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平吴,声威大震,...

 摄影姥 2021-12-08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平吴,声威大震,举国欢庆。庆功宴上,勾践想拜范蠡为上将军,范蠡却趁机提出了“辞职”;几天后,范蠡带着家人深夜出逃,临走前留下了一封“密信”,内容令人背脊发凉,彻底暴露了范蠡出逃的真相.......


公元前511年,范蠡邀请好友文种前往越国,和他一起辅佐越王勾践。

不料,公元前494年,在吴越“夫椒会战”时,越军惨败。这时,范蠡冷静献策:“为今之计,只有放下姿态,暂且忍受屈辱,去侍奉吴王,等待他日东山再起。”

勾践无奈同意,派文种前往吴军大营请求议和。文种“膝行顿首”爬到吴王面前说:“亡国之臣勾践情愿做君王的贱臣,妻子可以做您的贱妾........”

这就有了,勾践的“卧薪藏胆”,勾践带着媳妇和三百官吏做了三年人质。而范蠡,就亲自跟随勾践来到吴国,整整三年,陪着勾践忍辱负重。

这样的患难之交真是很感人的。而,勾践能取得今日之成就,身边的范蠡和文种功不可没。在勾践意图称霸时,范蠡和文种协助其调兵遣将,排兵布阵,以威胁中原各国向越臣服的功臣。

所以,勾践在成就霸业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论功行赏,想要拜范蠡为上将军。然而,范蠡却在此时提出了辞官,他说道:“大王,为人臣者,当君王遭受耻辱时,就应死去。当年,您被困于会稽山,我理应领罪而死,如今大事已济,我请求自行流放吧。”

勾践又怎么会放过范蠡这样的人才,自然是不允的。

无奈之下,范蠡只能深夜'乘舟浮海以行',带着家人飘飘然离越至齐;且为了不被勾践找回去,他还更名为'鸱夷子皮',换上了农人的身份。

与此同时,他还偷偷给好友文种留下了一封密信,信中写道:“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

短短98个字就道出了自己出头的真相,一句“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己尽,良犬就烹”直击要害,借此劝说好友文种也离开勾践,免得遭遇杀身之祸。

然而,文种看完信,却是犹豫不决,只是称病在家不去上朝,可是依然没有放弃名利,离开勾践。

不久,勾践就听信小人谗言,以为文种有谋反之心,于是赐了一把叫“属缕”的剑给他说:“先生教给寡人七种灭吴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还剩下四种没有用,就请先生带给先王吧。”

临死前,文种突然豁然开朗,仰天长叹:“吾悔不随范蠡之谋!”后举剑自尽!

最讽刺的是,这把“属缕”正是当年伍子胥自尽的剑,吴越两大功臣的下场竟然一模一样!

而,范蠡却从此弃政从商,成了一代“商圣”。据说他是“三度富甲天下,财富过千金”,在国家危难,民众流离失所之时,他能够三次散尽家财,救济苍生,其悯天怜人的大爱情怀,受到万世敬仰。

文种身死,范蠡存活,这里面的智慧,不是一般人能看透!

读罢,不得不佩服范蠡的机智。这样的智慧,不读《智囊》又怎么能领会呢?

“祸兮福所依”祸福相生相随,范蠡深谙此道,最善于在福的顶端看到祸所伏,果断离开。

人们惊叹范蠡的高明,他几次放弃高官厚禄,悄然离开政治舞台,三迁居住地,其实是一种自我保全之计。因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都是兔死狗烹,没有几人是例外。还不如,不问政事,转身商业,散财于天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就是范蠡的大智大慧。

有个成语叫“博古通今”,先要“博古”,才能“通今。在当今社会,从事工作也是一个道理。领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誓死追随,如果不看清这一点,下场也会不尽然相同。

其实读历史远比读小说有趣,可以说一部《智囊全集》写透了人生百态,写尽了帝王将相,权术谋略。

《智囊》是冯梦龙力作。这部书记录了从先秦到明朝一千多个谋略智慧故事,个个哲理通彻,计谋深远。

几百年来,无论显贵还是商贾,无不将《智囊》奉为必读经典,人称“小资治通鉴”。看过此书的人说,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趋吉避凶。

清代康熙和乾隆,将《智囊》作为治国御下案头锦囊。曾国藩也对《智囊》爱不释手,一边打仗一边研读。大才子纪晓岚,更将《智囊》倒背如流。

《智囊》包括10个大部、28卷,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必然涉及为人处世,竞争博弈,沟通劝谏,自保防身,这些你都能从此书中找到灵感和方法。

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都要读读《智囊》!

市面上《智囊》版本很多,我看的这套就很好。有原文和翻译,只要识字就看得懂。而且有冯梦龙的精彩点评,通俗易懂,看后恍然大悟。看故事,学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