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只有5%的父母有界限感

 女神书馆 2021-12-08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龙应台



父母深度干预子女的婚姻生活,已经成为年轻夫妻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障碍之一。

蔡康永曾说:

每个为人父母,主观意愿都不会想要拆散自己子女的家庭。

他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更好,但是,事实上,他们无意识地,过度卷入了子女的家庭,让家里鸡飞狗跳,问题叠出,百口莫辩。

我的一位读者,她和老公的婚姻生活中,除了公婆,几乎没有其他矛盾。

说起来,他们还算好的。因为,她与老公本来一直定居在国外,一年前才回国。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回国定居,公公婆婆都不与他们同住。

公婆是老师,一直住在老家,只有在暑假的时候,才会过来与他们同住一个月。

但是,即便是这样,公公婆婆像两个无形的人,一直都在她家,横在她和她老公之间,试图深度参与他们的生活。

比如:生二胎。

两年前,她与老公决定要二胎,公婆坚决不同意,执意要等他们退休之后,夫妻俩才可以要二胎。

再比如,每每与公婆同住期间,他们都会因为琐事大吵。

公婆会批评她育儿的理念。


两岁多的大儿子,粘着妈妈,公婆见了,就说她把儿子娇惯坏了;

7个月大的小女儿哭闹,公婆会觉得孩子从小就没有家教;

批评批评着,就会将对孩子的批评,升级到对她的不满:

“你是怎么做妈妈的,你什么都不干,怎么配拥有现在的生活,你不配我儿子,要不是当初你勾引我儿子,你们怎么会有孩子……”

最后,直接就变成了人身攻击。




这还不算。

当所有尖酸刻薄的语言,都在她身上用尽之后,老人转而开始攻击她的父母,主要意思就是:

你父母怎么搞的,怎么能教出这样的女儿。

间接攻击她的父母还不算,还会打电话给她的父母,直接攻击。

如果她在这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决定中止这场对话,起身走人,那么她就会在七大姑八大姨中得到以下评价:

“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可以没有素质;人可以没有文化,但不可以没有教养......”

这样出口成章的奚落。


在这过程中,最左右为难的,是她老公。

从小在父母的控制中长大,现在却要借助上帝视角,来调节父母与自己小家庭之间的各种矛盾,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所有矛盾,最后都转化成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矛盾。

自己无法化解,又不甘于年纪轻轻,后半生就在这种低质量的婚姻家庭生活中度过。

所以,他们来到了咨询室。




不幸的是,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很可能,占了绝大多数。

马东曾经说:

全中国,只有5%的知识女性,能够有适当的边界感。

缺乏边界感的父母,都犯了一个错误:

他们因为严重缺乏边界感,而误把子女的婚姻和家庭,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来处理。

他们觉得,自己完全有责任、有义务来插手别人的家事。并且觉得,别人做的,比自己差远了。


缺乏边界感,强行插手子女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结果,当然是会把子女的生活,搅的鸡飞狗跳。

这只是缺乏边界感带来的最浅层次的后果,虽然,这已经让子女们不胜其扰。

缺乏边界感,还会带来更多的影响: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一般会强行付出,并要求对方必须感恩戴德地强行接受,否则,就是大不孝。

这就是“迎合者”的游戏了。




我的另一位读者,是一位边界感很强的人,但她的妈妈,是一位典型的迎合者。

她说,她是一定不会让自己的爸妈,住到自己和老公的家里来的。

但是,她妈妈,一直希望能住到她家来,看她迟迟不提这件事,就经常暗示她,“什么时候接我去住?”

她之所以不想接父母来同住,是因为,她的父母,就是掌控欲非常强的人,哪怕“隔空”,都会给她很多“婚姻建议”

并且,不管她认不认同,强行传授自己积累的“夫妻相处之道”。


比如:你一定要出去工作,这样,他就会一直爱你;

你一定要每天做早饭给他;

你一定要学会哪些驭夫之术……

读者感觉,自己的父母,哪怕没有进家门,好像也有一只眼睛趴在窗户上偷看着她。

她明确拒绝过亲妈的干预,然后跟妈妈说:

我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你也应该有你自己的生活。

我的任务,是先照顾好我自己,其次是我老公,最后是老人和孩子,我心理有数,你不用操心。

结果妈妈没听懂,很委屈地说:哎,你不操心,我还能不替你操心吗?

这就是典型的迎合者。




迎合者认为:这么为你考虑,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必须接受我。

如果你不接受,我岂不是很委屈。

如果接受者因为种种顾虑,最后做出让步,接受了这种“付出”,那么他不但不会有感动,还会变得非常愤怒。

如果接受者拒绝迎合者的付出,那么他就会非常内疚。

“内疚”,是心理学上,一种非常难以处理的状态。

所以,迎合者的做法,会让接受者非常痛苦。

而不幸的是,每一个缺乏界限的原生家庭,与小家庭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几乎都在上演这样的戏码。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对父母莫名其妙地愤怒、不耐烦,但是,一旦这个情绪出来,你又会觉得非常自责。

因为,一个声音在告诉你:父母为你付出这么多,都是为你好。

但你的感觉在告诉你,我讨厌这样的模式。

这是一个你很难察觉和处理的矛盾。




想要彻底解决这样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树立好边界意识,并且,不要求父母一定理解。

这是我的生活,我的家庭,在你父母的身份之外,你不可以决策我的生活。

这并不是让你一定要与父母进行多么激烈的争吵,相反,你完全没有必要去争吵,因为争吵意味着你想说服他们,想让他们认可你的想法。

但是,这是很困难的。


你一定要做到树立边界意识,即,通过在一些实际生活事件上,努力让事情的结果,符合你们自己的想法,而非父母的意愿。

这是最有力的,树立边界感的方法。

因为,当他们发现,他们的指手画脚,并不能影响你的生活时,他们就会自动减少对你生活的干预。



 闲话时刻 

哈喽女神们,中午好。
还记得那个唱酸酸甜甜的女孩,
张含韵吗?
最近,以前的超女一个个都结婚了,

只有张含韵,
还在努力奔跑中。
她说,我本来就不是乖乖女。
为这样的女孩点赞。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