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白蚀昴——大将白起之死

 天地任逍遥耶 2021-12-09

与昴宿相关的故事中,最有名的当属太白蚀昴的典故。战国时期,秦国兴兵伐赵,大将白起领命出征,于长平一战射杀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主帅赵括,坑杀赵军40万。正当白起准备乘胜追击、一举消灭赵国之时,出现了太白星(金星)侵入昴宿的天象。对于这一天象,秦国朝中有两派观点,一派依据正统的星占理论认为,太白是天之将军,主秦国,昴是赵国的分野,金星犯昴是上天助秦灭赵的信号。另一派则辩称,天之将军出现在赵国的分野,预示天将军助赵,对秦军不利,应该撤兵。同一个天象,能够做出两种截然相反的预测,星占术的左右逢源可见一斑。此时秦王顾虑的不是能否灭赵,而是惧怕白起功高震主,思来想去,最后顺从了讲和撤兵的意见,然后又找茬杀了白起。中国历史上利用天象借刀杀人的事情不少,白起就死在了这个“太白蚀昴”上。

昴日鸡——毒虫的克星

昴宿在道教文化中是一只鸡,名为昴日鸡。《西游记》里,孙悟空与猪八戒两次联手也未能斗败蝎子精,后经观音菩萨指点,从光明宫搬来昴日星官相助。琵琶洞前星官现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昂起头来,有六七尺高,对着蝎子精一声叫,那怪即现了原形,是只琵琶大小的蝎子。星官再叫一声,那怪浑身酥软倒地而死。后来在黄花观,毗蓝菩萨用昴日鸡眼中炼出的绣花针,一针便破了蜈蚣精的法术。这真是一物降一物,能打败孙猴子的蝎子、蜈蚣,在昴日鸡面前却不堪一击,看来这个星官堪称毒虫的克星。

刍藁增二——失落之星?

在胃宿以南,天囷、天仓、天苑三个大星官之间,有一个名为刍藁的星官。刍藁二字比较生僻,但含义很明确,就是喂牲口的草料。刍藁附近有一颗非常著名的变星,中国传统星图中似乎没有它的位置,清代传教士主持对星官进行增补时将它补充了进来,并命名为刍藁增二。这颗星的特点是亮度变化极大且缓慢、不规则,最亮的时候可以达到2等,而最暗的时候仅为10等,肉眼看去消失不见。与之类似的变星现在称之为刍藁型变星,西方叫作米拉变星,这来自于刍藁增二的西方专名mira,意思是“奇妙”。

大陵五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不管古人是否知道它是变星,反正它早就被编入星表、画进星图了),但米拉变星直到17世纪才被西方人确认。刍藁增二光变显著,最亮时可达2等,周围又没有什么亮星,在一向以完整细致著称的中国古代观测记录中也找不到此星,有些不可思议。即便最初古人没有注意到它,但当它由肉眼不可见变为可见、亮度逐渐增大时,难道不会被当作客星吗?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它,并将它画入了星图,因此才不会将它当作客星误报。问题出在了明清时期对中国星官的证认上,传教士们在米拉变星被西方人发现后,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人也一定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给了它一个“刍藁增二”的名字。从现在对宋代恒星观测资料的分析和研究看,刍藁星官原本的位置要比清代确定的更靠南些,刍藁增二更靠近天囷,有可能是天囷十三星中的一颗。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