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取正能量的四个途径

 Lia熊 2021-12-09

前几天在youtube上听到一位印度大师说:获取能量的途径有四个:食物,睡眠,呼吸,正面、宁静的心态。可惜他没有展开说,我来说说自已体验和做法吧。

第一种途径----食物

食物是大家都知道的最基本的,人体获得能量的方法,但是吃什么食物,有各种说法。有说人本来是草食动物,应该吃五谷杂粮,这样的话我们获取的是正能量,如果吃肉就是吃动物的尸体,是有尸毒的。当然提倡素食的人还有其他理由,比如不杀生和环保等。还有一种吃法,据说更高级,从吃素发展到吃生,凡是能够生吃的,尽量生吃。理由是这样得到的能量更高级和纯净。

有些吃素的人,后来也吃一点肉。理由是素食提供不了某一种B族的维生素。

佛法修行的起点是持戒,其中就有关于食物和酒的戒律。有人说,开悟见性的人酒肉穿肠过,就算喝了酒甚至吃了有毒的东西,他们都不会中毒,我不敢相信。

有些健身人士,还有医疗人士,以及营养师,会非常科学和严格地选择食物,甚至要称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资讯的发达,选择的多样化,对健康更多的关注,还有年龄的增长,我也学习和了解到各种吃法的原理和作用,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当然还有市场的状况,找到了自己的吃法。我天生偏爱素食,所以现在还是以素食为主,少量肉食,主食以粗粮和杂粮为主,精米精面为辅。肉食有鱼,虾,鸡肉,猪肉(按蛋白质的优质程度排序),蔬菜吃时令的新鲜的各种颜色的,不挑,有啥吃啥。最好搭配有叶子的(比如菠菜),根茎的(比如土豆,淮山等),花的(西兰花),果实种子类的(番茄,玉米等)。不是每顿饭每一样菜都要有,总体搭配就可以了。

现在的我,喜爱食物,享受烹饪,善待自己,善待食物。不会偏激,吃点肉就是伤害小动物了。也不会刻板,边吃边算计着蛋白质吃够多少克了?纤维素还差多少?

第二种途径----睡眠

调查统计,人有36%的时间在睡觉。假设活90岁,就有32年在睡觉。有人说,睡眠象一条金链子,把健康和身体绑在一起。

可是却有人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爱迪生就是,怪不得他发明了电灯,让人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了。觉得睡眠是浪费时间的人,可能只是看到了表面,看到睡眠的时候没有在做事情,没有吃喝拉撒(小宝宝除外)。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当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大脑没有停止工作,事实上有些区域的活动量还增加了。睡眠有修复的功能。发现新方法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会因为睡一觉而大大增强。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每次考试前都会每天高密度地学习,一整天都在学习。每天下晚自习回宿舍的时候都觉得已经没有一丁点儿能量再学习了,可是睡一觉以后,第二天又有满满的能量继续学习。

所以睡眠让我们恢复疲劳,让我们有更好的精力,更健康的身体,让我们增强免疫能力,有更好的创造力。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减少,有专家说,错了,睡眠需求不会随年龄而下降,而是睡眠变成片段,不如以往健全。

关于“早起早睡”这种说法,中医是大力提倡的,并且有一大堆的理由,但我也在TED上看到反对这种说法的,所以还是结合自己的情况吧,我就是一个早睡早起的人,但是我也看到有的朋友不是,但她自己感觉也很好。

还是多了解睡眠的神经科学,多了解自已吧。如何判断睡眠够不够?看你是被闹钟叫醒的吗?看你醒来的时候,很困难吗?看你白天是很疲惫,很易怒吗?

我是很喜爱睡眠,很重视睡眠的,睡眠很有规律,早睡早起,加上午睡,每天能睡七八个小时。还时常从梦中得到启发和灵感。我相信在我们的身体和意识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和潜意识是在工作的,甚至是在成长的,是有能量在注入的。所以我很喜欢奇幻作家吉姆-布契说的这句话:睡眠是神,去崇拜它。 

第三种途径----呼吸

说到呼吸,一定要说的是瑜伽,不是普通的为了减肥为了炫身材,为了柔软而练的重在肢体动作的瑜伽。这些只是瑜伽附带的作用。瑜伽的精髓是呼吸,瑜伽的本意是连接、合一。用什么来连接?就是呼吸。连接什么?连接内在与外在,连接心灵和身体。

isha的瑜伽师说,当我们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树木正好相反,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所以我们通过呼吸与树木连接,好像我们的肺就挂在树上(觉察到这个,是不是我们就不会去砍树了)。

印度的瑜伽师艾扬格说,瑜伽使是使无休止的大脑获得平静的方法,以及将内在能量导向有益的渠道的方式。就像一条汹涌的河流,通过大坝和运河的适当引导后,形成了一座大型的水库。防洪抗灾的同时,又为工业提供充足的电力。当大脑被控制后,内心就像拥有了一个蓄满“平静”的水库,为人的灵性提升创造了充足的能量。

人的六种基本情绪,喜悦,愤怒,悲伤,害怕,惊讶,恶心。每一种情绪上来的时候,我们的呼吸都不一样,但我们陷入情绪中的时候,我们是关注不到呼吸的。反过来,当情绪来的时候,我们去觉察自己的呼吸,去控制自己的呼吸。就有了新的能量,来帮我们处理和应对情绪。

我就是从瑜伽开始,了解、关注、练习和控制自己的呼吸的。随着对呼吸越来越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和念头,也越来越多觉察。进而慢慢避免成为情绪和念头的奴隶,当能够看到自己的无意识行为,并把产生这种行为的无意识念头找出来后,人就开始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

现在请你暂停一下,有意识地做几个深呼吸:用鼻子把体内的二氧化碳全部呼出来,再用鼻子吸气,吸到腹部,吸得满满的。这是我经常会想起来就做的。

第四种途径----正面、宁静的心态

《学习乐观》《波莉安娜》等书籍,以及积极心理学,包括《幸福课》,帮助我学会多看到事情的正面。然后越来越自然地会注意和吸引更多正面积极的人。

比如儿子学校的乐队老师,以往学校的音乐会,他们的乐队节目都是第一个,他会自豪地说:由我们拉开音乐会的序幕,可这次是最后一个节目,他仍然很自豪地说:最牛的节目放在最后。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心态,给自己和学生都带来正能量。

想要获得宁静的心态,并不容易。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以及消除欲望,可以使精神得到训练。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精神的人,很难获得合一的体验和宁静的心态。但是一个自律的人,只要通过努力尝试,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能量,则可以获得。

目前对我来说有两种方式是有效的,一个是黄庭禅的站桩,另外一个就是瑜伽冥想。

另一种特别的途径--成长和作出贡献

哈哈!买四送一,虽然是赠品,但有时候往往出乎意料的好用,有意外的惊喜。

励志演讲家与畅销书作家托尼·罗宾斯(Tony Robbins)提出,人有六种需求,个性需求有四种:

1. 对确定性的需求。

2. 对不确定性和变化多元的需求。

3. 被需要和被重视的需求

4. 爱和连接感的需求。

心灵需求有两种:

1. 成长

2. 作出贡献

在我的过往经历中,当我处于能量极低的状态时(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都很低,没钱,没房,没工作,也没有灵魂伴侣和崇高的使命)。我坚持学习,成长,通过帮助别人作出贡献,比如做读书会,去儿子的学校上阅读课,去广州市残联做阅读活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是兴奋的,开心的。然后就会有力量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生存下去。可见,通过满足我们的心灵需求,可以获得正能量。

所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提升自己能量的一种途径。其实这种帮助,不是说一定要正儿八经地去做志愿者,做义工。比如说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帮助一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孩子。问问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需要你帮助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成年人,如果对方表示不需要你的帮助,那么,请不要好为人师,不要为了自己的需求去帮助别人。

作为一个能量的有机体,当我们自己充满正能量时,我们自身世界是美好的,还能把美好带给外在的世界,因为同频的能量互相吸引,不知不觉创造出一个能量场,然后这个能量场就会不断地发出正能量。生活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必然是幸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