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现代社会和国民经济运行最重要的保障,没有电,就只有退回去茹毛饮血,光着屁股跑了。最近央视新闻曝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一套二氧化碳发电机组,已经正式投入运行,或将彻底颠覆人类140年来的发电方式。 目前世界上发电,除少数风能、太阳能等技术之外,绝大多数都要利用水这个工质,即使声名赫赫的核能发电也不例外。基本原理就是,煤炭、天然气、核能等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再推动发电机组产生电能。不管是火电站还是核电站,人们都能看到那个巨大的“烟囱”——用来冷却水的冷却塔,保证水的循环利用,以节约用水。 什么叫超临界呢?要了解这项技术的颠覆性意义,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叫超临界。世界上的物质会随着温度和压力变化,呈现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如果把处于气液平衡的物质升温加压,热膨胀会引起液体密度减少,压力升高,气液两相界面消失成为均相体系,这个点就称为临界点。流体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气液性质就会趋于近似,具有极为独特,兼具气体和液体的物理特征,黏度低、密度大,有良好的流动、传质、传热和溶解性能。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就是利用这一性质,把水彻底打入了冷宫,因为比起用水来做工质,它具有四大优势: 一、体积小,仅相当于蒸汽机组的1/25二、效率高,发电效率增3-5%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没有相变,可有效减小压缩功,提高发电效率,根据测算,在温度600℃下,其发电效率比蒸汽机组高3-5个百分点。 三、污染小,减少10%碳排放水的临界温度374℃ ,临界压力22.1兆帕,而二氧化碳临界温度为仅为31.26℃,临界压力仅为7.29兆帕,可以说临界条件大大降低,从而节约了燃料,降低了废弃物的排放。从华能的数据来看,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的碳排放可减少10%。 四、调峰容易,可实现0~100%全负荷调峰由于水的临界条件较高,用电峰谷差越大,电网调峰幅度和难度就越大。比如我国邢台电厂200兆瓦的国产8号机组,一个调峰周期在8个小时左右,升至满负荷运转最快都要90分钟,一次调峰经济损失约为92吨标准煤。而二氧化碳的临界条件低,调峰容易,可实现0-100%全负荷调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