正确且永恒不变的话,那就是熵增定律。它超越了其他一切定律,是宇宙间的第一法则(好牛的感觉啊)。

熵是什么呢?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克劳修斯,玻尔兹曼,吉布斯,香农等都对熵给出过不同的定义,其本质是统一的,只是认知随着时间而发生了变化。这其中不得不提一下玻尔兹曼,他因为提出熵的定义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过于超前于时代,而招致许多非议和攻击,最后自杀身亡。这个熵的公式被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而熵增的意思就是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它的混乱度会不断增大,直至到达最大值后归于寂灭。
   
    很多人会理解成这是一种“无序”的程度,其实是不对的。无序是一种主观表述,不是科学概念,严格意义上它应该是反映的“有多少种排列方式”。这个可能有点难理解,我们举个例子。看下图:

    左边的房间和右边的房间,哪个熵大?容易理解的说法是:左边房间更加混乱无序,所以左边熵大。答案是对的,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左边房间,物品排列的方式更多,更紊乱,因此左边熵大。
    
    再来判断几组熵的大小,看下图:

图1

图2

图3

图1看上去很容易回答,即使你只考虑哪个看上去更“混乱无序”,也能回答出正确答案:B。

图2和图3是不是就要让你想一想了?如果你还是想着“混乱无序”的话,就不太容易回答。那就想想看“排列方式的多少”。

对于图2来说,钻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钻石中的晶格致密,碳原子的排列比较固定有限;而石墨中的碳是无定形态,排列方式比起钻石中的碳可能性更多,因此答案是A。


对于图3来说呢?经过上面的例子是不是就容易回答多了?是的,正确答案是A。因为常温水中的水分子的排列运动方式,比起冰块当中有限运动的水分子来要多的多,所以常温水的熵更大。

    这样我们就把熵和熵增定律讲清楚了。在化学当中,物理学的这个熵增原理也是化学反应的根本驱动力,从有序到无序的自发的过程,比如氧化过程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而乳化过程(强制剪切就是输入机械能)就是一个对抗熵增的过程。

如今,熵增定律不仅仅在物理学界,化学界得到广泛应用,也已经延伸至计算机,经济学,生命科学等等领域。最近很流行“负熵人生”这个概念,其实这是一个物理学界的大牛,“虐猫狂人”-薛定谔,在他的《生命是什么》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负熵要想成立,就要为系统注入更多的能量,才能赋予系统新的活力
    
    其实想想还挺励志的。宇宙从大爆炸开始就是逐渐走向寂灭的,落叶归根,破镜难圆,覆水难收,沧海桑田,无不是世间万物在熵增面前无力回天发出的悲鸣。

    可是人类,却一直走在对抗熵增的道路上。因为不甘于安逸稳定,而一直努力学习输入新的知识与能量提升自己,去对抗平庸;因为好奇心与不服输,一次次科技创新,使得人类文明才充满了活力。

   

另外,我还想致敬在这次新冠疫情当中,那些可敬可爱的“逆行者”们。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着可怕的病魔,向死而生,为他人争取更多活下来的机会,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对抗熵增的行为?


    好的,化学定律的三讲,化学平衡,质量守恒定律和熵增定律到今天就全部讲完了。动态平衡是关注化学反应的过程,而质量守恒和熵增过程是关注化学变化的结果。质量守恒关注的是物质的变化过程,而熵增过程是关注能量的变化过程。这些都是化学中的底层知识,只有对它们了解清楚了,我们才好进入后面的化学模型的课程的学习中去。

这一讲,到这里就结束了,祝大家周末愉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