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景芳《宇宙跃迁者》能否打开“折叠宇宙”?

 杨不易 2021-12-08

郝景芳最新长篇科幻小说《宇宙跃迁者》,给人最大的期待,当然是“折叠宇宙第一部”的标签。毕竟,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读者想看看,郝景芳将如何打造她的“折叠宇宙”。

但是很显然,《宇宙跃迁者》跟《北京折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它只是郝景芳对“折叠”这个标签和IP所作的进一步开发——多重宇宙。当然,郝景芳开发出来的“中国风”科幻小说,给人的感觉还是相当惊艳的。

简单粗暴地说,《宇宙跃迁者》的科幻设定,是把地球的古代文化和外星人关联起来了。人类历史上的几次科技上的飞跃,都是在一个系外星球文明的帮助下实现的。而刚刚飞临地球的龙形飞船,亦是当年秦始皇帮忙建造……

情节说太多就是剧透,暂且打住吧。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探索吧。

而这部科幻小说最大的看点,则是将考古学、古典文学与科幻相融,特别是融入了相当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关注度极高的,如三星堆青铜像、良渚玉琮等考古发现。如此一来,就打破了日常科幻中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习惯,使中国文明成为了科幻思想的主体。这可能让中国读者尤其推崇,确实为当下的科幻小说圈带来一股新风。

而对中国一些考古发现中的未解之谜,以及丰富的古代传说,以科幻的思路进行附会和解读,也是比较有新意的。小说一开头,就从神秘的秦始皇陵开始,及至秦始皇的“意识”现身,对包括“兵马俑”“十二金人”等情况的解释,似乎也合情合理。

有人认为这样“胡乱编排”中国的古代文化不好,其实在我看来,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对自己文化的大胆想象还远远不够。而《宇宙跃迁者》可以说开了先风,值得大大点赞。

而比较有科幻色彩的“宇宙跃迁”,通过意识控制另一空间的副本,以及彼此联通大脑的沟通方式,的确有一定新意,也营造了极强的未来感。

或者可以这样说,作为“折叠宇宙第一部”的《宇宙跃迁者》,在整体上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为后五部奠定了一定的读者基础。

在此之前,我还曾读过郝景芳的另一个长篇科幻《流浪苍穹》,以及收录了《北京折叠》的短篇小说集《孤独深处》。《流浪苍穹》大概讲了在移民火星的人类爆发了反叛地球的独立战争的背景下,一群年轻人的成长。这部小说给我的印象相当深刻,无论是文字还是故事,都在水准之上。

但是,时隔多年之后,作为一个成熟作家的长篇小说作品,《宇宙跃迁者》却有了些让人遗憾的缺点。

其一是情感线。小说四个主要人物,三男一女。一定都要有情感纠葛吗?齐飞是云帆的旧恋,因故被迫分手。江流是个浪荡公子,一直在试图追求云帆。我以为工具人常天就没他啥事了,结果曾经暗戳戳地暗恋齐飞……其实吧,小说里的情感线很重要,但也没必要每个人都强行设置关系。单纯点不行吗?

其二呢,是文风上呈现了网文倾向,甚至是女频网文里的花痴文倾向。比如对江流的描写,说他“清秀俊朗,肤色白而脸颊瘦,半长的头发微鬈,身上的花衬衫扣子解开三颗,耳朵上戴着恒星造型的耳钉,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对着来往的客人眼波流转,是任谁都会微微心动的优雅俊美的模样……”

其三呢,就是冲突的解决显得有些简单粗糙。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外星飞船降临,地球上的两大军事势力就要对决,却被一个儿戏般的“云帆扮女神”解决了。总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加上书中对长成麒麟状的外星人的呈现,无论是言或者行,都颇有些少儿科幻的倾向,显得有些轻飘飘的。

当然,无论如何,对于“折叠宇宙”的后续之作,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心情|阅读|电影|跑步|生活……

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生活不冷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