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选读精讲(5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徐子曰 2021-12-0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写过《戏为六绝句》,其中一首说: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shěn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意思是说王、杨、卢、骆四人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他们的讥笑是无止无休的。等到你们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这里所说的王、杨、卢、骆,就是指初唐四杰,也就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个人。这四位先生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才华横溢,但却一生坎坷,命运悲催。
初唐四杰里,王勃是最为人熟知的,被称为四杰之首。
公元649年,王勃出生在绛州龙门,按现在来说,是山西河津人。他是个天才级的人物,6岁就能写诗作文,9岁的时候,他读了当时著名学者颜师古给《汉书》写的注,发现了其中的很多错误,就写了一篇叫作《指瑕》的文章来指正。16岁的时候,王勃被人推荐到朝廷,当上了朝散郎。不得不说,王勃真的很牛,而且是少年成名。
现代作家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但是,少年成名真的好吗?
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你说是年少无知也好,年少轻狂也罢,反正王勃这时候有点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能吃几碗干饭了。他做了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毁掉了他的大好前程。
当时的沛王很器重王勃,把他弄到了自己身边。那时候,王爷们中间流行一种游戏,就是斗鸡。王勃不知道那天脑子里想什么呢,写了一篇在战争时才会用到的檄文《檄英王鸡》,来讨伐英王的鸡。他自己觉得是玩笑,没有在意,但是这篇文章被皇上给看到了,觉得王勃太过分了,不务正业,就把他赶出了王府。这是第一件事。
后来,王勃到外地去当了个参军的小官,本来他慢慢忍着,也许还有出头之日,但是王勃这家伙觉得自己很有才华,总是话里话外地看不起那些同事,结果大家就都不喜欢他。这时候,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来到王勃这里,王勃就把他收留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犯了包庇罪。这罪也不算什么大罪,可是王勃这时候脑子不知道是不是被驴踢了,他竟然因为怕事情败露,把这个官奴给杀了。这可就是故意杀人罪了!按照唐朝的法律,也是应该判死刑,被杀头的。还算老天爷帮他,正好赶上了天下大赦,算是保住了一条命,但也被削职为民了。他的父亲也因为这件事受到了牵连,被贬到交趾去做官。交趾是哪里呢?就是现在的越南。在当时,那属于边疆地区,又是蛮荒之地,估计老爷子心里要把这个倒霉孩子给骂死了啊!这是第二件事。
后来,王勃因为要去交趾探访自己的父亲,在中间乘船过海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掉进了海里,虽然救上来的时候还有气,但是因为受到了惊吓,没多久就死了。这一年,他只有二十七岁。
王勃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也是辉煌的。毕竟在历史上,因为自己的诗文作品而流传千古,也算是值得了。他的代表作,一个是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有就是一篇文章《滕王阁序》。
咱们先看下这首诗:
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huàn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路,儿女共沾巾。
在唐朝之前,宫体诗盛行。写的都是关于女子的那些无聊的东西。王勃这首诗,就不一样了。虽然是送别诗,本来应该是哀伤的,悲凉的,但是他却写出了豪放的感觉,他认为作为男子汉,应该像个大丈夫,不要哭哭啼啼地玩那些儿女之情,也表现出了自己不平凡的抱负。就像咱们开始说的,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千古名句,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指城郭、宫阙,这里指都城长安。阙,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物,一般在城门啊宫殿大门的两边,可以用来瞭望远方。三秦指陕西一带,项羽灭掉秦国之后,自称西楚霸王,把秦国的关中地区分成雍、塞、翟三国,分封给其他人,所以叫三秦。到了刘邦建立汉朝后,关中被分为三个郡:京兆、左冯翊、右扶风。辅三秦的意思是三秦之地护卫着都城长安。五津是五个渡口,古人说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句诗的意思是三秦之地护卫着都城长安,遥望五津只见一片迷蒙烟云。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句诗的意思是和您离别竟然如此难舍难分,因为我们都是因为做官而奔走他乡的人。宦游人指的是离开家乡在外做官的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这首诗中的名句,也是自古以来描写友情的名句。它的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心朋友,哪怕是远在天涯,也像是朝夕相处的邻居。海内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指整个天下。知己是彼此了解,情谊深厚、关系密切的朋友。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以看出人的一生中,能够有个真正的朋友,是非常不容易的。比邻就是近邻。比本来的意思是紧靠、挨着、并列。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在这里的意思是不要。歧路是岔路,这里指分手的地方。沾巾是说眼泪沾湿了佩巾,也就是流泪、哭泣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要在岔路口徘徊不前,像儿女那样悲伤哭泣泪湿衣巾。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过去离别诗的悲酸之态,不再是哭哭啼啼悲伤凄凉,而是告诫朋友不要悲伤,只要我们有深厚的友情,即使天各一方也如同比邻而居,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开朗乐观的胸怀。
值得一提的是,王勃有一篇极其出名的文章,就是《滕王阁序》。当年他要去遥远的交趾探望受自己牵连而被贬官的父亲。路过现在的江西南昌的时候,正好碰到当时的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客。本来阎伯屿想趁此机会,让已经准备好文章的自己的女婿表现一下,别的宾客也都知道这里面的潜规则,都不说自己要写文章,可是王勃,年轻气盛,才不管这一套,拿起笔就写了。
正是他的年轻气盛,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成了千古名句。
学习经典知识,成就大好人生!
二十年专注文言,读经典,学文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