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12~18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长沙7喜 2021-12-08

图片

12岁~18岁是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青春期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非常特殊的一个阶段。

我们经常听说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别叛逆,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普遍比较难教,他们在很多时候会与父母进行对抗,父母会觉得孩子经常会不听话,不懂事,往往是在孩子成长和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非常迅速,从2~3年内完成身体的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从而达到成熟的水平,但是心理发展非常的缓慢,心理水平还是处于幼稚向成熟发展过渡的阶段。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处于一个非平衡的状态,所以会引起种种的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在这个阶段,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议自我的统一性,这个阶段的危机就是角色的混乱。

图片

那什么是自我统一性呢?

自我统一性就是: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该占有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处于青春期,你可以问他他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去往哪里?你可以了解下自己的孩子会怎么回答。

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所以父母曾经对孩子说长大以后要当医生或者律师之类的话,在这个阶段,青春期孩子会行为自主意识,他想做什么会有了自己的规划。

所以当孩子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和父母的希望不一致的时候,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同时叛逆也就出现了,而父母也会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听话,那么角色的混乱就开始出现了。

图片

角色的混乱是指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职责和承担的角色不清晰。

青春期的孩子从身体外形上的变化会使他们产生成人的感觉,所以他们希望在心理上也尽快进入成人的世界,希望能尽快摆脱童年的一切,能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种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就在这种种新的追求中,他们会感到困惑。

图片

那么这个困惑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01

首先,青春期的孩子存在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很想像一个成人一样或像父母一样,所以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意顺从,不愿听从父母或者大人们的意见,在生活中的穿着打扮和对人对事的看法,他们常常处于一种和大人相抵触的一种情绪状态中,他们想通过反抗来向外界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人格。

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对长辈父母又存在依赖性。

他们的经验不够丰富,在面对复杂的环境时又很难以应对,而且在经济上还得依赖父母,所以这种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会常常表现出来。

图片
图片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常常感到很反感:你可不可以不要管我那么多!不要总是这么啰嗦!不要进我的房间!不要翻我的东西!这就是他们对父母的反感,他们自主意识已经形成,不希望父母横加干涉。

图片

还有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空间,他希望自己独立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是当他们遇到问题又不能独立解决的时候,就希望父母或者大人能够帮助他们,从而感觉到关心和支持,而且还会怀念儿时被照顾的那种感觉,会觉得有父母在才会有安全感,所以这是一种冲突。

02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

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他的情感、思想,个人的秘密都不愿意向他人吐露,对任何人都心存戒备。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不能正确对待,这个孩子就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会让爸爸妈妈、老师或者熟悉的人产生距离感,他们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这个孩子就会很苦闷很自卑,也会给青春期孩子的人际交往带来一定的困难。

他们会时常感到迷茫,想要和人倾诉,但是又害怕被人看穿,所以导致内心当中这种矛盾和冲突。还由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的突然性、多样性和特殊性,不仅让青春期孩子自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也会让父母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图片

图片

那父母该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呢?

1

第一,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和认同。

在青春期的时候,想法比较多,所以爸爸妈妈在和孩子沟通时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毕竟现在和以前的生活环境是不一样,所以自然想法也会不一样,所以父母越是说教反驳孩子,孩子就越和你唱反调。

曾经在咨询室里有个青春期的孩子,他和我说:“我和我妈说心里话或者想法的时候,她总是用她的想法来反驳我,所以慢慢地我觉得以后有什么事都不想和她说了。因为她不能理解我,所以有代沟。

所以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想法或者决定,我们不要先去否决他们,而是先要听听他们的意见,因为现在的孩子很早熟,说不定他们会有自己的方法去解决。

图片

对于孩子提出的不恰当的要求,父母可以说:”你的想法很不错,很有意思,不过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能告诉我你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你能告诉爸爸妈妈,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你呢?“

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来澄清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拒绝他,他反而会表更坚决地坚持。



曾经有一个妈妈说有一天她10岁的女儿回来说班级里有一个男生喜欢她,妈妈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回来说有人喜欢她,难道这不是早恋吗?后来月波老师和这位妈妈说先别着急,听听孩子怎么说的。

于是妈妈就对女孩说:“宝贝女儿,这么早就有男孩喜欢你,那你为什么没和他在一起呢?”其实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万一真在一起怎么办?

可是没想到女儿这么说:”哼,我才不和他在一起呢,我现在要好好读书,有等我考到大学以后,我再和他结婚。“

一个小学生或者青春期的孩子,她说长大后嫁给他,你看等到她长大后,还不知道嫁给谁呢?

所以父母不要那么着急,你越是不让孩子和男同学接触:“怎么可以这么小的年龄就早恋呢?你千万不要喜欢上他!”

越是这么干,孩子就越会叛逆,所以我们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

2

第二,在青春期,孩子的认知发展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和发展,他具备自己独立分析和评判事务的能力。

爸爸妈妈已经不需要对孩子活动经过和结果做好与不好的指引,平时父母要少说教,少用”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而尽可能使孩子多说,父母耐心地倾听。

对青春期孩子来说,随时有人愿意倾听自己,关心自己,这是在心理上最大的支持,孩子可以把他心理的烦恼、想法都表达出来,并且知道爸爸妈妈是不会嘲笑我的,这更是对问题的一种进化。

图片

一天你的孩子他把心里所有的想法、烦恼,把所有他的情绪都装在心里不告诉你,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因为孩子不告诉父母,他会告诉谁呢?

他可能会告诉异性,于是孩子就早恋了;

或者开始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网络成瘾,因为那些想法他都装在心里。

很多孩子网络成瘾,并不是真的因为他喜欢游戏,而是他无处宣泄自己的情感,而转移到游戏的喜欢上。

所以在生活上,父母需要做的是:及时敏锐地观察孩子的情绪,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或者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一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接着你只需要耐心倾听,切记不要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指责他。

比如孩子说他不喜欢数学老师时,父母千万不能这么说:“你怎么能这样?年纪轻轻的,怎么能讨厌自己的老师呢?老师是为了你好,知道吗?”

如果你这样说,孩子还愿意和你倾述吗?肯定不会了!

你应该换一种角度问“哦?你怎么会讨厌数学老呢?“

接着孩子就会告诉你很多他讨厌数学老师的原因,接着可以从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找到他内心的状态从而能正确地指引,而不是去否定他。

图片

图片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试图将自己的多方面-智力、社会、性别、道德等整合起来,达到一个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即获得自我同一性。

拥有同一性的人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做事目的、对预期中可获得的认同有自信心,有获得收获、成功、胜利的幸福感;而缺乏同一性的人总会处于犹豫、迷茫、彷徨之中,他们生活会缺乏目标与方向,他们无法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缺乏责任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对自己缺乏正确认知,对人生远大理想。

所以请用我们的耐心、理解和爱去陪伴和指引青春期的孩子。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