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世界|内蒙古大展:长城内外皆故乡

 文话童心 2021-12-08

推荐理由

规格很高的展览

这是国家博物馆的年度大展,接近于“把地方博物馆搬空系列”。

上次内蒙古相关的主题展览还是在2002年,20年后,来自内蒙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代表文物齐聚北京,系统完整地展示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风貌,对于孩子们来讲,这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文化课堂。

一、来这里重新认识长城、了解长城、感受长城

1、长城是现存我国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内蒙古是全国长城分布最重要的省区之一,总长度7570千米,包括战国(赵、燕、秦)、秦、西汉、东汉、北魏、北宋、西夏、金、明等多个历史时期,分布于12个盟市的76个旗县区境内。 

2、整个展览是以长城为线索,以出土的代表文物为载体,拂去湮没在历史长河里的风烟,为大家讲述了长城内外一段段往事。

看夏商早期,强烈中原风格的花纹彩陶制品,边关战事用到的箭簇,带着美好祝愿“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的战国著名的许季姜簋,堪比何家村文物的唐代摩羯纹提梁壶,无不讲述着长城内外的精彩。

彩绘陶鬲

“许季姜”青铜簋

摩羯纹金花银提梁壶

3、在这片土地上的出土文物证明,早期的游牧和农耕生产方式一开始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交融并存。随着气候变化和多民族的交流等多种影响,长城以北逐渐形成了以游牧民族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长城以南则顺应天泽,开启了灿烂的农耕文明时代。两千多年以来,两种不同的文明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地交流碰撞直到融合。

放眼历史观长城,其活力贯穿于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层面,长城两岸的人民,历经岁月变迁,共同构建了丰富的长城生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见证。

二、至少四个来自“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文物,以及多姿多彩的青铜文明

展览中,内蒙古地区重要的考古遗址如代表鄂尔多斯新石器时代的朱开沟文化,代表北方青铜文明的夏家店上、下层文化,以及辽代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等贵族出土文物,纷纷派出了文物使团。星光璀璨,值得前来。

走在展厅,我们可以看到北方的青铜文物,刀、戈、剑等兵器和马具风采依旧,静静地向人们讲述那战场的惊心动魄。如今,战马不再嘶鸣,刀光剑影早已消散,留下的只是这些远去的鼓角争鸣的回想。

曲刃青铜剑

青铜戈

青铜马具

青铜匕首

而壶、钫、卣、鼎、鍑、簋则仿佛再现了草原先民热腾腾的生活情景,想象先民用它盛酒煮食,刹那间顿觉得香气扑鼻。

青铜勺

谁说青铜是冷冰冰的?

它们像一本本深厚的书籍,我们所见的或未知的细节之处,都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对品质的向往。

每一个青铜,岁月都赋予了它深刻之美。如此,我们才能与古人穿越时空交流对话,让文明的火种绵延不绝。

值得敬佩的是,先民们的好学能力是一流的,靠天吃饭、面临各部落争斗的日子里,还学习先进的冶炼技术,并物尽其用,实在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北方青铜器,大多是当时的实用器皿,既不同于夏、商、周青铜礼器的敦厚、凝重;也不似三星堆青铜器那样神秘、诡异。但正由于它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最能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及人们最直观的意识观念,所以,才与以礼器著称的中原农耕民族青铜文明,以神器著称的西南巴蜀民族青铜文明等共同构筑了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青铜文明,演绎出中国青铜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三、长城脚下的动物王国 

展厅除了青铜,还有金器、玉器材质的各类动物造型的文物,生动优美。

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喜欢以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描绘他们生活的环境。所表现的动物种类分为食草和食肉动物。食草的动物有马、牛、羊、鹿、骆驼;肉食动物有狼、虎、豹、野猪和狐狸等,还有刺猬、禽类和怪兽等动物的形象。

刺猬形金缀饰

其中,鸟、鹿、马、羊、虎是动物造型的主体,同时,以动物间咬斗、争斗为装饰题材。禽类造型也是战国时期匈奴金银工艺品动物纹饰表现手法较多的一种。

虎衔羊

大力士擒怪兽金饰牌

这么多丰富的动物造型文物,构成了北方独具特色的历史价值,展现了古代北方民族高超的工艺水准,让我们在欣赏这类文物时,对这些动物造型记忆深刻。生动的图案,逼真的场景,犹如走进了一座座动物的王国,可以和小朋友来这里寻找动物,比比看谁找到的动物种类多?

展览细节

必须要赞布展的用心。展厅内搭建了一个别具特色的蒙古包,蒙古包的意思是圆满和完整,与本次展览的主题“融合统一”相得益彰,又可以让观众感受草原蒙古包的风情。

1# 部分展品介绍

🧭  《九边图》

九边图

这是国博馆藏的文物。正面为绢本,粘贴于十二块木板之上,采用写实的青绿重彩山水画法描绘了东起辽东半岛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地形示意图。明朝为防御蒙古南下,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逐步在北部边疆沿长城防线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自东向西依次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固原镇、宁夏镇、甘肃镇,是为于永乐年间设置的九边防御体制。此图就绘制出了这九个边陲要地,故名“九边图”。

可以来这里和小朋友寻找九个边关重镇,地理好一些的同学,还能再找出九边之内外的城镇关堡、蒙古营帐等等,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 鹿角步摇金冠

魏晋鹿角金步摇冠

鹿角金步摇冠,是否想起了2017年故宫午门的阿富汗展览中的一顶皇冠?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馆藏皇冠

他们都是可摇动的叶片,可以想象当佩戴者行走时,金片随着脚步颤动摇曳,仿佛漫步于春日林中,生机盎然。

步摇这种独特的装饰艺术源自西域,传到中原后,已成为当时少数民族妇女流行的头饰。如今我们不但可以在各类展览上见到,还能在顾恺之《女史箴图》、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见识它的风采。美美与共,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文明,在遥远的时空相遇后,谱写的精彩的交响乐章。

♦️晋鲜卑归义侯金印

这个重量级文物超级小,而且和它一起展出的都是blingbling的精美动物文物。不仔细观赏的话,可是不好找到哦。

晋鲜卑归义侯金印

它是由纯金制成的印,上方是一个蹲踞式的骆驼。这类颁发给鲜卑族的官印也并非是西晋独有,汉代即有“汉归义鲜卑王”的官印出现,曹魏时已见有“魏鲜卑率善仟长”“魏鲜卑率善佰长”等数种。带有“晋”国号的“归义”“率善”官印,可算是拓跋氏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外臣”关系的直接证据。

此外还有金敷面、高士鎏金银杯、成吉思汗圣旨银牌等等精彩文物。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了。

成吉思汗圣旨银牌

陈国公主高翅鎏金银冠

嵌贝鹿形青铜镇

“单于和亲”砖范

2# 可以提前做的功课

有关长城的的历史典故中,《史记》记载很多,包括《史记 匈奴列传》《史记 秦始皇本纪》《史记 六国列表》《史记 蒙恬传》《史记 赵世家》等等都对长城以及相关历史重要人物进行了描述。

关于历史人物陈国公主,她是辽代第五位皇帝、很有作为的辽景宗和萧太后的孙女,父亲为辽圣宗之弟秦晋国王,身世显赫。提到萧太后,杨家将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熟悉,她也是推动辽和北宋定澶渊之盟的关键人物。

小朋友可以读的古诗:边塞诗人们的诗词其实都可以读,如大家都熟悉的王昌龄《出塞》、李颀《古从军行》、高适《燕歌行》、汪遵《咏长城》........

3# 最后的思考 

有没有想过,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这样一道防御的“墙”是如何变成了中华民族象征的?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如果没有长城,中华文明是否还能够延续至今?

为什么一道物理空间的“墙”会区分出两种文明形态?“墙”内外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