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明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玉壶春瓶

 永宝斋 2021-12-09

     我对西方人偷走我们的制瓷技术一直耿耿于怀。17世纪法国传教士殷弘绪来到我们中国景德镇,那时候我们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潜伏多年的殷弘绪终得二元配方的真义。

     很快世界瓷器重镇由一变成三:景德镇(中国)、斯托克(英国)、梅森(德国)

      英国得到制瓷技术后,在工业化大发展中利用技术优势摸索出自己的骨瓷,而且很快名扬天下。但今天我得一瓶子,让我明白他们偷走的只是技术。

元-明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玉壶春瓶     永宝斋藏

     我的这个钧窑玉壶春瓶有两种釉色组成。

     第一种是天蓝釉

雨过天晴云破处

    这种天青色我认为是古人仰望天空而觅得的。

明初钧窑天青釉花盆  2018年中国嘉德拍卖4887.5万元成交

     这就是仰望天空后得到的“天器”

秋水共长天一色

     如果天再偏蓝些,那么人既在秋水共长天一色之中,也在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外。

北宋-金钧窑天蓝釉玉壶春瓶   故宫博物院藏

    这就是我们的古代匠人在参悟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后制作而成的“天器”。所以这样制作器物我们称为技艺,技艺和技术完全是两回事。

     英国人利用技术制作成了我们的青花那抹蓝色,但获得的也只是骨肉而已,没有灵魂所以不能叫技艺。

蓝色意大利人

     让我们来看看英国人做出来的骨瓷确实有点像我们的青花瓷,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没有我们那种与天共一色的自然性。或许这就是他们叫它“蓝色意大利人”的原因吧。

夕阳苍翠忽成岚

     我们来看我的钧瓷天蓝釉紫红斑玉壶春瓶的紫红斑色,古人把它诗意为夕阳苍翠忽成岚,真是太美了!

宋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

      此时我又似乎真的明白了美学家蒋勋先生所说的“美学是可以解剖的,美是不可以的”。西方人利用技术把我们的美学解剖为各种精细化了的化学元素,也最终做成了真正的瓷器。但我们存在于自然性中的美,他们是无法解剖的。

      介绍完了我的瓶子的釉色组成:天蓝色+紫红斑色。但这不是简单的1+1,这里有我们的哲学思想。打个比方,现在全球人都关注也都知道的核弹数量,俄罗斯有7350颗,美国有6950颗。他们还要时不时地讨价还价要一颗一颗的控制或裁减,现在还想拉上我们中国。但全世界都没有人知道我们有多少颗,我们只需要让他们知道足够相互毁灭就可以了。你们管我们有多少颗有意义吗?

      也就是我们的哲学思想是整体性的,这样的美就叫做技艺。

“蓝柳”Spode蓝英国骨瓷

     当然西方人技术中的科学性是我们要学习的。科学的就是好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时期董其昌在《筠轩清录》中有这样的记述: “均州窑,红若胭脂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次之,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

      我想董其昌描述的应就是如故宫博物院藏的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这种感觉的红色吧。

元-明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玉壶春瓶    底足  永宝斋藏

     高25cm,口径7cm,足径6cm

     至于它的断代,我想引用吕成龙先生在《试论钧窑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有关钧瓷、特别是陈设类钧瓷的烧造年代的观点,“因此,是否意味着精细型陈设类钧瓷与粗放型陈设类钧瓷分属不同时代所烧造,也就是说陈设类钧瓷的烧造存在着生产连续性,精细型的烧造年代是北宋或稍晚,而粗放型的烧造年代是明初,这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也就是说故宫里的粗放型陈设类钧瓷是宋还是元或是明还有待研究,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它的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