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战风云之四,世界战争史上反败为胜的最经典案例“马恩河战役”

 马东阳1988 2021-12-09

绝境逢生,触底反弹,“马恩河战役”是一战中英法联军击败德国的里程碑式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有重要地位。

马恩河之前的战争局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德国就像常胜将军,一路所向披靡。而英国法国基本没有抵抗能力,一直节节败退。

文章图片1

德军将战火逼向欧洲重镇巴黎。连法国首都都迁往了波尔多,巴黎市民都人心惶惶,开始逃亡。

当时,全世界人民都认为英法败局已定,无力回天,德军胜利是早早晚晚的事儿了。

施里芬计划

德军初期的主帅是施里芬,他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以79个师的右翼为主攻方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8个师的左翼主要是牵制对手。施里芬计划堪称完美,因为它像一把长场的镰刀,横扫法国北部地区。

文章图片2

可是,大战前夕,80岁的施里芬病倒了,临死前他念念不忘地叮嘱道:“切莫削弱我的右翼!”

新任指挥官小毛奇

没想到,德军继任的指挥官小毛奇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轻敌了。他将施里芬一再强调的德军右翼部队减少了1⁄3的兵力。补充给了左翼和东线。

文章图片3

削弱右翼带来的危害很快彰显出来,原计划几天内结束的西线比利时战事,在列日要塞被拖了十几天。

闪击战被拖成了持久战,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令德军疲惫不堪。再加上劳师远征,补给断断续续不及时,德军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

法军总司令霞飞

当时,法国总司令是霞飞,20年代上海的霞飞路就是以这位将军命名的。霞飞的外表和内心不太一致。他长得白白胖胖的,看起来稳重慈祥,但内心勇敢且坚定。

文章图片4

霞飞敏锐地感觉到,德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于是,阻击战变成了进攻战。英法联军在9月4日在马恩河沿岸对德军侧后方发起了猛烈的主动进攻。他们集中优势兵力,在德军防线上硬生生地撕开了一个大口子。9月8日,德军防线被彻底分割开来。

面对全军覆没的危险,德军没有坚持,在9月11日全线撤退。马恩河战役结束了。

文章图片5

在这场会战中,英法联军伤亡14万人,德军伤亡22万人。这是德军在一战中遭遇的第一次失利,失去了闪电战迅速击败法国的最好时机。法国凭借马恩河战役取得了逆转性胜利。

成王败寇

指挥不当的小毛奇被罢免了一切军中职务。两年后,小毛奇在抑郁中死去。

而霞飞将军一战成名,因创造了反败为胜的“马恩河奇迹“而成为法国人民心中的偶像。

近期专心写两战历史,请志同道合者不吝赐教,多多评论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