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中最纠结的时候,都在晚上8点

 颐源书屋 2021-12-09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怀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希望自己偶尔拥有三头六臂。

每趟通勤,当你一个箭步抢到了地铁座位和车门之间的夹角,庆幸今天终于能够有一个有依靠的假寐,却低头瞥见了隔壁姑娘正在背单词。

图片

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为更好的生活努力。/《奶酪陷阱》

每天晚上,当你拖着一身疲惫下班时,内心想着追个剧放松放松,耳边却总会不合时宜地响起那句著名的鸡汤: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想放松的心永远不死,奈何现实卷得让人只想出戏。

图片

生命苦短,最怕浪费

事实上,年轻人的纠结心态,实在再正常不过。毕竟,人人都被信息爆炸的洪流冲刷着,不同领域的知识每天都在迅速更新,年轻人很难挥走工作、生活中的知识焦虑。

与此同时,那些在不同领域用新方法踏上新赛道并出人头地的故事,总是很容易在万众瞩目下,成为大众想要追逐的绝妙榜样。

但,无论信息如何爆炸,个人精力总是有限的。

图片

每天接受着上万条信息,可是有一条真正进入我们的记忆区吗?/《盛装恋爱有理由》

这就很不好办了。

所以,当“网红教授”薛兆丰在《奇葩说》声名鹊起时,199元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为什么能在半年卖出数千万元?

最重要的一点自然是,且不论学术圈的争论,课上的内容和薛兆丰在节目中表达的“婚姻企业论”等观点一样,既将严肃知识做到了浅显易懂,也能迅速给听课者打开新世界的感受。

受惠于便捷的新媒介技术,传统知识壁垒被打破,渴望终身学习者可以基于个人需求,实现有效的提升;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名人学者,既能将个人知识普及给更多的人,也拥有更多将知识变现的恰当机会。

图片

将知识变现,是一种对过去努力的尊重。/《朝五晚九》

在一个始终向上的社会,如果获得知识的代价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金钱门槛,这理所当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人总是懒惰的,而你的内容并没有好到能让更多用户自律起来。

对于真正有学习需求的人而言,维持长期的热情从来都是莫大的考验。自律的人当然值得称颂,但整条赛道却不能只靠少数人养活。

为此,知识付费在这几年方兴未艾,最常用的“钩子”其实不是打磨精品,而是将知识当作可以任意提取的养分,吸引用户填满自己的碎片时间,以看似最小的成本获取最有用的价值。

图片

榨干碎片时间,不如给点有用的

消解时间焦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勾起人们的学习兴趣,但显然并不足够。

尤其是,知识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人将真知识打扮出了面目全非,有人将假干货鱼目混珠成了收割焦虑的假药。

在很多平台上,从负责吸引流量的头部大V,到嗷嗷待哺的腰部和尾部作者,注水内容的标题党总是随处可见:

你要速成,21天学会C 和花10天学会的巴菲特投资思维总会很诱人;你要预期,总有人可以手把手教你零基础月入十万。

当年,在罗振宇和papi酱相继偃旗息鼓之后,还未退网的咪蒙便曾大张旗鼓地推出《咪蒙教你月薪五万》的音频课,号称三年不涨薪50%可申请全额退款,24小时便卖出了4万份。

图片

谁不想拥有光明的未来?/《校阅女孩河野悦子》

毫无疑问,在无法避免焦虑的时代,学习肯定还是最好的解药。但一个人越来越识货,就再也不会轻易为哗众取宠买单。

12月8日,在刚刚结束的腾讯视频知识付费私享汇(下称“私享汇”)上,腾讯视频知识频道负责人王波便展望过当下知识付费存在的“新蓝海”。在王波看来,随着全民终身学习热潮掀起,知识消费用户市场正从一二线城市向更深层渗透,硬核知识和泛知识内容都有不错的趋势。

这个趋势,作者懂,平台懂,用户也是懂的。

因此,在全民终身学习的热潮中,知识付费从风风火火的新赛道到亟待一个新蓝海的再起航,首先需要解决的仍然是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兴趣和内容。

图片

用户有兴趣的知识,内容扎实的知识,才是王道。/《高考灰姑娘》

譬如,与垂直类知识付费平台不同,腾讯视频作为综合视频平台,其实在吸引用户上有着天然优势。

很大程度上,腾讯视频三年前入局知识付费的基础,首先是打破了娱乐和知识两者不可调和的思维定势,找到彼此之间的结合点。

站在用户的立场上,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好理解——正因为你既是娱乐内容用户,也是潜在的知识内容用户,才会在有限的夜晚纠结时间够不够用。

而拥有海量IP资源和娱乐内容的腾讯视频,不但有着能够吸引用户的天然优势,用户本身也有成熟的付费习惯。

那么,正如王波在“私享汇”上所强调的,腾讯视频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可持续地提供兼顾“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的精品知识内容。

图片

王波在“私享会”上发表讲话。

如此,娱乐和学习两者才能产生持续的价值互哺,而非把知识当作简单商品的一锤子买卖。

图片

泛娱乐的另一面,就是泛知识

在“私享汇”上,看穿电影制作人郝亚博曾谦虚表示,为影视大IP制作知识类内容,实际上就是“蹭热度”。但事实上,看穿电影为《八佰》《金刚川》《长津湖》《007》等大IP制作的知识类内容,无论是专注解读历史还是解密影视行业,往往都能做到干货十足。

无责任猜测,这个月即将登陆腾讯视频的《雪中悍刀行》,很可能和两年前热播的《庆余年》一样,极大带动原著和相关知识类内容的人气。

事实上,这远不是腾讯视频知识频道内容生态的全部。单在2021年,腾讯视频知识频道在泛知识内容上,就推出了包括《米小圈动画古诗》《长津湖战役始末》《看<突围>学职场沟通》等多部爆款内容,还创造性地打造了“追光公开课”“知识大篷车”等系列线上线下知识课堂,以公益的形式邀请高校教授、各领域学者大咖做知识分享,为更多年轻人提供获取精品内容的机会,推进知识共享。

图片

希望更多优秀年轻人能在这个平台上发光发热。

为了吸引更多优质合作方共建行业生态,在“私享汇”上,王波提出腾讯视频知识频道半年前推出的扶持政策“∑计划”将全新升级。

在“∑计划 pro”中,腾讯视频知识频道将从产品能力、资源投入、分账策略、资金扶持四大维度,全方位扶持内容创作者,助力爆款内容孵化:

为了实现对知识付费内容开发标准化、专业化、模块化操作,腾讯视频知识频道还计划打造全新的PCS模式,通过建立品类制作人队伍、拓展专业课程开发机构、建立标准作业流程,打造聚焦核心赛道、匹配平台需求的优质知识付费内容。

图片

譬如,在 “追光公开课”基础上全新打造的“追光名师课”,就以“名师”为核心,开发课程和IP,同时围绕“名师”做全案整合宣推,打造系统化精品知识节目带。2022年,“追光名师课”将签约、开发30位名师。

此外,腾讯视频知识频道将联合知识创作机构共同发起“知识创作人扶持计划”,为体系化发掘、培养专业的知识付费制作人。深耕知识内容领域三年,腾讯视频知识频道已逐渐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知识内容生态。

显然,作为一个入局不算太久的新玩家,从“一锤子买卖”的知识付费迅速建立起内生性极强的持续知识服务,腾讯视频知识频道没有贩卖焦虑,不过是读懂人心而已。 

✎作者 | DR
✎校对 | 吴玉燕
✎排版 | 方咏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