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拾相记》盲点与困境 / No.27

 拾相记 2021-12-07

这是《拾相记》第27篇文章 / 郑洽

2020年5月4日午,5月5日。

注:《拾相记》拾寻世界真相,内容覆盖科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我会在有生之年把我的探索记录在这本书里面,揭晓未知的力量。同时也希望借此书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本文阅读难度:★★☆☆☆  普通级

此文献给还处在困境中的人们。
 
毕生投入创业的我,经常会面临一种大家都会遇到的状况:困境。
这里不谈客观困境,只谈主观困境,因为客观困境大多数是自己造成的,所以其实也是主观困境。
 
我在2008-2010年间,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期,把几年前积累的资本全部亏光,而且两三年间完全找不到出路,人生笼罩着一片黑暗。那时候我开始学会饮酒,也是在那时候我才知道酒精可以让人逃避一切痛苦,把自己麻醉得不省人事之后——第二天继续玩游戏——保持着极其恶劣的心情在玩游戏,因为我完全找不到出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老天伸出了一双手——把我推向了人生的更低谷。
 
那时候我开始迷恋彩票,这似乎是我觉得可以改变命运的方式。最后,我把彩票玩成了赌博,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我过去的人生有许许多多的恶梦,这些恶梦归根到底都是自己造成的,也许可以这么比喻:作为一个RPG游戏玩家投胎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发现扮演的这个角色各方面的参数都很低,不管在情商上还是在智商上,哪方面都很差劲(我的毕业成绩没有一科是及格的),而且这个游戏我只能参与,不能退出。所以,我接近30年的时间几乎都活在抑郁当中。
当我儿子遇到挫折或是受到别人言语攻击时在找我哭哭啼啼的时候,我总是对他说:“你知道你爸小时候听过多少难听的话吗?只要你随便想到任何一个难听的词,我都承受过!”是的,多难听的话,都在我身上贴过,只要你想得出来。
 
对我来说,要么前进,要么去死,所以
 
 

干了再说!


干了再说!
在2009年期间,我唯一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研读《周易》,这是我首次接触哲学——我把它定义为哲学,接触它的原因也很幼稚:利用它来分析彩票。
当初的目的确实是想用它来分析彩票,买了很多易学相关的书籍学习后发现,我的收获已经不是分析彩票了,而是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从那时候开始,我的人生也渐渐地开始改变。至于《周易》给我带来的好处,这里就不多说,后面会在其它文章中说明,因为本文主要讲解“困境”。
当时我是遇到几乎不太可能逆转的困境,但我还是想了很多要做的项目——这也许是我的一个优点,在绝境之时我也不会只是自暴自弃,还在不断地思考出路,想了很久之后,我用纸和笔一一把它们罗列出来,想了一宿都还没想出要怎么开始,于是我便用《周易》的方式占卜,结果卜到一个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封象:困卦。
 
困卦是《周易》的第四十七卦:泽水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因为周易占卜有变爻,时间过去太久我不太记得当时的细节,总之根据查阅到的分析结果简单地理解就是:想那么多没用,干了再说!不干的话什么机会都不会有。
 
那时候我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刻,反正干就干吧,不干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我开始把项目计划书写好,便开始拉身边的朋友投资合伙,最后和一个朋友合伙后又拆伙,几经周折,又有一个朋友愿意投3.5万元协助我做项目,这个项目可谓一波三折,在不断地努力下,一年以后——再次成功地宣布失败!
 
在此之前,我已经失败了不下10次。
这是在玩命!
 
最后,奇迹还是发生了,原因就是那句:干了再说!
我的那个项目是失败了,但是因为有了行动,我又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期间又学习了经营知识并累积了经验,很快在那个失败项目的基础上我又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于是在2011年以后,一切变得顺风顺水起来了,从此踏上了新的启程!
 
也许,我们经常会犹豫不决,经常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贸然前进,而事实上,某次失败并不应该定义为失败,因为你只要行动了,就会有机会产生,每一次失败都是将你推向成功的因子,许多因子结合起来,最后才会开花结果。在2011年以后我做的项目当中,仍然会遭遇很多失败,但是每一次失败都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茫点?盲点!


茫点?盲点!
时间回朔到2001年,那年我中专刚毕业(毕业证书还是花钱补考“买”来的,那时的补考只是个形式),作为一名“五无人员”的我(无学历、无人脉、无资金、无能力、无背景),该怎么生存下来呢?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茫点。
茫,茫然,迷失。
想解决茫点,要先解决盲点。
盲点是指我们看不到的点,比如看不到自己的优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缺点,甚至看不到擦身而过的机会,这是盲点,盲点会导致很多事情我们想不通怎么做,进而使我们陷入困境。
 
是盲点导致茫点。
 
 

认识盲点


认识盲点
你是否想过?你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也许你认为你是超人,而事实上在别人眼中你只是一个内裤穿在外面的普通人罢了。
 
每个人都很难完全地认识到自己,如下图:

自己知道的,别人也知道,是公开区;
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是盲区;
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是隐秘区;
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是未知区。
 
这是来自心理学的乔韩窗口理论。
 
盲区与未知区(也称潜力区)是我们重点要挖掘的,只要打开未知区,一个人的潜能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怎么开发呢?很简单,就是横轴向下拉,纵轴向右拉,也就是说,把自己的隐秘部分表现出来,同时也让别人帮你把不知道的地方指出来,这样你的潜能便可以得到有效开发。
一个人要找到自己盲点是很困难的,正常情况下是需要借助外力,比如良师益友的指正、做事后输出的结果等这都可以帮助你找到盲点,朋友的指正也许会让你感到不舒服,也许他是错的,但如果是多个人指向你同一个问题,那你就需要反省为什么会给人那个感觉了。
 
如果一个人经常盲目行动,那么总有一天会遭遇困境,这种困境是自己造成的。人会有一个舒适地带,也可以理解为你的习惯性依赖,比如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如果想要自己出来创业,那是需要下很大决心的,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当下的生活,这便是舒适地带。人在遭遇困境之前是不太可能走出那个舒适区的,我们会依赖于某个人、某个集体、某种生存模式,当某种东西不能再依赖的时候,正是困境来临时。
我们要摆脱的是依赖,包括对自己观念与知识的依赖。
 
我遇到过很多没有上进心的人,每天下班之后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玩乐!
工作是老板的,做完就行,只要能拿到工资,别的不关我事。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在少数。
除了不上进的打工者,也有不上进的老板或个人工作者,这种人的自我毁灭性比打工者更甚,因为打工者还可以领工资,实在不行还可以换工作,而不上进的老板或个人工作者最终只能自取灭亡。
 
有个朋友曾经在聊天时跟我说过:“工作上的事我不想太麻烦,我觉得生活过得去就行了,不想图什么发展,我又不贪心。”
 
“我又不贪心。”很明显,他把自己的懒惰解释为不贪心,事实上是不上进。(这个其实是偷换概念,贪心与上进心是两码事)
 
这类说法我在近几年听了很多遍,而且这在我们潮汕地区最多,有一个原本很上进的朋友也跟我讲了类似的话,我直接了当地跟他说:其实你只是无奈而已。
他只好承认:“也许是吧,我认输了!”
他累了!
 
我总结了一下,很多人会把自己的懒惰、能力缺乏、逃避现实等解释为知足常乐,如果只是爱面子哄哄别人是没关系的,重要的是别欺骗了自己。
因为一般人的修为是很难达到知足常乐的境界的,更多的是懒得争取、懒得学习,或意识到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而放弃。
 
懒惰是人的本性,娱乐和游戏才是顺应人性的,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的一生超过一半的时间花在娱乐上,而人生当中又有三成时间是在休息,只剩两成是在工作和学习,事实上大多数人工作和学习时间都占不到一成,因为工作时有多少时间是在开小差?学习的时候又有多少时间在走神呢?
所以,问题来了,当困境来临时,该怎么办呢?
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过去是否为现在的你储备了知识和人脉呢?
 
荒废每一天,困境自然来!
 

突破盲点


突破盲点
扫除盲点的途径是自省和进取,在我遇到第一个茫点时,我选择的工作是跑业务,跑业务是份苦活,不仅要勤快,还要不断承受打击,虽然我感到恐惧,但是这可以提高我的社交能力、心理抗压能力,以及获取更多社会信息的机会,虽然基本工资只有100元,但是很快我的各方面能力便得到提升,也见识到了社会各层次的人。同时,我晚上下班后学习做网页、学做程序,晚上睡觉前一定会看书,这让我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储备。
 
首先,我们要学会怎么去发现自己的短处、挖掘自己的长处,短处不要去回避,它是可以突破的,大部分都只是心理障碍而已,只要去面对就可以,但这需要勇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点,你越是怕它,越是逃避它,它反而会处处跟你作对,甚至成为终身的恐惧,当你选择面对它以后,它便会渐渐消失。
 
不怕胆子小,只怕没勇气。
 
多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是磨炼自己的最好时机。
 
泽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关注《拾相记》公众号

发掘世界真相,聊聊心理学、哲学、科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