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向军:“中山三器”一千字到底写了什么?

 新用户5567okk1 2021-12-07

罗向军:河北博物院院长

图片

今天要讲的“中山国”,一直被称作是神秘王国,但也不是完全陌生的知识点。大家都听过《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说的是晋国大夫赵简子去中山国打猎,打伤的一只狼被东郭先生所救,而狼又妄图吃掉东郭先生的故事。它最早见于马中锡所著的《东田集》之《中山狼传》。《红楼梦》中也提到了“中山狼”,贾迎春的判词中说到“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用来形容迎春遇人不淑的悲惨命运。历史文献对中山国记载并不多、且零散,所以大家对中山国的印象都不深,直到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现了中山国王族墓,出土有文物近两万件,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1997年,河北省博物馆曾推出“神秘的王国——战国中山国陈列”(图片1),展示面积1300平方米,展出文物230余件,获评当年“第一届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精品奖。2014年我们重新推出了“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图片2),展出面积1845平米,展出文物1400多件,又荣获了2015年“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的优胜奖。由此可以感知到中山国历史文物带来的震撼度。

图片图1 神秘的王国——战国中山国陈列局部

图片图2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 展览局部

2005年,河北省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合作,拍摄了《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的专题片;2015年,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合作,录制了《神秘中山国》;2018年,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入选“国家宝藏”,同年,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中山国》在中央9套播出。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股“中山热”,其中一批书法家在摹写中山国的文字,即“中山体”“中山篆”或“悬针篆”,它就源自于我今天即将讲述的三件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

几年来,我认真研读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著述、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图片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考古报告,给我的帮助很大。报告的第340页至第444页共计104页全部是手写体,因为铭文中的很多字并没有对应的铅字,不能铅印出来,只能手写刻版印刷,但是在报告中我没有发现任何一位工作人员的名字;但在使用李学勤、张政烺老先生的释读时则标注得非常清楚,让我极其敬佩。我觉得先辈的研究成果及其风骨应该要传承下去,我有责任将其讲述给广大历史爱好者。同时,我也借这次讲座,向文物考古前辈表达崇高的敬意。

一、“中山三器”铭文之概述

在中山王族墓出土的两万多件文物里有174件是带文字的,这些文字算上字符一共有2967个,中山三器的三篇文章就达1124个字,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第一件是铜方壶,高63厘米,是盛酒的礼器(图片3)。壶盖上有四个镂空云形纹,在壶腹两侧各一个兽面衔环铺首,壶身的四角则各有一条极富动感的飞龙。铭文(图片4)刻在壶身的四壁,竖读成行,每壁10行,每行一般为12个字;有铺首的地方为6行,外侧两行每行10个字,内侧四行每行9个字;文章末行为10个字;另有重文3个,全篇共计450个字。铭文中内有“节于禋齊”(原文有酉字旁、《周礼》作齊)四字,说明它是用来盛齊酒祭祀祖先的。齊酒指古代祭祀先王用的酒,分为五种,以用于不同的祭祀。

图片图3 铜方壶

图片图4 铜方壶铭文

第二件是铜鼎,高51.5厘米,铁足铜身,是目前所见的战国时期铭文最长的青铜器(图片5)。铭文(图片6)竖读为77行,每行6个字,末行1个字,有重文10个、合文2个,共计469个字。

图片图5 铁足铜鼎

图片图6 铁足铜鼎铭文

第三件是圆壶,高44.9厘米(图片7)。铭文(图片8)竖读为59行,每行3个字,另有重文5个,共计182个字,字体与前面的鼎、方壶铭文一致,同为正体。圆壶的圈足上还有23个字,共计205个字。

图片图7 铜圆壶

图片图8 铜圆壶铭文

二、中山三器铭文之美

图片墓》考古报告对三器铭文有一个评价,“书法造诣很深,刻工技艺高超,刀法娴熟,构字横竖刚直,圆弧匀畅,刀锋细锐,令人惊叹。”李学勤先生对平山青铜器铭文也有一段评价,说“铭文较长,字体秀丽,文句典雅,有些部分还有韵可循,为战国“古文”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极其难得的珍贵资料”。他的《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等著作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今天使用的是张守中老先生摹写的版本,经与拓片仔细核对,摹写的非常精准。张守中老先生今年快90了,仍然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坚持不懈练习书法,他摹写的《侯马盟书》也非常好。

总体上,中山三器的铭文包括两种字体。圆壶壶身(图片9)、铜鼎、铜方壶上的字体,书写规整、美观,称为正体,即我们说的中山篆;圆壶圈足上的勒名,字体比较随意,记录了时间、工匠姓名以及壶的重量,称作俗体。

图片图9 铜圆壶铭文局部

图片图10

(一)初识中山字

我们先来认认铭文中的数字,正体字中找到了“一二三四五十”(图11)。圆壶圈足铭文中有俗体字“一三九十”,结合同期出土的圆帐铜接扣上的数字,可以整理出俗体数字一至十的写法。俗体的“一二三四五”跟我们现在的写法差不多,看看“六七八九十”是不是就差多啦?

图片图11

图片图12 
中山文字距今有2300多年,对于没有考古研究或古文字研究经历的普通观众来说,看一次就能识读出来的字不会超过总数的3%,也就是说这1124个字里不会超过30个。例“大”“山”“王”“不”“上”“下”“子”“方”“中”“人”“众”“可”“非”“美”(图13)等,尤其这个“美”字,形象地表达了“羊大为美”这句俗语,与我们现在的写法相比变化不大。

图片图13

另外97%的字跟现代汉字的差别很大,单从字形上去识读就比较困难了。比如“老”“少”“父”“饮”“贤”“光”“寡”“为”“吾”“与”,以及在铭文里面是多次出现的“以”“之”“氏”“力”(图14)。

图片图14

如果多加观察可以发现,有些字接近象形字的造字(图15),比如“呜”字像一只飞走的鸟,而“呜呼”是无奈、望“鸟”兴叹的叹词。“深”字的形状真的很“深”,里面填满了水。“渊”字也和水有关,是河流中间水域较宽、较深的地方。“君”字则像一个带有大帽子的人。“行”字像十字路口,可以通向四方的意思。与感官有关的字也很生动,“见”的上面是眼睛,“曰”是嘴巴里边有舌头,“闻”是侧耳倾听,“齿”的下面是牙齿,而“莫”字则是周围的山堵住了嘴巴。“明”与“夕”可以作为一组对比来看,前者是一棵树和太阳,后者是一棵树和月亮。能看清楚树的两个枝杈是白天,加上太阳就是光明的“明”,模模糊糊看不清了便是晚上,加上月亮是“夕”阳的“夕”。

图片图15

中山国文字已具备了一定的体系,形成了偏旁。以“心”字旁为例(图16):如图所示,依次为“忠”“恐”“念”“德”“谋”“虑”“愿”“忘”“顺”“怠”“忧”“劳”“惑”“忍”。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这组字绝大多数与情感、思想有关,所以以“心”作偏旁。

图片图16

一字多音多义多形的情况(图17)。比如“齿长于会同”中的“于”和“呜呼,允哉若言”的“呜”写法相同,读音、字义各不相同;“惟十四年”与“惟有死罪”的“惟”写法相同,前者用于年月日之前的助词,后者则是连词,意为“即使”;“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的“顺”与“纯德遗训”的“训”写法相同,音、义各不相同,前者为顺应的顺字,后者为教训、训言的训;“君臣之位”与“臣宗易位”的“位”是两种写法,均是位置的位。

图片图17

而后一种“立”的写法,在“并立于世”(图片17)等词语中也有出现,在这里的“立”字与“并”字,类似会意字,两个“立”字并列在同一个横线之上,便是“并”,而“毋替厥邦”中的“替”字中两个“立”字的大小、位置略有参差,彼此之间形成随时可以赶超、顶替的样子,让人一下子就会意了。

重文和合文(图18)的情况。我们在写“子子孙孙”等叠词时,为了简便,会在第一个字后面画两道,代表第二个字,这种情况在三器铭文中也有,称为重文。又如“惮惮业业”“祗祗翼翼”。细看“翼”这个字,重文符号正好是在铺首的位置,可以说是被铺首盖住了,也可能是刻的时候丢字了。在两个词正好顶真的时候,也会用使用重文,如“吴人并越,越人修教备信”中的“越”,只写了一个。在“后人其庸庸之”的“庸”,两字的字义、语法不一致时也可以使用。还有一种情况是短句的重复,比如“其谁能之(其谁能之)?惟吾老赒是克行之”,为加强语气将“其谁能之”重复了一遍,但是不能读为“其其谁谁能能之之”,而是“其谁能之?其谁能之?”。可见重文的用法也是很灵活的。合文是将前文用过的、不断重复使用的一组字,合成一个字的情况。比如“寡人”合为“寡”,这里“寡”字后边有两个小横,结合上下文可知,应该是“寡人”的缩写,而不是“寡寡”;“大夫”两字则是在形状是合成了一个字。

图片

图18

(二)铭文是什么?

在《礼记·祭统》中有关于铭文的规定,“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唯贤者能之。”指出铭文主要记录先祖的美好德行,并引导后世子孙代代都去记录、效仿、恭孝。又有“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说制作铭文,就是要论述自己先祖的美德、功业、勋劳、受到褒奖和荣誉,公布于天下,而斟酌其要点而刻之于祭器。赞扬先祖,表示自己的孝敬;自己附名其下,表示自己要效仿他们;明白地晓喻后世,表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由此看来,制作铭文真是一举三得的事。又有“是故君子之观于铭也,既美其所称,又美其所为。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说的是君子在观看铭文时,既赞美铭文中称道的祖先美德,又赞美制作铭文这件事本身。制作铭文的人,真是有足够的贤明、仁德和智慧啊。贤明而不责备先人,实在是谦恭啊。

首先,铭者“自名”。铜鼎的开篇有“惟十四年,中山王图片,铸鼎于铭”,明示是图片铸了这件有铭文的鼎;方壶的开篇“惟十四年,中山王图片措命相邦赒,择燕吉金,铸为彝壶,节于禋齊”,也予以了明示。圆壶的开篇则是“胤图片图片,敢明扬告”,图片自己也进行了明示。

其次,颂扬先祖。鼎铭有“昔者,吾先祖桓王,邵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以忧劳邦家”,方壶铭有“惟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是有纯德遗训,以施及子孙”“慈孝宣惠,举贤使能”等语句,深切地称颂了先祖的贤能、勤勉,类似的语句还有很多。

第三,批评敌国,突显师出有名。子之之乱引发了燕国祸乱,为中山所不耻,方壶铭有“适遭燕君子哙,不分大义,不告诸侯,而臣主易位,以内绝召公之业,废其先王之祭祀,外之则将使上觐于天子之庙,而退与诸侯齿长于会同,则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也,寡人非之。”因此,“以靖燕疆”、“以诛不顺”。

第四,夸耀伐燕功绩。鼎铭详细记述了伐燕的赫赫战绩“老賙亲帅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奋桴振铎,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

第五,夸赞、奖赏部下。对于率军伐燕的相邦司马賙,他的勤勉、忠心、功绩,受到了多次赞赏,鼎铭有“寡人闻之,事少如长,事愚如智,此易言而难行也,非信与忠,其谁能之,惟吾老賙是克行之”。“克敌大邦,寡人庸其德,嘉其力,是以赐之厥命,惟有死罪及三世亡不赦,以明其德,庸其功”,这一段以极简练的语句概括了司马賙的贤良,并昭告众人对相邦的奖赏——其三世以内的子孙即使触犯死罪也可以被赦免。

第六,警示后世子孙。方壶铭文结尾处,将治国安邦的道义教导给子孙,“夫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即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呜呼允哉,若言明则之于壶,而时观焉。祗祗翼翼,昭告后嗣,惟逆生祸,惟顺生福,载之简策,以戒嗣王,惟德附民,惟义可张,子之子,孙之孙,其永保用无疆”。铜鼎文末是对后世君王的告诫,要保持对邻国警惕,“昔者,吴人并越,越人修教备信,五年覆吴,克并之至於今。尔毋大而泰,毋富而骄,毋众而嚣,邻邦难亲,仇人在旁。呜呼,念之哉,子子孙孙永定保之,毋替厥邦。”

中山国是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国家,除学习铸器刻铭的方式外,也吸收了中原地区的语言文化,在铭文中可以窥探一二。如“齿长于会同”中“会同”源自《周礼·大宗伯》“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指的是诸侯会面,时见是天子召见诸侯或者诸侯之间没有预先约定的会面;殷见则是期会,即约定好日期的会面;其实一开始周天子召见诸侯,或者说诸侯觐见天子都是定期的,“时见”是之后出现的。又如“游夕”出自《管子·戒》“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这与我们熟悉的“游戏”没什么关系,“游”是“春出原农事不本者”,即春天的时候,君王要外出去查看、照拂农事上有困难的人;“夕”是“秋出补人之不足”,是说在秋天收获的季节,要去外出视察、帮助有家庭困难的人,文中说“是以游夕饮食,靡有懅惕”是用来赞扬司马賙的,意思是我有了这样贤能的相邦,即便是外出考察,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以施及子孙”出自《诗经》“施于子孙”,说他的先祖慈孝,以纯德垂训后代;“不敢怠荒”出自《诗·殷武》“不敢怠遑”;“不贰其心”则出自《诗·文王》“无贰尔心”;“大启邦宇”“四牡汸汸”“其会如林”“潸潸流涕”等词语也都源于《诗经》。

此外,铭文选用的不少词语恰当、练达。如“夙夜匪解”“竭智尽忠”,用来形容相邦賙勤于政务、忠孝君主;“进贤措能”“举贤使能”都是形容知人善任的词语,并避免了一篇文章中同一词语的重复出现;“辟启封疆”和“创辟封疆”也属于同样的情况,都是开疆拓土的意思;我个人最喜欢的词语是“修教备信”,原文“越人修教备信,五年覆吴”,说的是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的一种治国方式,通过教化子民、建立信任,不断筹谋;而当今我们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只是一种态度,每天睡在柴草上去舔苦胆,不忘当时的苦;所以,我觉得可以这样说更全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修教备信,五年终覆灭吴国。再如“奋桴振铎”,生动地形容了战场上的昂扬状态,非常地形象。

铭文中有不少中山国自视为华夏之大国的语句,在方壶铭文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这篇文章是图片王在祭祀场所向先祖汇报功绩、表达雄心壮志的,表明了这一代的君臣关系和睦、同心同德打败了燕国,继承祖先遗志的事迹;并垂训后代要谨记教训、继承大业。开篇就说“惟十四年,中山王图片命相邦赒,择燕吉金,铸为彝壶,节于禋齊”,意思是中山王图片命他的相邦司马赒,选择从燕国夺取的优质青铜铸造方壶,用来盛好酒祭祀先王,这种将燕国的重器铸成铜壶祭祀先王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洋洋得意的表白和宣告;“可法可尚,以飨上帝,以祀先王”是说此壶是遵照(中原国家)规范制作的祭祀礼器,并在文中多次使用“王”“上帝”“皇”等中原国家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同样是表明了中原大邦的身份。最有说服力的一句是“司马赒曰:'为人臣而反臣其主,不详莫大焉。将与吾君并立于世,则吾不忍见也’”,意思是燕国的臣子变成君主,将和我国的君主并排站立,我不能接受这样的行为。

不少人对“上帝”一词存有疑惑,这也是我们在社教活动时常会遇到的一个有趣问题,很多年轻人认为“上帝”一词是随着西方宗教传入的专有名词,这是不对的。我们说华夏民族是三皇五帝的后代,当时的人们认为天上和人间一样都有统治者,并将天上的统治者称为“上帝”,这在《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有明确记载“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关于“类于上帝”,郑玄解释为:“昊天上帝为天皇大帝,北辰之星。”可见,“上帝”一词自古有之。只是周代不再称“帝”而称是“王”,秦统一后统治者称“皇帝”,“上帝”一词也逐渐被“玉皇大帝”取代。西方宗教传入中国时,需要一个合适的词汇来翻译他们所崇尚的天上之神,恰好可以使用“上帝”这一我们早已不再常用的词语。

三、中山三器铭文的史料价值

经梳理,中山三器的铭文中明确提到的国家有中山国、燕国、吴国、越国。铭文提到的历史人物有:中山王图片和他的相邦司马赒、儿子,以及中山先祖文公、武公、桓公、成公;燕国的国君哙、相邦子之;还提到了吴人和越人。另外,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燕国子之之乱、中山伐燕、吴越争霸等。这1124个字的史料价值、研究意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填补了史籍缺漏

一是填补了史籍中关于中山国君世系的缺漏。三篇铭文发现之前,史籍中对中山国君的记载非常零星:《史记·赵世家》里提到“(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居顾,桓公徙灵寿。”《太平寰宇记》记载“武公之后复立,兴国并称王五叶”;“赵灭中山时,迁其君尚于肤施……,赵武灵王袭而灭之。”也就是说,仅是记载了中山国有武公、桓公、和最后一代君主尚,武公复国后中山国曾称王,称王的君主有五代。史籍中的寥寥数笔,很难将中山国国史、国君世系串起来。

铭文“惟十四年中山王图片,命相邦赒,择燕吉金”,明确提到了中山国的一个王叫图片;铜鼎有“昔者,吾先考成王”,即图片的父亲是成王,当然也可能是由成公追谥为成王的;“吾先祖桓王邵考成王”表明图片的祖父是桓王(也可能是桓公追谥为桓王)。方壶铭文有“惟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则说清楚了图片的前四代人,即是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当然,“文”“武”“桓”“成”都是谥号,是后代追谥的,而图片和他的儿子仅可知他们的名字,谥号则没有被刻在铭文上。综合文献记载,就可以大概推出这些王、公的在位时间,承袭关系:文、武、桓、成、图片图片、尚。

二是填补了中山伐燕的史实。史籍对燕国“子之之乱”的记载较多,讲的是燕国国君哙,昏庸无能,听信奸臣子之和鹿毛寿的谗言,效仿尧舜的贤明,在公元前316年禅位于燕国国相子之,他的儿子太子平、公子职被迫出逃;公元前314年,太子平借齐王之师回燕国复位,燕国的军民是大开城门、“箪食壶浆”,但结果却是被齐国侵占了国都、毁坏宗庙,迁走重器,国人非常愤怒,视太子平“引狼入室”,太子平只能再次出逃;最终公子职在秦、赵、韩的支持下重回燕国,最终夺回了王位。史籍中对这一时期齐、秦、赵、韩与燕国的关系均有记载,但是没有提到过中山国。而三器铭文中则详细记载了中山国参与平定了子之之乱、并占领了燕国的数百里土地、数十座城池的史实。铭文“遂定君臣之位,上下之体”即是战乱平定后,公子职(燕昭王)继位,按《史记》记载,这一年就是在公元前314年。而图片十四年应该是公元前314年之后,也是我们推断中山国历代国君在位的时间的一个重要基点。

三是明确了史籍中“中山桓公”与“西周桓公”的关系。《汉书·古今人表列》 有记载“中山武公,自注:周桓公子”,《史记·六国年表》“中山武公初立” 的 [集解]引用徐廣的说法“(中山武公为)周定王孙,西周桓公之子”均将中山桓公视为了西周桓公;而在《史记·周本纪》又有记载,“考王封其弟在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职”,前后两种说法有矛盾之处,难以定论。而前文已知,铭文明确写了“皇祖文武,桓祖成考”,即中山桓公为中山武公的儿子,此桓公非西周桓公。

四是破解了“百”字的异体字。在韩、魏很多钱币曾发现有像“全”字的文字,大家不知道它读什么,把它视作“金”或“全”。而在三器铭文中,方壶铭文有“方数百里”,“百”用的像现在一百两百的百字;在圆壶上的“方数百里”(图19),则用了像“全”字的“百”字,也就是钱币上的那个字,据此专家揭开了钱币上是“百”字之谜。

图片图19

(二)佐证了中山国的有关史实

史学有“孤证不引”的传统,铭文作为重要的史料,佐证了文献中关于中山国的史实。

一是佐证了中山称王。关于“五国相王”的记载,《战国策·中山策》为“(前323年)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太平寰宇记·卷六一》为“中山武公之后复立,与六国并称王,五叶专行仁义”,但是《史记》中没有明确记载,通过对铭文的分析推算,图片的元年应该是在公元前327年左右,《史记》上对魏、韩、赵称王的记载为公元前323年,与《战国策》所载的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也对应的上。即史实资料证明了中山在这一时期称王,“五国相王”也是真是存在的事件。

二是佐证了司马迁关于其先祖司马氏在中山的说法。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记载“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意思是去了卫国的司马氏先祖当了中山国的相。《战国策·中山策》则说“司马憙三相中山”,专家认为憙和赒在古代用法相近,赒有占卜的意思,占卜为吉称为憙,因此推断司马赒和司马憙是同一个人。在圆壶上明确出现的“司马赒”对应了铜鼎和铜方壶上的“相邦赒”,证明“司马氏相中山”的真实性。

三是佐证了中山国与邻国的关系。中山国与邻国结怨非常深,鼎上铭文直接写到“仇人在旁、领邦难亲”,按文献记载,中山国与邻国赵国积怨颇深,最为典型的事件是“引水围鄗”。在齐、魏共同伐赵的时候,中山国趁火打劫,并决槐水围困了鄗邑的赵国军队。鄗邑为中山和赵国的接壤,原为中山国领土,被赵国抢走后中山国想要借机夺回。尽管这一战役没能夺回鄗邑,但是毕竟千乘之中山打败了万乘之赵,赵国深以为耻。赵武灵王对这件事记忆犹深,当他说服他的儿子同意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时说:“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可见积怨很深。而三器铭文中,王图片也反复告诫子孙“邻邦难亲,仇人在旁。念之哉,子子孙孙,永定保之”。

晚清郭嵩焘在《中山国事表》中这样评价中山国,“战国所以盛衰,中山若隐为枢辖”,指出中山国像枢辖一样重要,影响着战国的局势。战国期间,中山被称为战国第八雄,纵横捭阖,确实对当时形势是有很大的影响。欢迎大家到河北博物院“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厅,进一步地了解、学习;我也愿意跟大家共同学习,把咱们中华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谢谢大家。

图片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图片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

[2](清)王先谦著 吕苏生补释 《鲜虞中山疆域图说补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3]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