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中的“四象”是如何从阴阳角度整体认识的?

 易xue文化 2021-12-09

如何从阴阳角度整体认识易经中的“四象”?

我们就四季而言,以日出位置和昼夜长度论阴阳。春分,日出的位置在正东,昼夜相等,处于由太阴(也就是冬至)向太阳(也就是夏至)转化的阴消阳长过程中的,阴阳平衡状态,我们叫少阳;夏至,日出位置在最北,所以说北至,那么白昼最长,我们叫太阳;秋分,日出位置也在正东,昼夜相等,处于由太阳(也就是夏至)向太阴(也就是冬至)转化的阳消阴长过程中的平衡状态,我们叫少阴;冬至,日出位置在最南,也叫日南至,它的白昼最段,我们叫太阴。裴翁老师2021裴氏风水《星云谱》弟子班现正招生中......新的一期12月即将开始。(传承裴氏风水五大体系)师徒制,课堂讲解+实地考察教学模式。

我们就昼夜而言,以太阳位置和日照强度论阴阳。平旦(也叫卯正)为日出,处于由太阴(也叫子正)向太阳(也叫午正)转化的阴消阳长过程中的阴阳平衡状态,我们叫少阳;正午(也叫午正)太阳在正南,日照最强,我们叫太阳;黄昏(也叫酉正)为日落,处于由太阳(午正)向太阴(子正)转化的阳消阴长过程中的阴阳平衡状态,我们叫少阴;到了子夜(也就是子正)太阳在正北,没有日照,我们叫太阴。学风水

就月相而言,以月亮圆缺论阴阳。上弦见半月,处于由太阴(朔日)向太阳(望日)转化的阴消阳长过程中的阴阳平衡状态,谓之少阳;望日满月,我们叫太阳;下弦见半月,处于由太阳(望日)向太阴(朔日)转化的阳消阴长过程中的阴阳平衡状态,我们叫少阴;朔日不见月,我们叫太阴。

如何从阴阳角度整体认识易经中的“四象”?

就四方而言,阴阳取决于太阳位置。太阳在平旦、正午、黄昏、子夜分别位于东、南、西、北。所以,东方为少阳,南方为老阳,西方为少阴,北方为老阴。
就四宫而言,以春分黄昏时,天地相各为基准。东宫为少阳;南宫为太阳;西宫为少阴;北宫为太阴。

另外,以太阳日躔四方主星定春夏秋冬。日躔西方主星为春,为少阳;日躔南方主星为夏,为太阳;日躔东方主星为秋,为少阴;日躔北方主星为冬,为太阴。

就万物而言,以寒暑和日照论阴阳。以植物初生为春,为少阳;以盛长为夏,为太阳;以结实为秋,为少阴;以枯竭为冬,为太阴。

由此可见,世上万物在阴阳两个要素作用下,由于阴阳的对立斗争和相互转化产生了四种典型状态,这一演化过程就是“两仪生四象”。《系辞》讲“易有四象,所以示也”,四象可以表示万物的基本运行规律。《易经》中的若干重要思想都来自于这一基础的认识。在阴阳两要素的对立斗争中,达到太阴,必然向少阳转化,所以说“冬至一阳生”,达到太阳,必然向少阴转化,所以说“夏至一阴生”。

如何从阴阳角度整体认识易经中的“四象”?

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向相反方向转化,所以“福者,祸之所依;祸者,福之所伏”、“否极泰来”、“亢龙有悔”、“易穷则变”都属于这一深刻的哲理。学风水

鉴于以上种种,四象一词是一个寓自然与哲理,寓历史与文化多层次的、博大精深的普适性概念。正因如此,它才能在“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易经》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成为《易经》符号体系中的基本要素,也成为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基本框架,成为衍生万物的基础。《易经》之所以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不可能缺少四象的概念。今天和大家一起梳理了四象的概念,希望大家对“四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