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传记】陈凤友:跨越50年的坚守

 龙溪文学驿站 2021-12-09

第 570 期  

跨越50年坚守

陈凤友(吉林

记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敦化“殷氏文化”传人殷振德

没有童年时期的玩耍也没有工作后的节假日,甚至没有一天完整的睡眠,人生最光彩亮丽的岁月全部献给了传统文化的整理和传承,这就是“殷氏文化”传人、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殷氏文化中心主任、敦化市关工委秘书长殷振德几十年的生活状况。这里有常人想象不到的甘苦和超人的毅力与追求,也有一腔饱含拳拳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

魅力,吸引他徜徉在十三万文字故事之中

在殷振德并不宽敞的卧室里,老式的写字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仿古式装订成册的手写书稿,一字一册,每个字从造字过程到字的含义,再到发音的确定,都有一个完整的传奇故事,并配有文字诞生时的原始造字和衍化过程的图形,每个图形都是一副古色古香的画面。打开他的储藏间,这样的书稿堆满整屋,笔者随手翻开一本,是“财”字诞生的故事。

据古龙族殷氏部族族传文化记载:远古时期,生活在大古龙山脉地区古龙部族大首领长子金翅龙儿 殷本元(族称金翅龙儿)16岁那年的夏天,族王部遭受特大暴雨,山洞进水,房屋倒塌,衣食被洪水冲走,很多族人丧生,少数活下来的族人因缺衣少食、无处躲避风雨、毒蛇、猛兽而生病受伤

老族王骑在大白象上指挥成年人在废墟里寻找可用之物,命令自己的长子金翅龙儿带领族人到水边、草甸子中、山坡上捡拾蜗牛,为族人充饥。金翅龙儿看到拳头大小肥肥的蜗牛,它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为了穿衣、住房、饮食发愁,不论什么天气都有衣穿有房住,健康的蜗牛知道哪里适合他们生活居住,哪里有他们的食物,年老的蜗牛因移动速度太慢,吃不饱、甚至饿死,而外壳损坏的蜗牛全部死亡了。金翅龙儿心生感慨,决定帮族人创造一个字,把部族受灾的原因,受到的伤害,捡拾蜗牛的启示描绘下来。

金翅龙儿认为,部族受灾是因为缺少智慧,选择居住的地点不对,族人生病、受伤是因为没有像蜗牛那样坚硬的外壳保护,也就是没有住在坚固的房子里,年老体弱的蜗牛虽然有坚固的外壳和聪明的智慧,因为缺少健康的身体也会被饿死,因此人或动物要保障生存质量, 必须同时拥有物质、智慧和生命的健康,于是他造了一个字。

金翅龙儿为这个字确定字意:一是人或动物自身表现出拥有生存所需物质、智慧、生命的现像;二是人或动物应具备的条件是智慧、健康的生命以及钱物的统一体,这些是衡量人或动物贵贱价值的尺度,是世间最美好的字眼,是选择人才的标准;第三这个字外型很像福星、寿星、禄星,内部象征人体精、气、神。因此这个字象征着钱物、智慧、健康的总和。

字形、字意确定以后还需要确定字音,于是金翅龙儿决定请族王父亲,按部族仪规为这个字定音。老族王令仪规童子于八月十五的晚上,摆上五谷、干果、盐及礼天神器和写有这个字的沙盘,亲自率各寨长老祈求上天为这个字定字音。族王点燃五谷皮高香,双手齐眉、掌心向下,率族人大声祈祷:“智慧广大的天神啊,请你派使者告诉我们,龙儿创造的这个字发什么字音最合天意、最有灵性吧!”。

话音刚落,天空中连续出现三次刺眼的蓝光,蓝光过后大地开始剧烈的抖动。附近山林里传来不知何种动物凄惨的哀鸣cai.a—cai.a—cai.a(财),族王说:“我们在连续经历水灾、风灾、火灾、蛇灾、地震中创造的这个字来之不易,不论上天赐什么音,我们都要接受,请随我一起叩谢上天吧!”。

据殷振德介绍,在“殷氏文化”中,这样的文字故事共有十三万三千个,目前已经整理出来的已近八万个,也就是说手写书稿达八万册。这样让人震撼的浩大工程,是从哪里传下来的?怎么传承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文字?最初接触过“殷氏文化”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谜团,当打开“殷氏文化”的宝库之后,便会揭开这些谜底。

使命,坚定他守住传承家族文化这一阵地

“古人造字时比如描述鸟的字就有八千个,表示不同的鸟用不同的字形,经过时代的变迁,部分鸟类消亡了,代表那个鸟的文字也就随之消亡,最后经过文字的衍化,只留下一个鸟字……”。听殷振德介绍才明白,原来这十三万三千个文字除了目前常用的八千多字以外,大部分成为历史已经消亡,而作为学术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脉,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殷氏文化”中,族人造字的历史是与部族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据殷氏族传史料记载,殷氏部族是由旦旦族、慧儿族、慧人族、古噜族、古噜龙族、古龙族演化而来。远古时期居住在水雾山(今泰山一带),经河南一路西迁,到昆仑山(当时被称作古龙山),金翅龙儿继承王位后改称为殷氏部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支脉。

古龙族造的字最初称做“族符”,由单音或多音构成,到殷氏部族创始人金翅龙儿时期,才全部改为单音,共形成了十三万三千个文字,用五种方法记录下来,即帛板字、木板字、泥陶字、墨板字、骨板字。由于年代久远,前四种方法记录的文字自然风化已荡然无存,只有骨板字因为深埋地下,得以幸存,后人考古发现被称作“甲骨文”。到1052代传承人殷开化时期做了重新整理,殷松王时期又对文字进行了简化,普及推广,并在族内设“司王”专职保管,司王也叫“德鉴真慧子”,俗称“保管员”,并规定传承人必须离开部族,单独隐藏起来边学习边整理,到中年开始在族人中选出下一代传承人,当整理完成全部传承给下一代“司王”之后,再把前一代的手稿原样上交,一代一代全是单传。

“殷氏文化”中,“殷”与“商”是一脉相承的。据据古龙族 殷氏部族族传文化记载,殷氏部族迁徙到中原后以农耕为生,并建立了(目前为止考古发现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殷商王朝,殷氏家族主政华夏646年,把殷氏部族的文字变成了官方文字,即今天的汉字。公元1823年殷氏部族的传承人殷虚远,为了躲避灾祸,带领儿孙们北迁,到了东古龙山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长白山脉一带。

责任,敦促他不忘初心在传承上永不停步

“南极仙果美绝伦,身心俱迷火纷飞。化作雨露润玉树,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殷振德 8岁时在地窖中作的一首诗,可见他对“殷氏文化”的挚爱程度,已经当成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为了坚守传统文化阵地,殷振德作为古龙族 殷氏部族族王部文化第1258代传承人,与前辈传承人相同,在这条路上付出了数不尽的艰辛,忍受了精神上巨大的折磨。

1966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时期,为了躲避灾难,4岁的殷振德在地窖里开始了漫长的学习生涯,冬天尽管铺上厚木板、乌拉草,吊起煤油灯,还是要在棉袄外边再披上大被,吃的东西常常冻得硬邦邦。

由于记忆好,殷振德用16年的时间学会了别人需要40年完成的学习内容,他的妻子毛蓉告诉笔者,每天晚上晚8点到夜里2点他都把自己关在屋里,几十年如一日地整理这些文字故事。令人心痛的是,在2005年在一场大火中烧掉了一部分。

现如今殷振德已过了天命之年,最苦恼的是依然没有找到下代传承人,由于学习和传承的艰苦,家族中没有家长舍得让孩子接班做这个“保管员”,儿子殷麟刚刚读医科硕士毕业,他说:“父亲的学识能力我达不到,我只能在庞大的家族文化里,截取医学中的一小部分,融汇在我的学业中。”“殷氏文化就要断送在我的手里,痛心疾首,愧对炎黄啊!”笔者初见殷振德时他感慨地说。

年前作为记者闻听敦化有这样一个奇人,就在敦化市文体局干部刘伟东的引荐下来到他的家中采访,当时他正在整理手写书稿,速度之快让人惊讶。据刘伟东介绍,殷振德严格遵从家族祖训:“沉寂荒漠沿单传”的思想,就连妻儿都不允许过问,因此他拒不接受采访,作为老同学又是文化干部的刘伟东,极力鼓动他把“殷氏文化”献给国家,但由于家族和社会的多重阻碍,他几度想要奉献却十年没能如愿。

2017年年初中办国办联合下发文件,对于振兴传统文化提出了具体意见,殷振德也冲破重重阻碍,下决心打开十三万三千个文字故事和传说的宝库,并且以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的名义,依托组织积极向社会推广“殷氏文化”。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殷氏文化中心”,通过讲座、报告会、展览、电视专题等形式推广“殷氏文化”,《甲骨文之前的文字》一书即将面世,近日敦化电视台《家教视界》栏目又邀请殷振德做主讲嘉宾,定期结合文字的故事,讲述青少年教育的话题。

  一个家族的连续延绵,必然伴随着属于自己族系的独特文化、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延续。生活在我省敦化市的殷氏家族就是这样一个延续久远并具有丰富历史的家族。家族的历史、文化和传说都以故事的形式传续了下来,殷振德,就是向大家讲殷氏家族故事的人。

 (责任编辑:单斐)

作者简介

 陈凤友,男,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现为《吉林名人》编辑部记者。系吉林省及敦化市作家协会会员。自1981年从部队复员后曾在企业及政府机关从事党建及宣传工作,后到吉林省《敦化报社》从事记者工作多年


投稿福利与要求
1、平台所得打赏全归作者。打赏金额低于五元(含5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管理。朗读类、音画类作品,打赏由作者与播音、音画制作人员五五分成。打赏在七天后以红包形式发放。七天后未到账或有打赏,平台不再处理。
2、稿件要求内容健康,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题材不限,体裁不限。

特别声明:以上文字经作者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龙溪文学和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一经发现,追究责任。杜绝抄袭转载,由此引发的版权问题,由作者自行负责,与本台无关。作者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文章配图来源于作者或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