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一串失败后,陈毅按照毛泽东指示,在山东野战军和苏中野战军合并成华东野战军后,把战役指挥权交给粟裕。宋时轮呢?先是去地方分军区当副司令。宋时轮没跌停板也跌了一半。后来华野扩大,陈毅趁机把宋时轮捞回来当了十纵司令。宋时轮止跌回涨。
粟裕怎么用他?用他打阻击。
说白了,打阻击不用那么多的脑子,按照上级意图顽强顶住就是好样的。这事上宋时轮没问题,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擅长全军剃光头拼了。
凭着这股彪悍劲,十纵逐渐打出名气。
豫东战役桃花岗阻击战,八纵和十纵打到蒋军主力邱清泉第五整编军寸步难行!淮海战役,还是宋时轮,带着十纵等部在曹家集打的杜聿明救援黄百韬的两个兵团气短。宋时轮终于用战功洗刷了以前战败的耻辱,成了华野一线将领。
转眼到了1949年初全军整编。华野主持又换回了离开半年的陈毅。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神奇的安排:
最强悍的九兵团,司令不是带出二十军的叶飞,不是带出二十六军的王建安,不是带出二十七军的许世友,也不是在淮海战场往来驰聘,打到蒋介石军情通告里用名字而不是番号称呼的聂凤智,而是只证明了擅长阻击、陈毅从延安带来华东的宋时轮。
宋时轮又涨停板了。
最主力的二十七军,到了占领上海,连聂凤智军长也调离野战军,去搞什么军队教育。到了1950年初,二十七军正副军长、正副政委、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六位军级领导,原来二十七军的领导只剩下政委刘浩天(聂凤智嘴里净找麻烦)和参谋长李元。战争还没有结束,战将倒开始雪藏了。
谢天谢地,还好四位外来的军领导里,还有一位后来塞进来、在华北不好安排的詹大南来当副军长兼八零师师长。这是一位真正了不起的战将。他的作用,以后可以看到。

(十七)
从1950年7月美军介入朝鲜战争起,中国就开始做朝鲜战争的准备。陆续调十三兵团三个军进入东北鸭绿江沿线。第二梯队也紧锣密鼓的安排上了。就是毛泽东亲自点名的九兵团。
9月初,九兵团准备进攻台湾的命令正式取消。为应对朝鲜战争,给九兵团三个军各增加一个师,并补充一万五千兵员。九兵团从原来的十万人,一下子增加到十五万人。后面可以看到这样增加兵力的后果。就更加能够理解什么是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道理。
9月20日,美军仁川登陆五天后,九兵团接命令从10月1日起北上山东并计划停留至11月中旬,进行山地作战训练并补充冬装。
10月17日,九兵团全部集结至山东。可仅仅两天后美军就占领平壤。九兵团刚到山东,中央根据朝鲜局势急剧恶化的局面,已经命令志愿军第一梯队入朝作战,第二梯队的九兵团也不可能按照原计划在山东整训到11月中旬并装备好冬装。九兵团迅速北上已经是箭在弦上。
10月24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宋时轮,指派九兵团入朝。10月29日,朱德亲自来曲阜九兵团部做战争动员。朱德给九兵团团以上干部讲话,其中谈到了要准备到朝鲜打游击。这反映了朱德和一大批高层领导对于抗美援朝前途的悲观。这和宋时轮过分的乐观恰成鲜明对比。如果宋时轮当时把朱德的话听进去一点,后来的一些事情可能不会那么极端了。
11月1日,九兵团正式乘火车 离开山东北上。先锋是二十七军。方向是中朝边界的缉安。准备沿四十二军和三十八军的线路入朝。
11月3日,二十七军抵达通化。接临时命令,停止从东部入朝,改向西出发。11月4日,二十七军军部携八零师和八一师从西部的安东(现丹东)入朝进入朝鲜新义州。任务是在西线第一次战役时,会合五十军截住北上的英军。可美军被打击后很快南撤,预计的英军进攻新义州没有发生。二十七军原路从朝鲜西线撤回中国。
二十七军进入朝鲜时新义州还是灯火通明,撤回中国再过新义州时,这个临鸭绿江的美丽城市,在美军飞机轰炸下只剩下残垣断壁了。这让二十七军将士义愤填膺。几乎每位老兵回忆时都提到他们看见的这一惨状。
二十七军回到安东,再原路向东返回通化。还是回到了原点准备从东线再次入朝。
二十军和二十六军从11月4日离开山东北上。11月6日抵达中朝边界。11月7日起,在西线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九兵团二十军在前,二十七军紧随,从东线的缉安和临江入朝。九兵团正式承担起东线战场的重任。

九兵团急忙北上,有太多客观因素。朝鲜战场局势急剧恶化,美国根本不把中国当回事就跨过三八线。北朝鲜军队脆败后除了平壤抵抗了四天,其他地方简直让美军如秋狩般轻松。关键是北朝鲜军队不但主力被合围,剩下的部队畏美军如虎。就是用的是远比中国军队好的苏联装备,也没有和美军杠一下的勇气。如果说北朝鲜当初势如破竹打到大田釜山一带是没有人想到的,如今美军势如破竹直逼中朝边界也是没有人想到的。 这么阴差阳错的结果是,历史没给九兵团在山东待到11月中旬的时间,而已经安排的由华东、华北还有东北给九兵团准备的冬装,没能按照计划制造完成送达山东。九兵团就这样穿着薄棉衣、胶鞋,二十军还带着大檐帽,到了中朝边界。 前面说过,11月1日四十二军在黄草岭赴战岭一线刚刚和美军陆战第一师打上,就遇到温度突降。1950年的寒流比往年来的更加早也更加凶猛。预示朝鲜这个冬天不会好过。从北方穿过来的寒流必定能把平均海拔一千米的盖马高原冻成一片冰雪世界。 四十二军遭遇严寒已经有冻伤的消息传回志愿军总部了。遗憾的是,这个消息没有转到九兵团指挥机关,也没有让志愿军总部在九兵团入朝防冻上采取坚决措施。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整个志愿军内部的信息沟通上。
西线十三兵团已经领教美军的火力装备优势,了解美军作战特点了。可这些经验一样没有系统的传授给九兵团。九兵团还是抱着美军就是放大版的蒋军美械部队的印象上了战场。
到抗美援朝半年后的五次战役,二野主力三兵团入朝参战,一样没有学到前期入朝兵团与美军作战的经验,还是抱着同样看法面对美军,继续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学习如何和美军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