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康熙年间编的《医宗金鉴》,提到的“方法”,很有启示

 明月照书窗 2021-12-10

“方法”二字,现在一般不拆开来讲,也不拆开来用,虽然这个词有两个语素。

我们认为“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手段。

清康熙年间编的《医宗金鉴》,提到的“方法”,很有启示

而在《医宗金鉴》中,“方法”二字是拆开来解释的:

方者一定之法,法者不定之方也。

意思是:

“方”,是因地制宜的变通之道。

“法”,是比较固定的法则。

就比如,

学开车,一定有基本的法则。比如怎么样合理漂亮地打方向盘,怎么样安全有效地制动。

但是,遇到非常时刻,就要学会变通,以求恰当处置,避免灾难的发生。

但在处置中,一定有基本的法则在里面。

如快要追尾,你必须要制动,这是基本的法则。而你是一脚踩死刹车,还是慢慢降速,需要看情况而定。

清康熙年间编的《医宗金鉴》,提到的“方法”,很有启示

在《医宗金鉴》中,对“方法”二字有具体的阐述:

古人之方,即古人之法寓焉。立一方必有一方之精意存于其中,不求其精意而徒执其方,是执方而昧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古人所留下的药方,里面就寄寓了古人的不变的法则。

每一个药方都有古人的深思熟虑在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药理知识。

如果一个庸医,只是拿着一个药方,一招鲜,吃遍天,那一定是骗人的。

也有些人不知从什么地方找到一个方子,就认为是灵丹妙符,到处推荐给人,这也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医者应该熟读玩味,把药方背后的深刻思想领悟透彻,那么临证之时,自有得心应手之妙。

清康熙年间编的《医宗金鉴》,提到的“方法”,很有启示

这也很像我们高考答试题一样。

如果一个学生只会解答一个一个的试题,而不懂得解答这类题所包含的原理,那就是死学,根本没有学通学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