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拾相记》胆小者的求生欲 / No.5

 拾相记 2021-12-07

2019年87日晚。
注:《拾相记》所有文章,都只是我目前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写文章只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胆小者,一般表现为顾虑比较多、容易焦虑,或容易愤怒,或喜欢控制,做事情思前想后,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等,这类人非常多,这与社会环境有关,大家觉得没有安全感,总觉得到处都是坏人,想事情总往坏处想,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焦虑,事情还没发生自己就被大脑编的故事给吓死了。
不要笑,说不定你就是,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下面聊聊我观察到的现象。
 
控制欲
控制欲可以获得安全感,因为他会感觉:一切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我认识中有一女性,胆子特别小,普通的“丧尸片”就可以吓得半死,一只猫也可以把她吓得跳起来尖叫,但她却有着极强的固执和控制欲,在聊天的时候说到丈夫和孩子的问题时,她总是会用到这几个词“我一定要”“得听我的”“必须”“立刻”……而在实际表现当中,也确实是如此,她丈夫也跟我说:“我感觉我在让着她。”
认识了差不多一年了,经常接触,但还是表现得很客气,很多客气行为其实非常多余,过度客气是对人际关系筑起一道心理防线,而在一次无意的接触中,我发现她的手机用防窥膜,看来对人的戒备心理是很强的。而在日常接触当中,我发现她很洁癖,外出吃饭时总是把碗筷洗得很干净,别人告诉她不用这么做,她也要强迫自己去做,睡觉时丈夫也不能抱着她,她经常送些吃剩的食物给别人,这种行为有时候并非单纯的分享,而是觉得必须把这些东西清出她的视野范围,你一旦拒绝她的东西,她至少还得问三次以上:“你要不要?”
分析以上案例中,有两个特有的现象:控制、洁癖。
有些洁癖的人是患有焦虑症的,在焦虑什么我们外人不清楚,但她们的潜意识想通过这种行为清理掉她内在最不喜欢的某种阴影,她也许在害怕什么……
而某些控制欲,则是很容易理解,其目的是让自己能掌握到一些事物,从而减少意外的发生,当控制不了的时候,便会怒火攻心,愤怒时有的人会有攻击性,而有的人则压抑下去则没有表现出来,因为害怕表现之后的后果。
 
攻击性
攻击性的表现只因为害怕自己受伤,敌人需要先消灭掉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九型人格中有一种人格是反六人格,反六人格容易与人起冲突,每当激怒他时他便会先攻击别人,内在的恐惧使他外表要表现得强壮有力或者肥胖,甚至纹身,让别人看到他的外表就不敢惹他,这样他就可以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这种人一点小事都会引起他十分夸张的表现,愤怒能够使他充满力量,于是他经常会运用这股力量。
愤怒的背后是恐惧,恐惧的背后是诉求。
 
过度顾虑及焦虑
有一次和一位男性朋友一起去沐浴中心,沐浴中心都会给每位客人配一个衣柜,服务人员会要求客人报上自己的姓别,以确认客人下次打开柜子时需要验证其身份的真实性,但我那个朋友报上了假姓,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不想让别人知道太多信息!”我纳闷:别人知道你的姓又能怎么样呢?
还有另一位男性朋友,由于她老婆喜欢把孩子的照片发上去晒朋友圈,其实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他去斥责他老婆:“被别人知道孩子的长相,被绑架了怎么办?”
也有另一位男性朋友,别人问他做什么工作时,他总是胡乱编一个出来,如果我站在旁边,他也会帮我编一个,而我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所以后面我会跟别人直接了当地表明我在做什么,我不会去配合他的谎言。
在工作中,我经常会听到同事们跟我聊项目的时候总会说“我担心这个”“这个存在风险”“那个会导致某些后果”……等等,企业运作时做好风险评估自然是很重要的事情,但风控过头了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而且反而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很多担心,是多余的。
过度焦虑的情况并不是极端现象,而是大部分人会有的,也并非都是胆小的人,有可能是某些经验导致了条件反射,大脑为了生存是会不断地自我推理的,并意想出一些场景出来,这些场景其实是大脑想出来的,大脑会默认这个推理是正确的,甚至想多了还会认为是发生过的,当意想出来的场景与现实比较接近时,立刻会做出条件反射,有时候人际关系差就是这个原因。
胆小的人意想出来的画面,则会更加恐怖。
 
负能量
曾经遇到一个小女孩,我认为她是我迄今为止遇到过最负能量的人了,除了对世界充满怀疑和不信任之外,整个人也充满了消极的能量,长期生病且精神状态很差,同事的一两句话或工作上一点小问题,她都可以纠结好几天,甚至一年来还反复提及,平常也会不断地向其它同事诉说别的同事给她带来的痛苦,她倾诉几乎不分对象,逮到人就说,本来工作能力不错的她,成为了老板眼中最希望她离职的人。
这种负能量来源于对外界一切的否定和不信任,由于较为胆小便容易意想出“恐怖”画面,所以做事会相对比较消极,拥有消极能量的她经常跟人斤斤计较,一两句话就会较真,于是外界带给她的自然是消极的人际关系,她自己形成与外界强对立的恶性循环。
她不相信任何心灵鸡汤,也包括别人对她的鼓励,这也是非常致命的一点,她的整个消极情况形成完美的闭环,自我无法改善,而外界很难对她的主观产生影响。
相由心生,心好则身好,心坏则身坏。由于被负能量包围,所以她个子矮小,容易生病,同时这也是她意识的选择:外形弱小者容易受到保护!
她的内在意识,自己全然不知。
 
求生欲:食物与人际
我国当代社会存在着极大的信任危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人文素质跟不上节奏,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物质利益,甚至有丧失人性的行为,这是人的生存本能,动物为了生存会自相残杀,人类有了智商之后更加变本加利,相比动物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动物并不掌握智商和知识这些优势,所以没有表现得跟人类一样的贪婪。
于是一部分人受到了上一辈的人的“经验”教导,或是曾经自己有过“惨痛”的经历,便会对外界产生不信任,而人具有动物本性,对外界产生防御心理来保障自己的生存,于是便有了所谓的:求生欲。
动物的生存定义是食物,而人类不一定只是食物(金钱)追求,不同人不同阶段的诉求不一样,有的是权力欲望,有的是占有欲,有的是控制欲,有的是色欲……
无论他的欲望是什么,都离不开食物这种生物最基本的需求,在人类社会中我们的“食物”也可以理解为“金钱”,动物的基本生存条件是对于食物的保障,食物有了保障,便有了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人一般是食物的供应链受到了威胁。
这只是其中之一。
胆小并不一定表现在表面的生命威胁上,保障生命只是最底层的诉求,在它上面还有食物链、群体关系、资源链、后代繁殖等诉求。
人是群居动物,古时候人们不群居就会遭遇野兽的袭击,所以大家聚集在一起很重要,这便是:人际关系。当人在一个群体中受到冷漠对待时,便会有焦虑感,因为你的基因本能告诉你:离开群体,会有危险。你这种焦虑感是与生俱来的,而天生不善长社交的人就更加焦虑,便会无所适从,有的人则表现为沉迷网络,在网络上社交聊天并不需要真实的表现力,又不怕被人看到自己,所以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善长聊天,在网络聊天软件上却表现得非常出色。
我曾经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是讲职场的,说职场有些人际关系很烦人,老板总是希望团队有凝聚力,就开办各种团建活动,而事实上同事之间却在内斗,老板花了钱又不讨好,于是这篇文章说了一句话广为流传:我是来上班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这是烦恼于各种无效的社交行为中得出的结论,这句话显然是极端的,如何取得有效的人际关系是保障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无效的社交,自然要放弃,浪费时间而已。但如何挑选有效的社交,则是必修课。在现代社会,离群并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不善长社交和不喜欢社交是两回事,不善长可以改进,但不喜欢的话则可以避免,但如果对未来有理想的话,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比较容易成功。
如果放弃执着于求生欲,那么人的胆子会变大,俗话说:光脚不怕穿鞋的。因为顾虑没有了,也自然无所畏惧。
 
未知的恐惧
另一层的恐惧来自于未知: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危险,但不知道危险在哪,所以总觉得四处都有危险。
有些社会经验不足的人,会有这样的担扰。
有的人就是这样把自己吓死的,把陌生人看成是骗子、把他们全都当成坏人、别人的想法肯定是不好的、亲兄弟也会背判我……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觉得到处都存在危险,他的潜意识里面认为这样是最安全的,事实上,当他存在某种不安全感时,便需要另一种安全体系支撑,他的内心会对这个支撑点无限地期待,于是他便会不断地寻找这个点,而这个他认为的“安全点”也许却最有可能被骗子所利用。
然而也就是这样的思想,对外界产生了这样的不信任判断,行为上也表现出不信任他人,而他人感受到了也会做出回避或负面对策。
于是,他所想的,全变成事实。
 
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体系的,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一点一点的地改变,信念就像一根柱子,如果柱子一下子拆掉的话整个大厦便会倒塌,而一点点地修补和替换,则慢慢会变成新的柱子。所以我们要多放大自己的接触面,接触多了,经验多了,很多东西变得明确,整个认知体系就会产生变化。
信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

关注《拾相记》公众号

发掘世界真相,聊聊心理学、哲学、科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