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在路上——记我的美国工作生活经历

 基小律 2021-12-09

基小律说:

作者为中国、美国纽约州、美国佐治亚州执业律师,主要从事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以及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现为基小律团队跨境投资部律师。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和学士。在美六年多的时间里,作者经历了求学、考bar和工作,并在美国执业五年后再次选择回国。这期间具体发生了什么?

快来和基小律一起看看吧~

朱玮琼 | 作者



1


国内求学及执业经历

一个人如果放弃她已经拥有的,选择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开始,到底有多难?我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回答。

六年前的时候,我的人生虽然算不上完美无缺,但事业上也算顺风顺水,在国内排名靠前的法学院里读最好的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后就在国内资本市场排名靠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有幸和我所在的团队一起成长,并参与了很多私募股权投资有代表性的交易。自己的努力加上老板的器重,我很快成为了团队核心,短短4、5年间,我已经历练成一名做美元基金私募交易非常有经验的律师,团队业绩也逐年翻倍增长。如果我没有选择出国,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有合伙人的头衔、有稳定的高收入,有慢慢积累起来的行业地位和名气。但这一切都在我决定出国后戛然而止。

去美国读法学院一直是我大学以来的梦想,读研究生的时候,学校和若干所美国法学院有LL.M.的交流项目,但从读研究生开始,我就靠着自己在律所和仲裁委的实习工资支付了所有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样我不想让家里承担这笔较为高昂的出国费用,出国的念头又只能成为可望不可及的梦想萦绕于心。在我工作了4年的时候,原本考虑用我这几年工作攒下来的积蓄在上海买一套房。偶尔有一次浏览东方律师网,看到美国埃默里大学和上海律协有一个合作交流项目,去美国读书的想法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几番思考之后,我最终还是决定去美国读书,买房的计划暂时搁置。2014年底的时候,我拿到了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毅然赴美读书。



2


赴美读研及考bar体验

在美国上法学院非常辛苦,每天每个课程的老师都会布置四、五十页的阅读任务,并且要对每一个案例进行法律事实、法律争议和法律要点的分析。每天我都会背着塞满好几本厚重教科书的书包,带上自己前一天晚上准备的午饭,步行15分钟后坐校车去学校。挑灯夜读的时候我就会想,人生总是这样充满未知和戏剧性,谁曾想到在国内读了7年法学院,并且在律所工作了5年的我,会离开我生活了近30年的城市,到地球的另一端,身处在一个完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学习完全不同体系的法律。 

下半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从学校的公告栏里获悉有一位教授在招RA (research assistant),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把我的简历发给这位教授,并且很快收到了教授的回复,教授表示他已经招到了RA,由于预算有限,他没有办法给我提供带薪职位,如果我的确感兴趣的话,不知道否愿意免费做他的助理。我考虑一下后很快就回复说愿意。他便把他正在统稿的著作发我,让我进行审稿并修改。我凭着自己当年在律所对待客户兢兢业业的态度,认认真真帮他改完了第一章节,并发还给他审阅。若干天后,我收到了教授的邮件回复,非常肯定了我的工作,并表示他愿意从有限的预算里专门拨出一部分资金给我提供一个有工作报酬的RA职位。就这样,我在美国拿到了第一份有薪水的在读期间的工作(on-campus job)。

一年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有些同学陆陆续续开始回国,剩下一部分同学则选择继续留下来考纽约bar。来美国读书后考纽约bar原本就在我的计划之列,我自然不敢怠慢,马上就开始了2个月高强度的复习生活。复习备考的时候恰逢中国的农历春节,虽说身处异乡,过年的仪式感依然必不可少,我和室友去华人超市采购了很多过年的食材,忙前忙后的准备了十多个菜,伴随着春晚难忘今宵的歌声,我和室友两个人举杯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热闹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2015年2月底我搭上了去水牛城的飞机,开始了为期2天的纽约bar考试。纽约的冬天路上有很多积雪,风吹过耳边的时候让人觉得寒冷又清醒。经历了连续两天每天6个小时的考试后,我终于还是在考完后第二天病倒了,拖着发烧无力的身体,坐在回程颠簸的飞机上的时候,我唯一的想法就是飞机赶紧落地,赶紧回家躺在我温暖的被窝里。过程是艰难的,所幸结果是令人欣慰的,2个月后,我收到了通过纽约bar的祝贺邮件。谁曾想到我的考bar之路依然未完待续。



3


美国执业经历 

在几番辗转后,我终于获得了一家亚特兰大本地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机会,所从事的领域正是我喜欢的公司法和私募基金业务,但是由于公司法基本来源于州法,我不得不再考一次佐治亚州bar。美国各州中,允许LL.M.毕业生考bar的寥寥无几,好在佐治亚州正在这几个州之列。但是,我当时读LL.M.时所修课程都是按照纽约bar的课程要求完成的,无法全部满足佐治亚州bar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补修课程外,我也可以向佐治亚州律考委员会递交一份豁免学历要求的申请,豁免申请将由委员会在每两个月一次的例会上投票表决决定,但并不保证豁免申请一定会通过。考虑到补修课程所花的时间太久,我决定准备豁免申请。按照豁免申请的内容要求,我认认真真的写了几十页纸的豁免申请书,此外,我还需要准备其他证明文件,包括法学院院长出具的一份证明信(dean’s letter)、纽约律师资格良好证明(good standing certificate)、所有之前就读高等院校的成绩单,交通服务部门出具的无违规证明、到指定地点录取指纹用于背景调查等等,为了证明我在美国的合法居住身份,我甚至飞回国一趟延续我的签证状态。在将一式十份的豁免申请打印装订成册的时候,我俨然把它们当成我过去一个多月里完成的作品,虽然能否通过豁免申请,能否获得考bar的资格,能否通过佐治亚州bar依然前途未卜。后续的故事还算顺遂,我通过了豁免申请,度过了一段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bar的忙碌日子,在考试前夕,我收到了律所老板的短信“We will pray for you. Good luck!”带着这份被祝福的幸运,我顺利通过了佐治亚州bar,拿到了人生第三个律师资格。

在美国的工作忙碌而充实。我跟的老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南方白人,平日里喜欢开着他的大皮卡上下班,办公桌案头上始终放着一本磨到掉皮的圣经,最爱的体育运动是开着游艇去海钓。他在我入职的第一天就跟我说,“Let’s make a lot a lot of money together”。此般毫不掩饰对钱的喜爱倒是与美国清教徒努力赚钱的价值观不谋而合。刚入职不久后,我的一位美国同事就在一次午饭时对我身为一个外国人却能准确理解英文法条表示惊奇,毕竟如此晦涩难懂的法条对即使是母语的非法律人士来说也绝非易事。而我的老板亦在我协助他完成某份合同的起草后,非常激动的在合伙人邮件群里表扬我是继团队里某位律师之后又一位good contract drafter。在通过了佐治亚州bar之后,我收到了所里正式的promotion letter,我将从第二年开始晋升为of counsel。之后便是一段安稳祥和的生活,我在亚特兰大结婚生子、安家置业、结识了很多朋友、积累了执业经验和一定数量的客户。如果没有选择重新回国的话,亚特兰大很可能会是我除了上海以外的第二个故乡。兴许是我骨子里不安于现状的元素作祟,也或许我本身就是born to take the challenges,又一次,我选择回国,再次重新开始。


4


选择就是放弃,自由亦是枷锁

在用键盘敲打下我脑中跳跃的每个文字的时候已是深夜,在美国六年多里发生的很多事情仿佛电影般一幕幕在我脑海里回放。如果人生的方向盘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那每一天每一秒每个人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但选择就是放弃,自由亦是枷锁。再次回国的时候,那个因为我出国而没有购买的房子市场价格已经翻倍。可是,如果把时间调拨到六年前,再给我一次选择机会的话,我依然会选择出国。因为,经历永远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用这六年的经历学会了,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低到尘埃,开出花朵。

基小律法律服务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