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教科研|现行标准比对下中小学校空间模式革新研究——以中、美、日、德为例

 尔雅图书馆 2021-12-10
图片
图片
作者信息
图片

    罗琳/西安科技大学建工学院讲师;

   李志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图片

图片
本文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已远不能适应新型教育理念的发展,中小学校空间模式陈旧,制约着教育建筑的革新。通过剖析比对中、美、日、德各国学校的建设标准,从空间模式、功能构成、就学群体类型等层面审视既有规制对校园空间的影响,并借鉴顺应教育理念的空间构成,构建新形势下中小学校空间模式更新策略,进而提升校园品质。

本刊刊载之全部论文,从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审稿费、编辑费,如有言称收费者,必为假冒。

本刊唯一投稿方式:http://www./(网站投稿系统)

图片
一、我国中小学校空间环境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我国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有教学模式亟须改革创新。全面建设高品质的中小学校势必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历史使命,现阶段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既有空间模式制约新型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新型教育理念不断涌现的浪潮下,教学方法日益多样、教学时间更加弹性、教学地点主张灵活化,特别是新课改提出后,更注重对学生自我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走班制、开放式学习、非正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受到既有空间环境的约束而无法有效展开。因此,以“编班授课制”为指导的“长外廊串联固定普通教室”空间模式改造任务艰巨。校园的功能构成、布局方式都应成为中小学校空间环境中新的改革内容,并应在建设标准中体现出来。
(二)现行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适用度需进一步细化和提升
面临新的社会背景与教育需求,现行标准的部分指标条文明显存在有待调整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校空间环境的挖潜与更新。我国现行中小学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五部:200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2012年1月住建部颁布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 0385—2006);2008年10月教育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教发[2008]26号)和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所支撑的最大办学规模为48个班。而当前普通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建设标准严重滞后于教育发展,致使校园建设缺少依据,加之国家、地方、行业之间的标准体系庞杂,交叉重叠,矛盾百出,有待从细处优化,对提升未来中小学空间环境至关重要。
另外,我国是教育大国,各省市的办学情况也不尽相同。为满足地方办学要求,需统一地区教育标准和配套设施,很多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了地方办学标准。但目前只有贵州、浙江、山东、江西、山西、河北和青海这七个省制定了办学规模为60个班的普通高中建设标准,且地区之间差异大,尤其是东西部悬殊更大。例如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和东部地区的浙江省,生均建筑面积相差三倍多,生均占地面积相差两倍,理化生实验室数量差距也很大。对于超过48个班的超大规模学校,有必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办学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面积指标,以节约成本,减少公共财政的浪费。
(三)向社区开放,就学群体更全面,体现全纳教育理念
1994年 6 月10 日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萨拉曼卡宣言》并明确提出教育理念——“全纳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它容纳所有学生,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和分类的教育。而我国中小学校多采用在普通中小学校中设立特教班或创造轻度残障生可随班就读的空间环境,对于必要的教学用房如康复室、听力修复室、物理理疗室、语言室等虽考虑加以设置,但却未详尽体现在学校建设标准中。因此,理想的校园应为服务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就学保障(不附带任何条件),并能使学校的公共服务设施面向社区开放共享,实现全纳教育。
二、世界范围内中小学校空间模式比对分析
在教育理念、教学需求、政策纲领的影响下,中小学校空间模式会呈现出不同特征。下面围绕空间的开放性、地区的差异性、全纳教育的实现途径,借鉴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经验,探寻我国校园空间环境的变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学科交叉、功能复合、空间开放共享
自约翰·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主张以来,美国已经展开了六次较为正式的教育改革。教学方式上更提倡开放学习,公共用房则体现了学科交叉、功能复合的设计理念。例如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指导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信息资源中心等用房,体现出以课程指导、就业咨询、信息检阅、科技模拟、特别学习辅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点,并按照数量等级列出了小规模和大规模的面积指标。公共用房中特别设置了烹饪室、课程指导中心、信息资源中心、模数化技术实验室等,突出了生活化、远程化、创新型、技术性等时代背景赋予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特征,同时设置开放式学习和交流空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交流、学科交融的教育理念。
日本的近代教育思想以江户时期以来的实学、幕末洋学、近代欧美国家主义思潮为背景,借鉴并融合了欧美实用主义教育体系,强化了“人本主义”“实用教育”的生存教育理念,同样体现在学校空间环境的特点中。为实现多元化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革新,日本文部科学省于1999年3月颁布了《高中学习指导纲要》,规定高中生除国语、数学、体育等十门必修课程外,还可根据个人能力与兴趣选择若干选修课程学习,进行“走班制”的教学改革,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完整空间结构。其中烹饪教室作为独立的一部分被列在特别教室中。此外,还增加了选配功能室,如保健室、木工教室、金属工艺制作教室、衣服剪裁教室等,不但丰富课程体系,还增加融学习于生活的空间环境。
根据日本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规定,中小学普通教室空间构成分为一般学习空间、多媒体空间、教材空间、教师角、服务活动空间、课外空间、半室外空间、水循环空间、寂静空间九个不同板块,形成以学习室为核心的多样灵活空间,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同时也为走班制下的分层次教学提供基本的空间模式。以福岛县三春镇立樱花中学为例,教学楼一层走廊的一侧为普通教室和多媒体空间复合的半开放学习空间,另一侧为普通教室和资源中心结合的半独立式学习空间,教学楼二层则为学生提供半室外的课外活动空间、屋顶平台和绿化庭院。教室与教室、教室与走廊之间均是灵活隔断,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增减大小,从而实现弹性教学。
综上,与美国学校相比日本学校更突出普通教室与特别教室的区别。普通教室为开放式空间,和走廊之间形成灵活隔断,以满足多种教学行为需求;专门教室以某一类学科为主,更强调其专门化,将“知识”和“技术”融合,以做促学,鼓励学科交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着高效、集约、资源共享的原则,教育建筑在空间的流通、功能的多样方面需不断满足教学活动的各种需求。
(二)建设标准弹性灵活,体现地区特征与差异性
2002年10月7日,美国为21世纪的高中校园建筑革新和校舍空间环境设施的统一完善正式颁布了详细的地区教育建筑建设标准——《DODEA Education Facilities Specifications》。这部文件更接近于建设指南,面积取值有一定的弹性区间及相应的计算公式。首先,将办学规模划分为五个级别:0~300人、301~500人、501~700人、701~1000人和>1000人,然后根据不同级别及使用情况,制定不同的指标参考及计算公式。其中生均教室使用面积3.5m2和教师人均办公使用面积10m2均大于中国的面积指标,多功能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则根据不同级别的办学规模确立相应的面积取值。如多功能用房的计算公式为3.75×(学生数-300)+233,更衣室为112+(学生人数-300)×2,教练办公室为19×教师人数,充分体现面积指标可灵活调整的科学性和参考性。
德国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对英、美、法、日等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汉堡地区最大班额48个班为例,学生人数在1200人左右,则每班学生约为26人。主要指标即班级数、学生数、房间面积都以24为模数,推算十分方便。每个教室面积为81平方米,容纳学生26人,生均使用面积为3.1m2/生。除了对层高、设备等有一定要求的特殊用房外,其他用房均采用统一大小,模数制更易于标准化建造和施工。同时,学生数为区间值,分别规定最小规模和最大规模,体现出办学规模的灵活弹性。此外,还专门设置了可变空间、全日制多功能场所、供每班使用的研究小组空间等。不仅如此,不同地区的学校建设标准还有一定的差异性。柏林地区将学生规模分为三级,即720人、960人、1200人,将主要使用空间——教学、次要使用空间——食堂、多功能厅,以及辅助使用空间——储藏分别列出。教室内增设衣帽挂取、教学用具放置、存储空间,同时设置学生工作、小组教室和公共交流等多用途空间。
因此,统一规范及建设标准制约了校园空间环境的提升和更新。借鉴先发国家的建设经验,对适应高品质办学的规范关键数据如建筑层数、高度、主要功能用房的面积、数量、大小等重要指标进行梳理,提升建设规范与标准的适用度,思考在以规范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就学容量、适应高品质办学的多途径和新思路,体现地区差异及弹性办学特征,才能进一步提升空间品质,实现校园更新。
(三)考虑残障学生就学需求,全面实现全纳教育
在全纳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国内外中小学建设标准也增加了残障学生就学的相关用房。以美国为例,除了设置普通学生使用的教学空间外,还专门为语言、听力、身体有障碍的残疾学生提供方便就学的场所。如听力修复室、物理理疗室、第二语言室等,均为残障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全面保障,也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目标。
化育是德国教育最核心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化育”的存在才使德国教育走上了不同于英国和美国的教育发展轨迹。“化育”注重内心体验和内心自由,尊重人的固有力量,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内心自由和完善的人。德国教育倡导“寓教于行”,于细微之处全面提升人的内在精神,始终强调“人”是教育的核心,鼓励青少年追求自由与独立,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倡导各种力量参与社会教育,以身心和谐发展为教育目标,不断完善教育体系。通过解读德国学校的建设标准,可以得出全纳教育理念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例如,在每个年级的总学生人数方面考虑4%的残疾儿童,满足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随班就学的需求,体现“人”是教育的核心和“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
以日本为例,针对少子化、高龄化、防灾等社会突出问题,中小学校设施作为社区开放教育与安全避难重要场所起着重要作用,不仅限于向社区开放,与残障人士、高龄者、保育等福利设施的合作及其进一步的复合化都成为日本学校不断实践的课题,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了全纳学校的社会意义。如日本卡伊欧学校,其位于社区的中心位置,与周边的设施和居住区具有很好的可达性。校舍布局通过中央大街和大厅相联系,与社区的住宅、公园、运动场、工厂等公共设施共享,可以实现多地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我国很多学校因既有用地受限,不得不通过办学空间环境外溢以满足就学需求。借鉴美、日、德等国的经验,可全面考虑残障学生就学需求,向社区开放,对校区的规划、建筑、景观等物质环境层面和人力、财力、物力等精神环境层面实现校区潜力的深度挖掘,从而提高公共财政投入的利用率,促进各项设施和资源向社区开放,推动地区教育的发展,实现终身教育和全纳教育。
三、世界各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梳理美、日、德各国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以下方面对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空间模式的革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是学校结合城市、社区开放布局;其次是需要增加多功能、复合化的教学空间,主要功能用房面积指标按照模数设置,辅助空间保持不变;同时各个地区的建设标准应体现差异性和规模灵活性,考虑残障学生就学需求。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强烈诉求以及校际的品质差异引发的教育不公等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全面革新中小学校空间模式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课题。
(一)以教育理念指导空间模式革新
人本主义的回归、自由空间的释放、创客教育的实现等一系列国际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事业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与之相应的是校园的办学特征、教学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生源变化等因素发挥的作用将在校园设计中有所体现。基于教育理念更新的设计应提升空间品质,满足分层次教学、走班制、团组教学的需求。 
1.建筑空间灵活复合
为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班群空间”模式较多地应用于教学空间的组团设计中。“班群空间”通常设置3~4个教室为一个独立学习单元,共同围绕一个核心公共空间布局。公共空间提供一个开放共享的交流场所,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便于各个班级学生之间的联系,引导自主探索和交流。典型“班群空间”教室组团分为四个并排串联的普通教室,一个开放型小组活动室,以及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教学研讨的办公室。各个教室和开放交流场所之间通过灵活、可移动的隔断来实现弹性教学的需求。 
例如在印第安纳州拉菲特文顿学校中,通过将各种教学空间及辅助空间相串联,增强教学区的多功能复合性。若干个教室并置在一层形成一个年级区,围绕教室的中庭还设置美术区、音乐室、信息中心、理科室、家政室等,最终形成综合型的年级(部)学区,考虑到不同级部对教学需求的不同而分重点布置。通过高度复合将教室空间与其他辅助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
2.营造多处交流场所
教育建筑应以学生的行为特点为依据,创造适宜交往的空间环境。建筑的组团之间、广场庭院、入口、屋顶等各种外部环境和室内空间相比同样重要。相比国内的教育建筑,国外学校更注重教室之外的中庭、入口、天井、庭院等场所的营造,激发交流交往行为。如设置供个人学习、休息的“多功能角”“读书角”,增设阳台、盥洗室、储物间(架)等。此外,在教学楼内外营造非正式学习和资源共享中心,设计大台阶或加宽楼梯,提供师生、生生之间非正式交流场所等。 
除了满足大型集会的校园广场外,最重要的室外交往空间就是建筑组团之间的庭院了。凯文·林奇在《场地规划》一书中探讨过25米左右的空间尺度是社会中最舒适的交往尺度。庭院的尺度在25~39米之间,能够较好地满足建筑采光、通风、日照、防火、隔音等要求,并且营造出来的庭院具有较好的停留感和亲和性。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对于外部空间的尺度而言,每隔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层次的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高低起伏,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感。”随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围缩小到 20~25米以内,则可以看清楚人们脸上的表情,见面才会产生亲切感,更易于交流。所以将 20~25米作为适宜社会交往的空间尺度。C.莫丁在《城市设计:绿色尺度》一书中指出,从激发交往活力、营造宜人社区的角度看70米×70米至100米×100米可作为街区的适宜取值参考。因此,我们可以将 70~100 米的尺度作为校园中心级的适宜外部环境尺度取值,从而得出最大面积的外部空间适宜范围,把20~25米作为建筑之间内外庭院的适宜宽度。
根据不同的校园尺度,将适宜学生交往的若干个庭院划分为“邻里单元”,每个邻里单元的中心代表着可识别的象征。可以是大型广场、绿地公园或者是交通路口、雕塑标志等。这样,每个“学生邻里单元”也围绕绿地、广场、路口等打造可识别的邻里中心,消除陌生感、增强导向性,营造出校园中“家园”的象征,建立归属感,营造多处适宜交往的交流场所。
(二)适用度优化后的空间品质提升
弹性办学背景下校园用地和功能构成含义有着新的变化。而按照传统规范给出的基本组成则为线性叠加关系。在灵活弹性办学、空间高效集约、土地综合利用等理念指导下,校园空间形成网状复合关系,如建筑用地与绿化用地、体育用地可高度复合,通过建设屋顶运动场、平台庭院绿化、架空层运动存储空间来实现;充分考虑预留用地,配置自植园、社区运动场、剧院及就业指导培训中心等,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升,摆脱学校建设用地不足、校舍使用功能单一、运动绿化场所严重缺乏的困境,校园建设标准的适用度和灵活性更强,品质得以提升。
在空间类型和属性划分上,结合不同的影响因子制定适应性策略,普通教室可根据灵活办学需求设置“走班制”特色教室——全科目教室、特别科目教室、开放科目教室、功能科目教室;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而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理、化、生实验室可优化为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编排的“学科实验+小组探究+信息学习中心”的多学科探究实验空间。办公空间可与教学用房、教工生活用房结合而设或叠合使用;独立设置的图书馆可整合为“图文信息中心+班级读书角”模式或共享媒介资源中心。受到内外开放、管理方式的影响,独立食堂可与校外餐饮共用或转化为多种生活用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既有学校建设用地有限、教学空间功能单一、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从人均使用面积、交流交往层次、学科渗透交融、景观设施完善等方面全面更新校园环境。 
(三)全纳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功能布局完善 
在全纳教育理念影响下,世界范围内中小学校空间设计手法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L”型教室平面格局便是其中典型一例。它由三部分构成——正式学习空间(集中统一授课)、非正式学习空间(小组讨论、差异化学生个别指导)、盥洗空间。三个各自独立的矩形空间组合成一个“L”型,在统一授课的前提下对有学习障碍的残障生进行个别指导教育。围绕“L”型教室在辅助用房集中设置听力修复室、物理理疗室、语言指导室、康复训练室等,体现全纳教育理念。
为进一步体现“全纳教育”,“微型村庄”模式也是国外建造全纳学校通常采用的设计手法。建筑群中贯穿一条中央“大街”或步行道,适当地安排教室和其他设施,也可以减少学生们为换教室上课而折返的交通时间,也有助于对校园产生归属感,并增加集体合作意识。“微型村庄”功能构成一般是以一条典型的中央街道为校园主轴线,串联教室、实验室、多功能厅、会议室、图书室等功能用房。同时,与社区运动场、公园、医疗保健、职能培训等多种配套服务设施开放共享,构成一个完整的社区功能模块组合。学校的全部建筑围绕着一个带顶棚的中央广场而建,多个教室和工作室都串联在“中央大街”的两侧如“商店”一般鳞次栉比,所有的公共集会等活动均在中央大厅展开。而这所“社区学校”恰恰成了周边环境设施的核心所在。“微型村庄”兼具了社区公园、实习工厂、活动中心、商业、运动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并相互开放共享,大大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学校的全纳——社会实践价值兼教育外延意义。
从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背景看学校即社会,学校即生活。通过内部需要和外部诉求相协调,校内外土地、公共设施等各方面的整合和共享提供了校园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多种可能。学校与社区之间密切联系,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也在校外具备更多的活动地点和教育场所;同时社区内的市民们也可以更多地使用教育资源,使学校成为一个社区中心为人们共享,并产生新的空间关系,节约公共财政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社会效益,推动地区的整体发展。

(本文编辑:徐华楠)

图片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