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0年的教师工作,却当了40多年老师,成了政府大院和社会上公认的“杨老师”。 一则因为老师这个称呼好叫,只要你当过老师,不管教过还是没有教过,都可以叫你老师。在县政府工作多年,觉得老师是称呼中最好叫的称呼。特别是对县政府领导的配偶,如果是老师,你只要加上一个姓就可直呼,没有一点拗口和尴尬。如果有职务也好叫,不管正副都可以叫什么局长、科长、主任之类,但如果是家庭妇女就不好办了,叫名字有不尊之嫌,叫大了人家不高兴,叫小了自己不好出口。唯当老师的或当过老师的,谁都叫的坦坦荡荡。所以我不论任过什么职务,不论年纪多大,不论走到哪里,大家统称: “杨老师”。
 二则由于对老师的尊重。做了10年教师工作,教过学生有上千名。我觉得的老师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产和潜在资源。当我到各单位办事时,只要有人喊一声“杨老师”,不仅办事的学生热情接待,就是不是学生的办事员也热情有加,一路绿灯;当我走在街上不时地有人叫一声“杨老师”,可我一脸懵懂,想不起何时教过,但学生很释然,从不计较,微笑而过,特别是在县城步行购物时,经常有车停在身旁,问:“杨老师,到哪呀,我送你。”我及时谢答,但内心充满幸福,走路地步伐更豪迈了。这就是老师的潜在资源,这就是老师的无形资产。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他一生似乎一直对教师这个职业抱有浓厚的兴趣。不仅自己非常喜爱老师,而且对老师尊崇至极。他说:“我历来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当教员。”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给他封了“四个伟大”(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时,他说,他只要“导师”一词,其他统统去掉。1957年4月,以伏罗希洛夫主席为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毛泽东曾与伏老有过一场饶有兴趣的谈话。毛泽东对伏罗希洛夫说:我不想干了,太复杂,你转告赫鲁晓夫同志,我想退下来当教授。这里,毛泽东虽是玩笑之词,但也反映了他多年来的愿望。 同时毛泽东本人就是尊崇老师的典范。建国之初,毛泽东尽管政务繁忙,仍惦念着在南方的老师徐特立,身为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特地发电报邀请徐特立到北京会晤。徐老到京后,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所接待了他,毛泽东专门备了几样家乡菜为老师洗尘:一碗湘笋,一碗青椒,两菜一汤。毛泽东对老师说:“没有好菜吃。”他表示歉意。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席前,徐老对毛泽东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马上谦让道:“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是父’,您更应该坐上席。”几日后,师生话别,毛泽东见徐老穿着仍像当年那样简朴,便随手把自己的一件呢子大衣送给徐老。
老一辈革命家对老师的尊崇,大批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觉得老师是多么神圣的一个称呼,但是这两个字也深深地代表了一种责任。使我对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特别尊重,每年暑期一些老师回家乡避暑,我总要热情招待,尽自己之力为老师做点事情。
教育神圣,教师光荣。在第37个教师节之际,我没有好的礼物送给我的老师,我谨以此文送给我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因为他们是人类最好称呼的人,是最值得我尊敬的人。杨希存,山西省五寨县人。先后在县一中、县教育局、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现任五寨县作协主席。一直与文字打交道, 写了大量的公文,业余时间对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进行整理,形成了一些理性思考。文章发表于《语文报》《山西日报》《忻州日报》《五台山》《星河》等报刊杂志。自编小书《生命是一个过程》。 美文推荐 Cold dew covered with branches《砚城文苑》第279期
编辑|徐茂 微信XU15698667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