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侯延廷:夏收记忆

 龙溪文学驿站 2021-12-09

   龙  溪  文  学      

第 428 期

来稿须知

没有在其它微信公众号发过的原创作品均可。拒绝一稿多投!

   

夏收记忆

□侯延廷

我出生在北方农村。1972年初,我高中毕业,当上了农民,那年我16岁。

在农村的日子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收(收获冬小麦)。

公历5月末,农民们便开始筹备夏收事宜。镰刀、杈把、木锨、扫帚等小物件自不待说,夏收前必须要完成的一件大事是准备打麦场。麦子要碾打、晾晒,随便找块地方肯定不行,这地方要瓷实、无尘土砂砾。祖先们留下的传统方法是:把一块儿土质好且比较大、比较平整的土地,用耙耙几遍,如果土质较干,还要洒上水,然后再撒上麦壳或短麦秸,用牲口驾上碌碡碾压,同时,碌碡后面还要拖上用树枝泥巴做的抹子,一遍一遍,直到压瓷实无虚处为止,这个过程我们称“革场”(改变场地的性状)。

芒种还不到,麦子还没完全成熟,但夏收的气息越来越浓。我们这里关于夏收的农谚是“七成开镰,十成割完”“芒种下山,麦收一半”,所以提前准备是必须的。

我也参加了夏收劳动。队长给我派的活儿是捆麦子,说是照顾老人和小孩等弱劳力。提镰刀的一般是青壮年强劳力。艰难地爬出被窝,拿上工具和水,跟着父母到了麦田,天还没亮。

拿镰刀的青壮年,脸上洋溢着自豪和骄傲,在前面割麦子,然后放成一堆一堆的。我们这些弱劳力,是把地上的散麦子捆成麦个子,然后七八个竖着放在一起。麦子长势好的时候,抽几根麦秆当绳子来扎麦个子,长势不好的时候,得用双份麦秆,然后头对头绞在一起,增加“绳子”的长度。

初次参加这个劳动热情蛮高的。我与一名中年妇女一组。我们得蹲下,把麦子拢起,扎好,然后放到别人已放好的大堆中,再迅速蹲下、起来,起来、蹲下,重复着同系列动作。早晨还算凉快,但渐渐的又热又渴,汗水蜇得眼睛又疼又涩,衣服也湿漉漉的。腰疼,手疼,胳膊疼。手背上、胳膊上被麦芒、麦叶刺划出一道道血痕,脚踝处皮肤也被麦茬刺破,麻疼麻疼的。离割麦子人们的距离越来越大。割麦子的到了地头,直起腰来向我们瞭望,有时还会用戏谑的声调高喊:“加把劲啊,小伙子!”。

第二年,我争取到了拿镰刀的资格。感觉比捆麦子轻松许多。我想,队长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还说照顾老人和孩子,明明是坑人。

麦子割完,下一个步骤就是运麦子。生产队里的大车小辆齐上阵。骡、马、驴、牛,能出动的全出动。开始用的是铁轮车,后来用上了大小胶轮车。记得有一年运麦子,还用上了不知道哪个单位支援夏收的大汽车,晚上拉着我们几个小伙子加班运麦子。我们站着,抓住车辆前边的护栏,任夜风舒服地吹着。没有一个人说话,我想他们的心情也许跟我一样激动。汽车的灯光贼亮,刺破夜幕,照得路面清清楚楚。一只野兔在光柱中拼命奔跑,这时伙伴们才发出一阵惊呼。司机加快速度,眼看要追上兔子了,野兔却猛地向旁边的黑暗中窜去。我心想,该不会撞到树上吧?因为当时它是看不到道路两边任何东西的,瞎撞,为了逃命。

最耗费时间的是打场,一般持续20多天。睡梦中,上工的铃声猝然响起。揉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来到大街上生产队的派活点,领取劳动任务。打麦场里灯光通明。社员们根据队长安排,摊场,翻晒,碾场,翻场,起场。起场后的麦粒和麦秸先分别堆在一旁,扫净,继续下一拨相同的任务。

原始的方法持续到90年代初,期间只是碾场和扇麦掺进了技术因素。碾场开始是牲畜拉着碌碡,由人牵引着一圈一圈碾压,后有能人改成电碌碡,有方向盘,但很简陋,两个人专门抓着电缆线调整位置。我受好奇心驱使,试驾了一会,下来后,狂跳的心脏好一阵子不能恢复正常,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后怕。扇麦原来是两个人摇动扇车,后来改成电机带动,自然是又快又好。

积秸是夏收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阵容最大,人们最兴奋的活动。原来分离过的麦秸要再碾压一两遍才能积垛。麦秸垛一般积成长方形、蘑菇形等形状,再经过技术人员的薅拽整理,整齐漂亮,宛如一尊尊艺术品。这些都是为牲畜准备的食物。

整个儿夏收,从革场到积秸结束,一般要一个多月时间。尽管秸垛积的漂亮,但粮食不一定多。好些年都是打完场交了公粮就分粮食,有一口人几十斤的年份,也有百十斤的年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83年,农村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大集体时代的夏收模式进入历史储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夏收的模式不断更新。收割从人工割到一边倒到脱粒机,再到小联合、大联合。牲畜的作用越来越小,并逐渐被淘汰。

  分田到户以后,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日益高涨,尽管比在大集体时更苦更累,但粮食产量成倍增加。随着水利设施的不断增设更新,同样的土地,产量比过去多几倍甚至十几倍,自家产的粮食吃不了。靠天吃饭成为历史。再后来,不仅亘古未变的“种田纳税”没有了,而且各类惠农政策不断落实,农民的幸福指数呈火箭式上升。进入21世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模式消失了,现在的田野里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几个人影。过去农民种地是职业,现在是捎带。过去夏收一个多月,现在几个小时。更省事的是粮食从收割机储存仓放出来,直接拉到收购点卖掉。

你说,这过去的夏收与现在的夏收能同日而语吗?

 (责任编辑:王炳祥)

作者简介

侯延廷,男,1955年出生,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退休干部。

顾   问:申平(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长)

主   编:毛小玟(龙溪文学会会长)

微刊顾问:栾加合.蒋成林

副主编:申玉林、姜亦泉

编   委:钟子阳、单斐、王炳祥

主   播:叶志平、青春、葛奎兵、长安

            玉兰、姜敏 .香雪

排   版:李修鹏、肖桂芳. 龙海玲


关于福利

欢迎来稿 !平台所得打赏全归作者。打赏金额低于五元(含5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管理。朗读类、音画类作品,打赏由作者与播音、音画制作人员五五分成。打赏在七天后以红包形式发放。七天后未到账或有打赏,平台不再处理。

投稿类型为美文、诗词、小说、历史、音画、娱乐、摄影,书画,文学评论等。投稿主题请标注文体。

请自选原创作品,最好已经在纸刊发表且未在公号发过的文稿,百字内个人简介,直接粘贴。长篇小说可以附件形式。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请主动加微信1310335703

特别声明:以上文字经作者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龙溪文学和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一经发现,追究责任。杜绝抄袭转载,由此引发的版权问题,由作者自行负责,与本台无关。作者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文章配图来源于作者或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