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连载】曾玉仿:卧龙晏起(13)

 龙溪文学驿站 2021-12-09

   龙  溪  文  学      

第 418 期

来稿须知

没有在其它微信公众号发过的原创作品均可。拒绝一稿多投!

              

卧龙晏起

曾玉仿

他的乡亲们对他的态度是复杂而多元的。一方面人们仰视着他的成功,暴富和发迹;另一方面,又鄙视着他的财富和成功。而更加不可告人的幸灾乐祸的心理是希望邬树龙再次失败。故在他需要帮扶的时候总是袖手旁观,事不关己,有的更是说说风凉话而已。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甚至也有人提出怀疑。说他邬树龙退而不休,还想继续捞一把。可是在成功的事实面前,大家又在分享着实实在在的福利。

邬树龙七八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孤身一人,无人照顾。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在三明叔公,还是对他比较照顾的,过年过节的时候就把他叫到家里去吃饭。但是三明叔公家里人口多,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反正,三明叔公就看出来邬树龙迟早会有出息的。他常说,邬树龙将来是要做大事的。

还有,黄玫瑰的母亲纪嫚叔婆对他也很好。所以邬树龙后来就经常上她家里去帮做家务,黄玫瑰家里犁田耙田啊,砍柴劈柴啊,只要说一声,有空就去。黄玫瑰家是外来户,其父亲早逝,她母亲说的是一口很难听得懂的外地话,还是个抽烟的女人。

楝花村的人对他有恩,他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去吃过饭,穿过他们的衣服,吃的用的穿的全都是村里人给的。包括他上学的学费都是村里给的,一直读到初中毕业,就回来村里参加劳动。有时候感觉到不为村里做点事,是对不住村里人的。他不能忘本,不能忘恩,他要尽自己的能力报答村里人。

但是他也看到,村里边有些人是很嫉妒他的。他们是接受不了他突然之间富起来的生活,而且当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村主任,有些人更是不服气。所以他每做一件事,都在矛盾的心理中去做这些事的。有时候有些村里人对他做了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也弄得他没有办法,只能忍耐忍耐再忍耐。有时候,他真的想,什么都不管不顾就行了!那些人也真是,见不得人好的。

当年看到他娶了伍仟妹的时候,很多人就感觉到,一个单身汉,竟然娶了那么好的老婆,不服气。后来她跟黄玫瑰闹出那些事情,村里有些人就落井下石,恨不得他死。后来他闯荡江湖那些年,村里的那些人,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眼不见心不烦罢。

这几年,他为村里做了那么多的事,人们就说该做的应该做的,他不去做谁做?还是村里人养大他的哩!村里人需要他的报恩,他应该这样做才行!倘若他做了些不对的事,人家就觉得这个人好坏,怎么能做出这些事情来?特别是邬荣昌这个老家伙,什么事都看他不顺眼,什么事都要管,不管还不行,真是拿他没办法。

他究竟错在哪里?他究竟该怎么做,村里人才对他没有意见,才会对他心里平衡一点?他想来想去,总是找不到答案。为此,邬树龙时常也会自寻一番苦恼。

(二十五)

就在近两年,村主任由更年轻一代的人接班。凌火生也退了下来了。

班子换届后,实施了乡村振兴规划。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村上开通了从老油坊-风水坳茶亭-三烈墓-五英岩--仙人嶂-华表塔这一古邑道,作为带动本村红色经典健身徒步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本村观光,楝花村人的生活越来越惬意。

当年那个“第二村长”又带着一帮志愿者回到村里来,时常还介绍一批又一批摄影、绘画的旅游团队前来进行古楼、古道、古村落采风活动,更使楝花村声誉天下。

邬树龙慷慨解囊,要将楝花村四角楼修缮一新,使其成为楝花村的一个新的亮点。

一天傍晚,邬树龙从外面带回来几个人,正在四角楼门前对着图纸进行现场察看。

邬日苟随后跟了过来,对邬树龙说,“龙哥,听说你要出资装修四角楼?”

“对呀。”

“你以为你才有钱?我也可以呀!”

“我这是搞公益建设,你想做什么?”

“你不能搞,我跟我爸商量好了,我家要做民宿旅馆生意。”

“那你爸有什么理由?”

“不信?那好,我去把他叫来。”不一会,柱着拐杖的邬荣昌过来了。

“阿龙,你在外面怎么搞都没问题。这四角楼的主意就不要动了。我家飞年过两年就出狱了,到时我想叫他在家里安下心来,就不要在外面游之浪荡了。刚好村里又要搞乡村旅游,我想就叫他开个民宿旅馆,这四角楼装修下也是挺现成的嘛。至于资金方面,日苟飞年两兄弟按理也拿得出来。”

“老叔,你说话好有意思。好像这四角楼是你家的一样,也不想想,这可是村里人的共有遗产,怎么能是你说了算呢!”

邬日苟说“怎么不行?我爸说行就行,你管不了。若有谁不答应,我就跟他没完。”

邬荣昌说“阿龙,这四角楼是咱邬姓人祖上留下的遗产没错。可是你要知道,改革开放几十年,大家都不管老屋老舍,还不是我在维护着吗?要不然,早就坍塌了,还等到今天!”

邬树龙说:“还好意思讲,你家早把这祖屋霸占为私家财产了!不是在此养鸡就是养猪,别人想都别想!”

邬树龙接着说“不管怎么样,你都要顾全大局,让四角楼成为村里的旅游接待点,而不是你家的私人旅馆。”

“我不同意!有本事你冲我来”,邬荣昌很不高兴地走开了,邬日苟冲邬树龙挥了挥拳头,也跟着邬荣昌走了。

楝花村古村落建设中,为了四角楼修缮之事,相持了许久,邬荣昌不肯妥协。最后,经过村民大会表决,一致同意开工建设。邬荣昌父子要占为己有,独霸经营,一再出来阻挠,邬日苟还扬言要把四角楼炸掉。

那天,他竟从外面请来一帮打手,对村里的施工人员进行殴打。在双方混战中,那些打手竟误将前来助阵观战的邬荣昌也给打了!致其当场气绝身亡。可怜一个年已八十多岁的老人,以一个风烛残年之躯,怎经得起一阵乱棍摧残!

“爸—!”邬日苟扑倒在地,扶起了邬荣昌,恐惧得哭喊起来“别打了!打错人啦!!”

一场闹剧,在邬日苟撕心裂肺的痛哭声中草草收场。

半年之后,四角楼顺利完成修缮装饰工程。

四角楼挂上了“年年有余”“紫气东来”的牌匾,糙石砖瓦里,雕梁画栋中,历经数百年的古楼,整修得完好如新,仿若回到两百多年前初建时的模样。

自此,楝花楼成了一个新的参观景点,更是成为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三明叔公、福大爷、贤明叔及单梅娘、伍婶、纪嫚婶娘等老人家就被邬树龙请来每天在四角楼里为游客们唱山歌,做传统手工艺表演,三明叔公还兼着当起了讲解员,为游客们讲述着楝花村的兴衰往事。

没事的时候,三明叔公就会手捧一本破旧的线装本《三国演义》,逢人便讲“卧龙晏起”的故事,且手捻长须念念有词。“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有一天,凌火生就问起邬树龙,“你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好?”

“感恩他们当年的恩典呀?没有他们,哪有我今天!”

“那我的家人呢,你怎么又不照顾下?”

“你呀,你做村主任时表现怎么样,我就不说你了。你的家人还用我来照顾吗?倘若你老丈还健在的话,我当然也会一视同仁对待的。”

“嘿嘿。也是也是,啊。”凌火生苦笑着,自讨没趣地讪讪的走开了。

看着凌火生慢慢走远的身影,邬树龙心里在感叹着,岁月不饶人。这个与他一起长大、曾经一起共事的老伙计,也老了。

初夏的山村,细雨过后,四角楼在天空之下巍然屹立,依稀有炊烟缭绕,以一种恬淡闲适的姿态深藏在这静谧的山水之间。

走过阡陌纵横的乡村田野,漫步在湿滑的青石路上,邬树龙站在楝花村四角楼大门边,抬头看看肃立在村口边那几棵苍老的苦楝树,霍地发现——

风雨中,苦楝树又开花了。                              (大结局)

(责编:王炳祥)

作者简介

曾玉仿,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理事,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河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顾   问:申平(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长)

主   编:毛小玟(龙溪文学会会长)

微刊顾问:栾加合,蒋成林

副主编:申玉林、姜亦泉

编   委:钟子阳、单斐、王炳祥

主   播:叶志平、青春、葛奎兵、长安

            玉兰、姜敏 .香雪

排   版:李修鹏、肖桂芳. 龙海玲

校   对:秦 泰


关于福利

欢迎来稿 !平台所得打赏全归作者。打赏金额低于五元(含5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管理。朗读类、音画类作品,打赏由作者与播音,音画制作人员五五分成。打赏在7天后以红包形式发放。七天后未到账或后续的打赏,平台不再统计,留作平台后台运用。

投稿类型为美文、诗词、小说、历史、音画、娱乐、摄影,书画,文学评论等。投稿主题请标注文体。

请自选原创作品,最好已经在纸刊发表且未在公号发过的文稿,百字内个人简介,直接粘贴。长篇小说可以附件形式。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请主动加微信13103357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