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 1. 下列各项属于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的是( )。 A. 取象比类 B. 四诊合参 C. 辨病论治 D. 辨证论治 E. 整体观念 【答案】B 【考点】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 【解析】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2. 观察舌态包括观察( ) A. 强硬 B. 裂纹 C. 瘦薄 D. 点刺 E. 腻腐 【答案】A 【考点】舌态; 【解析】舌态,指舌体的动态。正常舌态多表现为舌体伸缩自如,运动灵活。提示脏腑机能旺盛,气血充足,经脉调匀。常见的病理舌态包括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等。
3. 芤脉的脉象是( )。 A. 浮大无根 B. 浮而细软无力 C. 浮大中空 D. 轻按搏指 E. 浮取无力 【答案】C 【考点】脉象辨证; 【解析】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多见于大失血或大汗后。 4.低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属于( )。 A. 阴盛格阳 B. 阴虚内热 C. 阳盛格阴 D. 阳热亢盛 E. 阳虚阴盛 【答案】B 【考点】阴虚证; 【解析】阴虚证,指体内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以咽干、五心烦热、脉细数等。阴虚证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等。
5. 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见症状是( )。 A. 健忘 B. 多梦 C. 面白 D. 失眠 E. 心悸 【答案】E 【考点】心的脏腑辨证; 【解析】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四者病位都在心,辨证要点都以心悸为主要表现,所以共同症状是心悸。
6. 望神尤其重要的是( )。 A. 眼神变化 B. 意识状态 C. 反应能力 D. 语言呼吸 E. 动作姿态 【答案】A 【考点】望神的内容; 【解析】《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云“人之神气,栖于二目”,说明两目最易传神。目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地,即《灵枢大惑论》所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系通于脑,其活动直接受心神支配,即《灵枢.大惑论》所说“目者....神气所生也”。故观察两目对于望神显得尤为重要。
7. 肺气虚证咳喘的特点是( )
A. 咳喘,痰多易咯 B. 咳喘无力,神疲 C. 咳喘,痰少难咯 D. 咳喘胸闷,痰黏 E. 咳喘,痰多稀白 【答案】B 【考点】肺气虚证; 【解析】肺气虚证是指肺气虚弱,呼吸无力,卫外不固,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是咳喘无力,咯痰清稀,少气懒言,语声低怯,动则尤甚。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自汗,恶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
8. 舌诊脏腑分属部位,一般认为舌根属( )。 A. 脾胃 B. 三焦 C. 肾 D. 肝胆 E. 心肺 【答案】C 【考点】舌诊; 【解析】以五脏来划分: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心属脾胃,舌根属肾。 9. 症见大量出血的同时,见面色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晕厥,脉微细或弱,诊断为( )。 A. 阳气虚脱 B. 气不摄血 C. 气随血脱 D. 血虚气脱 E. 亡阳 【答案】C 【考点】气随血脱证; 【解析】气随血脱证是指由于大失血,导致元气外脱所产生的危重证候。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是大量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气少息微,大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或舌淡,脉微或芤或散。
10. 肝阳上亢证属于( )。 A. 上实下虚 B. 上虚下实 C. 上热下寒 D. 上下俱虚 E. 上下俱实 【答案】A 【考点】肝阳上亢证; 【解析】肝阳上亢证多因肝肾阴亏,不能潜阳,使肝阳亢逆;或长期恼怒焦虑,气火内郁,暗耗阴液,阴不制阳,阳亢于上而成。其病理性质是"上盛下虚“阴亏阳亢”。
内容转载于知择学习网,更多内容可上站内搜索关键词中医骨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