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吃面-兼论面食中的象思维

 中医师王云涛 2021-12-08

    以小麦面作为主食是中国北方的特色。虽然传统面食只以小麦面一种为主,但是面食种类却繁多。例如拉面、面片汤、饺子、包子、馒头等。在一次给欧美人士介绍中国传统饺子的课程中,我讲解了饺子的历史与功效,以及为什么冬至吃饺子,又拓展到夏至吃面条的原因,叶天士给患者开方内容是包子的故事。

饺子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程艳认为有一种说法与中医有关。她认为饺子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一种“祛寒娇耳汤”里的面皮裹羊肉形成的食品。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是东汉,百姓生活贫困,冬季寒冷却无法御寒,很多人的耳廓会被冻坏。笔者年幼时每年冬季都会在耳廓上生冻疮,很能体会这种痛苦。张仲景创制了一种暖耳朵的食疗方法:把羊肉、辣椒及一些祛寒药材,例如桂枝、芫荽等,放在锅里煮熬,煮熟后将其捞出来切碎,用小麦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下锅煮熟。百姓在寒冷的冬季吃下娇耳(羊肉陷饺子),喝一两碗祛寒汤,会感觉身体发暖,两耳生热且发红。根据这种说法,饺子是面食中用于治疗百姓耳廓冻疮的。饺子外形正是取耳廓之“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冬季治疗冻耳朵的食疗法就形成了传统,也就是目前过年吃饺子,或者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夏至吃面的习俗,自古有之。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笔者的家乡还保留着夏季吃过冷水面的习俗。古代百姓夏季没有空调、电扇,只能在树荫下、门洞里乘凉避暑,同时从食材入手消除暑热。过冷水面与中医“象”思维有很大关系。按照中医观点,人在夏季阳气趋于体表经络层次,内热与环境的暑热叠加,所以人感到更加炎热。面条的外形取象于人体经脉。以冷水给面条降温后,面条被正在被暑热煎烤的人食用,此人会感到经脉层次非常清爽,可以降暑。吃过过冷水面的人,应该会有这种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食疗面食:面片汤。面片的形状是模仿树叶的形状。传统中医认为叶入肺,二者都是呼吸器官。例如桑叶、苏叶、枇杷叶等都是入肺的。所以把小麦面粉做成薄饼,再用刀切成树叶状的面片,用于治疗风寒束肺的感冒。我老家的面片汤做法是把面片切好后,放进用生姜、葱白煮开的水里,等沸腾1-2分钟即可出锅。再把香菜放到碗中,浇上沸腾的菜油,一碗香喷喷的热汤面片就做好了。如果受了风寒,畏寒、喷嚏、清涕、头痛,则需要趁热吃了面片,大口喝下面汤,盖上被子保温,大概1小时后,会遍身微微汗出,风寒就会被驱散。有一位患者给我发来信息说她的孩子不慎受风寒,出现喷嚏、清涕、畏寒、无汗,好像要发烧。我建议她做一碗面片汤给患儿吃,然后盖被子发汗。几个小时候患者发来信息,说患者已经出汗,所有不适症状消除了。

包子是传统面食。不知其发明的初衷是什么,但是包子确实与胃的形状相似。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擅长补脾胃,有人戏称为补土派。李东垣所生活的年代,战争频繁,多围城。城内百姓饮食不饱,经常挨饿,所以脾胃亏虚,百病丛生。李东垣因时因地因人创补脾胃的疗法。有些饥饿的百姓求诊时,李东垣发现是饥饿所致,会建议患者吃包子。患者吃完包子,解除饥饿后,身体会慢慢恢复。无独有偶,清朝名医叶天士也曾经用包子治疗胃气虚的患者。民间流传叶天士给柳大娘治病的故事。柳大娘贫寒交加,食不果腹,所以面黄肌瘦。叶天士命人购买热包子数个给柳大娘食用。柳大娘吃完包子,立即赶到病情好转。

笔者非常喜欢吃庆丰包子,每当去庆丰包子吃完以后,都会感到胃部胀满,能持续4-6个小时。但是吃等量的其他饭菜,则2-3个小时就会感到胃部空虚。所以包子的形状与胃囊相似,也是取胃形的象,用意在补胃气。《保健药膳》载:“山药茯苓包子的主要原料:山药粉100克,茯苓粉100克,面粉500克,白糖300克,食用碱、猪油、调料适量。制作方法:将山药粉、茯苓粉、面粉等放入碗中,加水适量,调成糊状上展蒸30分钟,加猪油、白糖、调料调成馅备用。将面粉发酵,加入适量的食用碱,做成包子,蒸熟即成。功效:益脾胃、补气。固精。适宜于脾胃不健、食少遗尿、尿频等症。

另外还有糖三角,为什么把糖三角做成三角形?

兰州拉面为什么用香料熬汤,是否人体筋脉有关?

烤馒头片与儿童开胃有什么关系?

还有其他的面食取象的情况,多种多样。所以,中医的象思维已经深入百姓内心,在生活的多方面都有体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