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碰到一位肝囊肿患者,我用一张中医药方,帮他把肝上的这个“水泡”戳破,没让他去做穿刺手术,然而我却突然意识到:传承千年的中医可能要完了。 记得有一次出门,碰上一位肝囊肿患者。我一直觉得冥冥之中皆有定数。那天临出发前,我和家里人闹了点矛盾,差点都没走,但最终还是出了门。 当时在火车上,都不认识,也不说话,我无聊就在看医书。那位患者就在我对面坐着,看到我看的书,开始和我搭话。 他说:先生是中医爱好者? 我说了句是,他又继续说:那关于肝囊肿,你怎么看?我心里想:这人可真莫名其妙。但我本着礼貌。还是和他继续说:肝囊肿,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不过是肝上长了个水泡。 他说:不瞒先生说,我这次出行是去治病的,肝囊肿,去大医院,说是让我做穿刺手术,但提到手术还真是让人有些害怕,我看到你看医书就想和你搭搭话。 我坐了起来,和他说:看你也是个实诚人,其实我是个中医,你要是信我,我帮你治,不用做手术。 可能是当医生久了,看到患者就想给他治病,不计后果说出这些话。他也同意了,说:反正都是要去做手术了,我也相信中医,您就帮我治,实在不行我再去手术,提起手术,我是真的有些害怕啊。 我原路返回,还带回来一个肝囊肿患者,说来真是有些好笑。我开始了解他的症状,不过肝囊肿,还能有什么症状?肝区不适,隐隐作痛,舌苔发黄,脉象微弱。 根据前辈记载,以及我的经验,以患者的症状为基础,我开了副方子给他:柴胡、莪术、丹皮、黄芩、半夏、莱菔子、川贝母、当归、鹿角、百部、石榴皮。 7剂药后,患者症状有所消除,我调整剂量,让患者继续服用。半个月后,患者去医院检查过,医生说囊肿消了。 然后来和我报喜,我也为他高兴,并嘱咐他,肝的毛病,可千万要戒酒,治好了,你自己不注意,难免病情的反复。 那为什么这副药方会有这样的效果?其实很好解释。肝囊肿是怎么形成的?肝主疏泄,喜条达,情志抑郁则气滞,肝气郁滞,湿热蕴结,虫积肝内日久致瘀,瘀滞肝络则疏泄失司,导致湿浊阻于肝内而形成囊肿。 所以首要任务就是疏肝理气:以柴胡、莪术、丹皮为主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先把淤堵在肝上的东西化开。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黄芩、半夏、莱菔子、川贝母清热利湿,消痰化滞。当归、鹿角益气益血,既能防止理气化瘀药伤正,又能制黄芩苦寒。 最后,自然少不得虫患的解决,所以加百部、石榴皮为了防肝寄生虫。一步一步,对症下药,自然就解决了患者这肝囊肿的问题。 话说回来,肝囊肿的穿刺手术,技术也已经算得上成熟,但是肝上为什么会有“水泡”,就是因为体内有垃圾,反应在肝上。 如果仅仅把这个症状解决了,穿刺手术之后,那这些垃圾又会在别处出现,所以重点不是解决这个水泡,而是为什么会长水泡。 近三十年的医者生涯,治好的患者数不胜数。中医治病从头到尾都是调与治同时进行,治的是人,而不是病。 总有人说啊,这肝病不好治,其实那里是肝病不好治,其实不过是没找对方法罢了,中医传承几千年,要说没有办法,我还真是不相信。 但是,时至今日相不相信也已是其次。中医日渐没落,看着患者坐火车四处求医,我很心疼,我在中医摸爬滚打几十年,患者能有这种举动,我真是为中医捏了把汗。 但是啊,我也没有别的办法,我能做的也就只是认真对待患者之余,写写文章,也算是另一种帮助患者的方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