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矿权 | 新疆乌恰县铁依希山铁矿

 9tx22v工人 2021-12-09
文章图片1

一、交通、位置、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位于乌恰县以西的乌鲁克恰提NE28㎞,行政区划隶属乌恰县管辖。地理坐标:东经74°27′00″-74°32′00″;北纬40°02′30″-40°05′30″。

本区块探矿权证号6500000711274,勘查面积14.04平方公里。

乌恰县大红山铁矿与本矿相邻。开采的赤铁矿品位在50%以上,直接送往和静、八钢等钢厂,不用选矿。这几年没有受到行情影响,一直在生产,效益非常好。

文章图片2

本区块距乌恰县300°方位175千米处(直距),公路运距约123千米,其中有90千米的柏油路,23千米的简易路面,其余20千米为山路,可以进入区块附近,交通情况尚可。

工作区位于乌恰断裂以北的南天山山地,为中高山剥蚀区,山势陡峻,地形切割较为强烈,海拔多在3000m以上,相对高差500-700m。与乌恰县大红山铁矿相邻。

山区居民稀少,主要民族有柯尔克孜族以牧业为主。区内用工和物资供应来自乌恰县或喀什市。

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本区块处于西南天山西段的苏鲁克提Hg—Sb—Au—Cu—Fe成矿带中。区内出露一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由砾岩、含砾泥岩夹砂岩、碳质泥岩、灰岩、石英岩所组成。区内出现北东向两条断裂,相距约5千米,作平行排列,靠西部一条为压性断裂,东部一条则性质不明。由一区调大队提供的金银砷锑汞异常分布图(K—43—XXXII、XXXIII、XXXIV、J—43—Ⅱ、Ⅲ、Ⅳ),在预测区显示出金锑组合异常区,金异常具有明显分带性,外带2.5—5(ppb),中带5—10(ppb),内带﹥10ppb,其中区内存在的Au—4异常为我们寻找金矿提供了重要信息,需要在普查中予以查证。本区块南部存在一条北东向压性断裂,是否具有韧性剪切性质,有待查证。该断裂长15千米以上,发现有硅化、黄铁矿化等现象叠加,整个区块内蚀变构造角砾岩有多处分布,金成矿地质背景良好,尤应注意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本区具备热液型铁矿成矿的有利条件,处于已知小红山铁矿找矿靶区的北端,区内南部同一层位已有4处磁铁、镜铁矿床及铜矿床产出(图2),加之区内铁矿脉及多金属矿化出现较普遍,故可确认本区是寻找金、铁、铜多金属矿产的有力靶区。

三、已知成矿信息

本区块经组织野外踏勘调查,区内新发现矿化点、含矿蚀变带、含矿破碎带六处,其中四处为热液交代型铁矿(化)点,部分铁矿点已达工业品位;一处为含褐铁矿、孔雀石化石英脉破碎带;一处褐铁矿化、硅化、黄钾铁钒蚀变带,现简介如下:

(一)磁铁矿点(1#矿点)

该矿点位于沟底,坐标为74°26′57.6″ 40°03′19.1″ 高程3145m,沟东西两侧为层间硅化角砾岩带,岩石坚硬,岩石新鲜面呈灰白色,风化表面呈黄褐色,有比较强的硅化,硅化主要呈均质,破碎岩石中的石英脉角砾有被铁质交代作用。在矿点部位及周围石英脉发育,石英脉呈灰白色,岩石表面有弱褐铁矿化。西侧硅化破碎带产状225°/∠82°,带宽3-4米,顶底板岩石为灰绿色片岩;东侧硅化破碎带(下图)产状140°/∠45°,带宽20-30米,底板岩石为碳质片岩,宽0.5-1米,呈舒缓坡状,顶板岩石灰质板岩。

文章图片3

东西两侧硅化破碎带在沟底处交汇并分别向两侧山梁延伸,磁铁矿露头就位于东侧破碎带沟底的位置,比较隐蔽,露头宽度3.5米,磁铁矿呈黑色,多呈致密块状集合体,取样编号176H001。取样分析结果:铁含量32.21%。

文章图片4

该矿点位于两条层间硅化破碎带的交汇处,对成矿有利,但由于河滩石的覆盖,出露的露头只有3.5米。目测矿体长度不小于70米,宽20米,延伸方向113度,该点有待进一步详细查证。

(二)镜铁矿点(2#矿点)

该点位于1#矿点北东约400米的北侧半山坡,为一陡壁,矿体位于海拔高度3728米处,其坐标在74°27′12.0″、 40°03′29.2″以西100米。由于矿体位于陡壁之上,在矿体底部观察,铁矿化主要赋于灰岩和闪长岩脉出露范围内,在矿石中可以见到细的石英脉、碳酸岩脉,镜铁矿、赤铁矿等胶结了角砾状的大理岩,角砾大小一般0.5-20公分,从周围散落的镜铁矿胶结的大理岩矿石并从地貌特征判断,该镜铁矿点受北东东向断裂构造的控制。该镜铁矿体呈透镜状,目前能测到的长度大约30米,宽度约3-5米。矿石成份简单,主要成份为镜铁矿和赤铁矿,多呈热液脉交代充填在大理岩中。在该处堆积物中作了拣块取样(样号J3/GPS0009),从岩矿鉴定看,碳酸盐多被镜铁矿、赤铁矿交代,没有被交代完全者时被各种含铁矿物包裹。该矿脉沿走向进入陡壁厚后估计长度不下100米。

文章图片5

(三)磁铁矿-镜铁矿点(3#矿体)

该矿点位于2#矿点北东东约180米的半坡上,坐标:东经 74°27′15.3″,北纬40°03′29.4″,H3774米。周围岩石裸露,周围岩石为灰绿色灰质片岩,矿体顶底板明显地受到北东-南西方向断裂的破坏,矿体呈团块状、脉状充填于砂岩中。铁矿石主要成分为磁铁矿和镜铁矿,镜铁矿呈鱼鳞片状,磁铁矿呈团块状致密块状,取样J6/GPS0045。

该矿点顶底板受断裂构造的破坏,破坏后可见出露的长度5米,宽度3米,高度4米。目测矿体长度18米,宽15米,铁矿石呈团块状、脉状充填于片岩中,露头处矿脉长15m,宽5-6m,富矿地段宽约2-3m,铁矿石主要成分为磁铁矿和镜铁矿,镜铁矿呈鳞片状,磁铁矿呈团块状、致密状,目估富矿地段品位在50-60%。由于地形陡峭暂未能追索,以后应继续在延伸方向上进行追索,定会有大的突破。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Ⅳ号铁矿点直角坐标:4434871;13456758,高程3647m。该矿点位于矿区南面辉绿岩体外接触带石英岩破碎带内,破碎带总体产状155°∠25°,长度因第四系覆盖无法追索(地表可见出露长度约3米),矿体产于其中,矿体宽度约60厘米。矿石为致密块状结构,具磁性,取一化学样176H04(见图片)。

文章图片8

Ⅴ号含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石英脉破碎带直角坐标:4438911;13459723,高程3640m。该破碎带位于矿区东面一山坡山,地形坡度较大。破碎带总体产状92°∠75°,长度大于250米,宽度8—10米,其中3—5米的范围内硅化、褐铁矿化均较强烈,见石英脉,石英脉宽窄不一,窄的1—5厘米;宽的大于40厘米。石英脉中多见黄铁矿等金属矿物,个别表面见孔雀石化蚀变,部分石英脉较纯净,为不同期次产物,围岩为灰黑色炭质片岩,产状310°∠70°取一化学样,编号176H05(见图片)。

文章图片9

Ⅵ号褐铁矿化、硅化、黄钾铁钒蚀变带。该点位于Ⅴ号破碎带255°方位250米处。由于地形坡度太大,无法攀越。该蚀变带连续出露长度大于200米,宽度约3米,局部宽度大于5米,总体北倾,倾角约60—70°。带内褐铁矿化、硅化、黄钾铁钒等蚀变均较强烈,岩石表面呈黄褐色,从散落下来的滚石中可以清楚地看见黄铁矿呈星点状或集合体状分布。取一化学样,编号176H06(见图片)。

文章图片10

四、本区块成矿潜力分析

综上所述本区块具备形成铁、金、铜矿产的条件,区块内除已发现四处铁矿露头矿脉,其余地段成矿潜力也较大,区块外围已有多处开采的中大型矿山,有大红山铁矿、小红山铁矿、萨热克铜矿、萨瓦尔亚顿金矿等等,本区块完全具备发现新矿床的有利条件,投入勘查定会有客观的发现。

此外,区块目前已被划入新疆重点突破的项目区,即位于西南天山乌拉根Cu-Au-Fe-Pb-Zn重点勘查区范围内。处在有利的金成矿地质背景中,区块西部临区已找到超大型的萨瓦尔亚顿金锑矿床1处;前人1:20万地化扫面成果显示,本区为Au、Ag、As、Sb、Hg、Cn、Pb、Zn等元素的高背景区,呈现明显的聚集作用。区内已圈出以上述元素为主套合性好的As-43、As-44号综合异常,其中Au-17单金元素异常浓度较高,具三级浓度分带(图3),经实地查证,与构造角砾岩蚀变带相吻合,值得投入工程验证。区内褐铁矿化蚀变破碎带发育,与区块南部外缘处于相同地质背景的已知五瓦含金黄铁矿十分类似:该矿床同样产于石炭系的碎屑岩夹碳酸岩盐中,赋矿岩石中石英脉较为发育,矿化受断裂影响较大,矿化常赋于次级破碎裂隙带及石英脉中,黄铁矿化多呈星点状、细脉状、透镜状、网脉状、团块状、浸染状,长数十米至150米,宽20-70米,地表见铁帽产物,有褐铁矿、黄钾铁钒及残余黄铁矿。该矿以黄铁矿和自然硫为主,并含有金,地表风化带铁帽内的含金量稍低,为0.08-0.16g/t,Ag为4g/t,而风化带以下的金含量可达1.52-11.46g/t,金与黄铁矿密切共生,在矿脉中含量不均,细粒黄铁矿聚集体含金31.96g/t,细-中粒黄铁矿金的含量则为14.56g/t。

根据本区的成矿条件和地化显示,区块内有望找到五瓦型金矿的可能。

总之本区块处在最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带内,其成矿类型多,矿化显示好,找矿空间大,周围已有多处成型的矿床产出,本区块是易出成果的找矿靶区,值得投入勘探开发。

文章图片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