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深度(20)天坛:敬天祈谷,细走与昊天通灵的天坛(中)

 新用户8926AVU2 2021-12-07

接上篇。天寒地冻不好出门,继续天坛行记。成贞门既是圜丘坛的北门,也是祈谷坛的南门,穿过成贞门,走向祈谷坛,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尽在眼前,这条大道叫“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全长360米,宽30米,把圜丘坛和祈年殿两组建筑连成了一个整体。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丹陛桥由南向北,逐渐升高,高差有两米,犹如走在通天大道上,是一条通往天界的升天之路。中间拱起的石板道是天帝神灵走的“神道”,东侧是皇帝走的“御道”,西侧是王公大臣走的“王道”。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沿丹陛桥前行,约在中部位置,与通往东西天门的一条横向路相交,东北侧有一凸出的方形石台,围以汉白玉拦板,每当祭祀大典时,在此台支搭一黄云缎幄帐,俗称“小金殿”,皇帝祭天之前,先在此更换祭服,故名具服台。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丹陛桥的尽头,是一座绿色琉璃顶三券拱门,即祈谷坛建筑群外坛南门,进门东侧有一座绿色琉璃砖砌燔柴炉,还有八只燎炉,功能与圜丘坛相同。内坛门名祈年门,为祈年殿院落正门,殿宇五间,中三间为门。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进入祈年殿院内,东西各有配殿九间,院正中就是闻名遐迩的祈年殿。祈年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圆形坛台之上,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总高38米,直径24米。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殿内金龙藻井,斗拱支架,龙凤和玺彩画。殿正中安放“皇天上帝”牌位,两侧奉祀清朝前八位皇帝神牌,另院内东西配殿,从祭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而这些牌位平时都应供奉在皇乾殿内。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祈年殿气势宏伟,尤以柱子最为讲究。整个大殿由三组28根金丝楠木巨柱支撑,正中 4 根通天柱名“龙井柱”,象征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最外一圈的12根名“檐柱”,代表一天12个时辰。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中外两层共24 根柱,象征着一年的24 个节气。三层共28根柱,象征着周天二十八星宿。除此之外,顶部还有 8 根童柱,共计 36 根柱子,象征着三十六天罡星。而祈年殿外的七十二连房,则象征着七十二地煞星,这样天罡地煞在祈谷坛齐聚首!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也许祈年殿太过喧宾夺主,似乎使人们忘记了祈谷坛的存在,祈谷坛就是祈年殿座下的三层圆形坛台,与圜丘坛形状相同,汉白玉围栏望柱环绕,雕龙刻凤,美轮美奂。其实整个建筑群都名祈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祈谷大典的场所。

文章图片23

天坛初建时,祭天与祭地都在这里举行,名天地坛,当初为一座矩形大殿,名“大祀殿”。到明嘉靖九年(1530年)时,实行天地分祭,在天坛增建了圜丘坛,专门用于祭天,而在现址建成了三层圆形攒尖顶大享殿,专门用于祈谷,故名祈谷坛。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当初的大享殿,采用青黄绿三色琉璃瓦,到清乾隆时统一改用蓝瓦金顶,并更名为“祈年殿”。五谷皆熟为年,故祈年殿本身就隐含着祈求谷物丰熟。祈谷大典在每年孟春(农历正月)举行,以向上天祈求当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祈年殿以北,紧连着一处独立的院落,名皇乾殿,是平时供奉“皇天上帝”等诸神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天库。皇天上帝这位主宰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尊神,圜丘坛供奉的也是这位大神,感觉祈谷坛应供奉谷神、先农神或稷神等,似乎有点界线不清。中国的神系太过复杂,各取所需,倒头便拜就是!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皇乾殿西侧有一小角门,称为古稀门,为乾隆皇帝年老时所设。乾隆皇帝堪称天子的表率,执政60年,先后有118次来过天坛祭祀,几乎没有缺席过。同理,在祈谷坛南砖门西,也开了个花甲门。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从东砖门走出祈谷坛,七十二连房长廊紧连坛门,另一头连接着北神厨和宰牲亭。当初这条通道是全封闭的,以保证运送祭品的洁净,也称“供菜廊子”,后改建公园时,才将窗槛全部拆除。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祈年殿现在是北京的标志,至于作为曾经的祈谷坛,大多数人可能都想不起来了。祭祀是一种信仰,是古代先民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万物皆有灵性,敬畏天地神灵万物,也是一种理应尊从的社会文明进步。下篇继续!

文章图片39

(注:天坛公园2020.11.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