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用而不知的伤寒,如何在生活中学好中医?

 小毛头书屋 2021-12-08

伤寒论的价值在于,它是给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进修提高医术的指导手册,只不过这个手册的开启密码有些隐晦。

图片

图片

伤寒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

《伤寒杂病论》的伤寒是广义的伤寒概念,这在《难经》中有确切的描述:「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伤寒「六经统病」严格意义上说是统御所有内科病,是相对于中医外科而言的(内科外科本身就是阴阳关系)。这正好体现了张仲景在序言中提到的「思过半矣」的深意了。

在《金匮要略》中再次提到:「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谶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

这是对六经统病的又一个视角的解释。这三条,前两条就是指的内科病的范畴,而首条讲的是内科疾患中的内生因素,属于经脉脏腑,属内属阴的范畴。第二条是讲的四肢皮肤拥阻产生,属于腠理肌肤络脉,属外属阳的范畴。

「千般谶难,不越三条」这就是汉朝时期的阴阳观天人观对人类所有病的认识。伤寒在这里属阴,是相对于外科虫兽房事金刃所伤属阳而相对的概念,这也是广义伤寒的概念。

而伤寒的狭义概念是指的「伤于寒」,这个伤寒是相对于中风的概念来的。风为阳邪伤人阴气,寒为阴邪伤人阳气。

不管是六经哪一经都有中风和伤寒的区别,三阳经有中风有伤寒,三阴经一样也有,这就是阳中之阴阳,阴中之阴阳的区别。虽说是狭义概念,但是确是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概念。

关于伤寒六经,三阴三阳如何理解?必须要有《易经》的学习是基础,道德经作为指导才算入门,黄老哲学才是中医的智慧源泉。

那些方药啊,伤寒条文都是工具层面上的东西,不信你找个八岁的小孩来,他们是可以通背伤寒论的,蒙童时期的记忆力是很强的,不是一个成年人可以比拟的。

只要是能靠机械记忆通背下来的,拿来就能用的,基本都是工具,哲学领悟可不是靠背诵就能达到的,那需要临床参悟才能获得。必须经过参悟得到的东西,就具有极大的意义。

仲景先师的伤寒大义形而上学的道世界的东西,只能用意会,只能通过悟道的过程来完成,靠老师面面俱到的讲解是不行的。

这就如同一句俗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修行就是指的个人悟道的过程。古往今来中医书籍汗牛充栋,阅读这些书籍可以看作是史上诸位名医大德们,无时不刻的在我们耳边教导我们,苦口婆心的教给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医。

张仲景的伟大不在于他的医术和名气,他甚至在正史里面都找不到。张仲景的伟大在于他的现实主义的人文精神,是「伤寒大义」的精神。

这本《伤寒杂病论》满篇皆是什么?读过伤寒论的人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读不懂,或者说读不下去,很多人都没有耐心读完一遍伤寒论就睡着了。可是为何读不懂?明明行文都是很常见的文字啊。没有拗涩难懂的文字啊,怎么会读不懂?

试想一下伤寒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经典在它很真实,经典在它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的再现。只有现实有着丰富的从医经历的医生,而且是致力于实际运用伤寒经方的医生,才能从简单而繁琐的条文中体会到共鸣。

这种共鸣在每一次经方验证效之后,就会产生对仲景先师的无尽崇敬,越多的实践成功之后越能累积这种心情。这种发自内心崇敬累积在一起就会不约而同的,演化成认可张仲景是中医界的亚圣。

那种满肚子话要说的冲动,和怎么说也说不清楚的纠结混杂在一起的遗憾……伤寒论的很大的价值在于它是给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进修提高医术的指导手册,只不过这个手册的开启密码有些隐晦。

图片

伤寒大义

越是经历实践多的医生看伤寒论越带劲,越能参透这「伤寒大义」。这个大义需要靠拍大腿叫好得来,而不是靠纸上谈兵得来。

「伤寒大义」这个是自己发明的名词,大家是否就会联想到还有一个大义?那就是「春秋大义」。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夜夜捧读的《春秋》到底里面有什么内容?读《春秋》这本书为何能够使人久读不厌而屡屡拍案。到底是靠什么魅力来吸引我们这位「中华武神」的?春秋大义和伤寒大义在哪里有共同的价值观?

其实孔子著的《春秋》与其说是孔子著作,其实按照个人的看法,不过就是忠实的记述了孔子生存的春秋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史实而已,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春秋时代鲁国政坛沉浮流水账。孔子述而不作就是指的这本《春秋》流水账,流水账没有议论没有评断真的算不上是一本「著作」。

除此之外孔子还删定了六经。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那就是因为他坚持了这种述而不作、删而不论的伟大思想,功过自有后来人评说的史学家精神。至于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阅读的《春秋左传》是后来左丘明为《春秋》做的传记。

其实我们仔细看伤寒论也类似于《春秋》,也是一本流水账,字面意义是次要的。字面背后的隐蔽的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就是仲景先师要给我们传达的「伤寒大义」。

在平凡中见神奇,这是诸多经典著作的统一标签,就连道家庄周也往往是讲故事、打比方、说寓言、来达到陈述个人价值观的目的。

汉朝史官司马迁写《史记》在序言的《太史公自序》里面也是特意提到:「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等待后世圣人君子和他产生共鸣,根本就没有打算让所有后人都能理解他的史学价值观。没有真正能体悟他的「史记大义」的人出现,他宁可把他的书藏之名山。这真正体现了道家哲学思维,这样的悟道之人绝少对事物妄下断语。

图片

百姓日用而不知

在平凡中见神奇的伤寒大义上文提到伤寒论用药遣方的特点是,在平凡中见神奇,这种观念也是道家价值观。

先给大家举一个很常见的现实生活例子。易传曰:「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我们的很多习惯行为,生活方式都透漏着5000年文化的积淀!

只有我们中国人喜欢吃炒菜,而且是逢菜就炒,什么都要尝试着去炒着吃。人类发现火,然后把食物加热食用是人类能进化到现在的基础之一。

肉类尚且好说,连蔬菜水果都要炒着吃,这在西方社会今天看来也挺各色的,对着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各色。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尽量减少脾胃的负担,看起来我们的老祖宗各个都是好「医生」。

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历史,本来中国人就只有中医学,没有中医西医之分,今天的中西医之争那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我们也不必过于追究。

然而该引起我们中医人注意的,是我们炒菜必用的各种佐料,更加透露出玄机,花椒、麻椒、胡椒、大料、茴香、五香粉十三香、桂皮(就是肉桂,肉桂是桂树的皮,那么桂枝显然就是桂树的枝子了,那么号称千古一方的桂枝汤的君药就是桂枝,而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对桂皮和桂枝的使用简直就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了),还有爆锅用的葱、姜、蒜以及配料里的料酒、醋、酱油等等,几乎都是中药材。

大家看看中国人炒菜的时候像什么?难道就是仅仅是在炒菜吗?是不是中国人各个都是医生啊?这就是笔者开始时引用的易传曰:「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连仲景先师都要敬仰的先贤伊尹,那就是我们中医的上古代表人物啊。

他不仅是一个上医能治国的商汤宰相,还是一个中医药食同源的厨子(当然他做厨子是为了借此接近天子)。中国人都是在平凡中见神奇的创造者啊!

以上只是举了个例子,其实我们除了发现上述调料配料都是药食同用的特点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老百姓可以看不出来,我们作为中医的不能不知道,那就是上述的各种材料除了液体的醋、酱油、料酒之外其他的材料都是辛味的、香味的中药。

经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厚为阳,味淡为阴,......香入脾,香醒脾......。」这一切说明了我们的老祖宗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指导下,把有助于补充人体阳气的自然材料搜罗来,优胜劣汰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这是多么的有意义!

我们为什么喜欢吃辛辣的、香甜的食物?这说明了什么?人活一口气,就是阳气。阳气时时消耗,就要注意时时休养生息。当修养生息不能补充足够的阳气就要从饮食上面尽量补充。当饮食上也无法补充进去的话,就要依靠药来扶助。

当药也没法补充进去,那就是虚不受补了,就要从人们心理嗜欲上求索了,那时候就算是昂贵的药材你也无法接受了,只能从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不良嗜好上找原因了。

经曰:「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我们的老祖宗很谙熟这个道理。别小瞧了那葱花姜丝,那每餐几克的用量透漏着中医的医理。在中药药食同用的药材中,我们几乎就找不到一味苦寒的食材,为什么?

因为苦寒败胃,败的是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那还了得!人生下来就只有依靠我们的脾胃了,人的脾胃阴阳气机运转正常就是长生的基础,脾胃化源的好坏差别就是这个人精力能力的差别。不是有个典故叫:「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问问的就是能力。老祖宗的智慧在这个典故中可见一斑。

中医其实有那么神秘吗?中医就是很平凡的神奇,因为很可贵的中医哲学思想中国人天天都在用。那就是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屡用不爽的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意义,你生活在中国这片伟大的土地上,自然而然的就会传承着,甚至不容你拒绝。

还是那句话:「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我们难道还不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吗?

我们再看伤寒用药和用方的简易,大枣、生姜、干姜、芍药、枳实,桔皮、麻黄、杏仁、百合、葱白、猪苦胆、桂枝、茯苓、甘草、黄连、大黄、附子(在四川附子没有那么吓人,地位就和土豆地瓜有点类似)等等,这些很常见很简单的药材,在伤寒那113方组合中却见到的很多。

这就是后世中医对伤寒论的很大质疑,这么简单的方药的使用能达到御百病的神奇吗?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些简单易得的药材都是很具代表性的药材

热不过干姜附子,寒不过黄连大黄。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道家儒家哲学的体现。这才是很具有生命力的哲学。

而且伤寒经方很主要的特点是药少力专,非要动则几十种味药的使用才是真功夫吗?、只要是聪明人都会看得懂,真正的高手就是运用精准的辨证,简单而直中要害的遣方用药,达到神奇的效,这才是符合伤寒大义下指导下的神奇。越平凡的越能创造不凡的奇迹,这就是道家辨证法。

图片

什么是体系?

体系是临床的思路模式,既包括形而上的「中道」体系,也包括接地气的「舌脉症」诊断方式。一个好的中医大夫,首先看他有没有「中道」思想,然后看他是否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以及通过「舌脉症」的诊断方式,去把「中道」思想落地。

这才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经常有学生问及什么是「中道」,中医哲学,是从万物抽象出来规律,去寻找和表达「中道」。「中道」这个词太过抽象,儒释道三家几千年来都在不断试图表述什么是「中道」。

但其实《黄帝内经》里讲过,从一到九这九个数字,被称作「至数」(至数指终极的意思),高度概括了「天地人」的三者关系,也蕴藏了对「中道」的终极解释。本质上,这九个数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在九个数字里,「六」代表的是「律」,「五」代表的就是「中道」。

再具体点讲, 中医讲的阴阳,是表达一种客观状态,阴是「不及」,阳是「太过」, 阴阳其实就是「六律」。

「六律」是客观规律,比如在人体,有生理的规律,有病理的规律;在自然界,有太过的规律,有不及的规律。但是这些客观规律是怎么流动起来,形成这个世界变化,形成我们人体的健康与否的状态呢?是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去实现这个流动,去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这个阴阳平衡的状态,就是「中道」。

日本的经方家不用「五行生克」的方法论去指导临床,仅仅是从「方证相应」里不断总结症状,以及通过腹诊佐证(腹部按压诊断),医生的思路,很容易走偏。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 既包括治寒,也包括治热。如果医生脑子里不能抽象出来一个中道,就没有办法做出判断。

厚朴麻黄汤、泽漆汤、栀子豉汤、白虎汤、百合地黄汤、小柴胡汤,等等,其实都可以治温病。怎么去使用这些方子,大夫的思路应该是看生病的人,而不是病的症状。

中医本质上要关注的是病人怎么才能回到阴阳平衡的「中道」状态,而不是怎么消灭症状。人活着要「合道」,去追求阴阳平衡的状态。《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的意思就是,正气在「中道」里。这就是「中道」思想对临床思路的指导作用。

图片怎么理解五行生克的方法论?

「中道」要从「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中求解到。想运用「五行生克」,首先要了解每个人的个人体质。《黄帝内经》里有阴阳二十五型人,这其实是对人们不同体质的表述。

面对不同体质,中医怎么去运用「五行生克」治呢?比如针灸里「五腧穴」的配伍原理,就是一个典型的对生克关系的判断,从而求得平衡状态。

图片

五腧穴,指人体的穴位,是可以按照「木火土金水」来归类的。比如说,「木生火」「这个五行关系 ,如果火不足,中医针灸大夫会选用木穴来补火」,所谓的「虚则补其母」。

如果火太过,中医针灸大夫会选用土穴去泻火,所谓的「实则泻其子」。具体放到人体体质来说,比如肝木太过的体质, 遇到陌生而黑暗的环境,这个人可能心中比较容易恐惧和疑惑,易做恶梦。

这样的体质,要用五行中属「火」的穴位来平衡,比如选择脚上的「行间穴」。火一进来,对太过的肝木,就可以有个疏泄的出口,与此同时,被肝木克的脾土,就能「虚则补其母」,得到补益。

经典的《金匮要略》和《辅行决》,也都生动地运用了五行生克的思想。《金匮要略》里说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就是木克土。「见肺之病,知肺传肝」,这是指金气之邪克传肝木。

《金匮要略》「咳嗽篇」部分,张仲景用了那么多次麻黄,怎么去看待他选取这味药呢?麻黄是青龙汤的主药,是肝木的象,张仲景一定考虑到肝阳内郁化火是咳嗽的一个致病因素。同样的,《金匮要略-水饮篇》中,可以看到很多见心之病,知心传肺的运用。这是对火邪克传肺金原理的运用。

这个火克金的原理,在《金匮要略-胸痹篇》中,能看到张仲景就用了很多清肺化痰浊的药,因为胸痹同时包括了心和肺,包括了这个生克关系。

再举例来说,《金匮要略-妇人病篇》里,你会发现张仲景的思路上,用了很多疏肝的药去处理妇人月经的问题。妇人排卵期是春生的木之象,而妇人的月经期相当于秋收的金之象。

见金之病,知肺传肝,所以首当疏肝。所以治月经病,首要考虑疏肝。这就是用五行生克的思路去分析和判断。

图片

怎么才能找到正确的病机?

中医有句话叫「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 但表现出某些「实」的临床假象)。如果只是根据症状做判断,药可能就会开错。

伤寒论里不是没有方证相应,比如小柴胡汤证中,往来寒热本来就是虚实夹杂的表现,这个症状本身可以说明病因的问题,所以「但见一证」,就可以运用小柴胡的方子。但绝大多数情况,一定要「舌脉症」三者并用。

在中医诊断里,舌、脉是提供情报的间谍。如果只看症,医生的判断就容易走偏。没有舌,无法看病的寒热,以至于无法判断津液情况,也无法明确问题出在卫气营血的哪一层。而脉的搏动变化是气机的变化,没有脉,无法断病的深浅。

当年廉颇和秦将白起打仗的时候,廉颇守城三年双方还是胶着状态, 赵王精神上扛不住了。这时候秦兵的间谍开始散布谣言,说廉颇这么烂, 秦兵就怕赵王把廉颇换成赵括。谣言传到赵王耳朵里,正合了赵王的心思,果然把廉颇换成赵括。赵括这个人天性骄傲,犯了轻敌的错误 ,一上阵40万赵兵被屠,赵国亡国。

战场上日费千金,难定胜负。这个时候,如果有间谍,给出真实的情报,攻守胜负就更容易看得清楚。在中医里,舌、脉就是提供情报的间谍。

这就是舌、脉、症三者合参的重要意义。基本上,我的诊断思路就是这样,中道、五行生克、舌脉症、一个都不能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