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例分享】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唐玮丽《巨人的花园》

 自主发展 2021-12-07

备课思考
备课重点思考
这是一篇由王尔德所以写的童话故事,本文的写作特点在于运用对比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孩子们对童话所表现出来的神奇想象并不陌生,他们从小就读着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但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阅读不仅是了解一个故事,还应该领会这篇童话独特的写作手法,去感受故事所表现的真善美。所以我们把目标定在了:边读边想像,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的变化;抓住巨人的三次语言描写,体会巨人思想上的变化;通过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懂得“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课堂实践

学生行为

课堂自主性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齐读课题。

2.回顾故事情节: 

二、感受花园之变

1.感受花园原来的美好

  抓住“洋溢”感受花园的美与快乐

  指导朗读

2.寻找花园的变化:

学习提示:

(1)快速浏览课文3——11段,用“——”画出花园变化的语句。

(2)试着用一个词写下那时花园给你的感觉。

三、探究花园变化之因

(一)花园变荒凉之因——巨人

1.探寻花园变荒凉原因:

巨人的花园有如此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2.感受巨人语言,体会巨人品质:

我们一起去读读3——8自然段,边读边用“~~~”勾画描写巨人语言的句子。思考为什么巨人会带给花园变化?

3.对比三处描写

这三句话都对巨人的语言和神态进行了描写,对比着读读,你发现变化了吗?

(自私、冷酷、封闭、任性)

4.想象巨人心理活动

(二)花园重现美丽之因——小男孩

1.探寻花园重现美丽之因:

2.这个男孩很不一样,他是那样神奇,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他的神奇?

3.想像说话:是啊,小男孩没有说话,只凝视着巨人,似乎在说?

4.揭示主题


目标达成度

通过寻找花园前后的模样,抓住三次对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他们的心里感受、情绪随情节变化而变化。

从巨人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而不是局限在“自私”,学生从他的动作感受他的暴躁、粗鲁,从语言感受他的孤苦与自私,还有无理。

把童话故事神奇之处与揭露主题联系在一起,进行说话练习,中心思想自然流露。


教师行为
课堂自主性
一、指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二、感受花园之变

引导学生通过环境描写体会花园的变化。

进行朗读指导。

三、探寻花园之变的原因

1.巨人的原因

2.小男孩的原因


学科知识总结(学科知识树)
个性化指导案例

从巨人的语言去多元感知巨人的形象,并不是程式化、标准化、单一化的理解,其中还引用原文中对巨人去看望他的朋友的描述,感受到巨人的孤单,不善交际的性格。

课后反思
课前对课文的解读是充分、全面的,站在了学生的视角去解读文中巨人的形象,孩子们四年级了,他们有了自己的交际圈,也会在交际中感受到个性对交际的影响,唤起了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文中的巨人真的只是巨人吗?其实通过孩子们的解读,他们透过巨人也在反思自己在交际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对孩子们的内心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