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检验女子贞洁的“守宫砂”

 情缘半岛 2021-12-10

         顾名思义,“守宫砂”中的“守宫”,是守女性的子宫。

        “守宫”最早出现于《尔雅》,其中的守宫,与蝾螈、蜥蜴等爬行动物混为一类。其中的宫,指的是房屋居所,壁虎因常攀附于墙壁,而被视为看守房屋的瑞兽,故被成为“守宫”。

        最初的“守宫”,只是指壁虎这类爬行动物,与女性的贞洁并无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枷锁越来越多,便将“守宫”转化为了“守宫砂”,成为了女子贞洁的象征。

        关于古代守宫砂的制作,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将守宫放在容器中饲养,喂其朱砂,等其全身通红便捣碎成泥,得到的红泥便是守宫砂。还有一种说法是守宫的爪上有一块天生的朱砂,取出即可制成守宫砂。

        古代的很多人家,在女儿出生几个月时,便在女儿的身上点上“守宫砂”。不论是富贵人家的千金,还是普通百姓家中的小家碧玉,身上都会点有“守宫砂”。

        在点了守宫砂后,女子若未经房事,可一直不掉,但一有房事则自行脱落。因此,守宫砂成了判断女子是否失贞的重要标准。

        相传,明朝的永宁公主在太监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患有痨病的公子。她还没有与丈夫圆房,其丈夫便因重病去世了,此后她便一直守寡到27岁。在永宁公主去世后,宫女为其擦拭身体,发现她至死都是处子之身,手臂上的守宫砂依然鲜艳。当时的人们知道后,既同情其悲惨的经历,也称赞她为丈夫守贞的节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