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应该把问题从孩子身上卸载下来

 木香草堂 2021-12-10

昨天傍晚,我在厨房做饭,派老公下楼去接女儿。

俩人回来的时候,小姑娘梨花带雨哭成了一个大花脸。

据爸爸讲:是楼下的小强不肯听从女儿如何扮家家酒的安排,她气不过就出手把人家结结实实打了一顿,结果一扭头发现正好被自己的老爸看见,害怕会被惩罚,“哇”的一声哭起来。

我赶忙蹲下身来,问女儿:是这样吗?

她微微点头,说:可是我很生气,真的很生气。

可是打人总是一件不对的事情。

我得想个办法让她解决这个问题。

这件小事让我想起前两天刚刚接诊的一位母亲。她来咨询室寻求帮助,是因为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遇到了一些课业问题,总是拖拖拉拉写不完作业。当时,这个母亲非常焦躁不安,连说话都有一些语无伦次,翻来覆去不停地抱怨:“他真是让我烦死了!他真是让我丢人啊!他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没救了!”

“等一下,他是谁?”我突然打断她。“啊?”这位母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是谁?”我又重复问了一遍。

当我们被糟糕的情绪笼罩时,视角常常就会变得非常狭隘。没错,这个孩子身上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他还是你的儿子啊!而且,一个更广阔的事实是——母亲正在面对一个问题:她的孩子在学业上有困难;而她可怜的孩子却至少同时要面对两个同等严重的问题:他自己的学业问题,以及,如何面对一个有点抓狂的母亲。

一直很讨厌“问题儿童”这个说法,自打这个专业名词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甚至孩子自己都深受其害。这个过于简单的归纳,让我们经常忘记——问题儿童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

就好像拿着一张左下角滴了一滴墨水的A4白纸问:这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黑点”,而忘记了“白纸”的存在。

当我们认同了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问题儿童”,就同于在意识上把孩子和他正在遭遇的一些困难(也就是我们随口会说出的“问题”)混为一谈。这样造成了一个十分可恶的结果:母亲会忘记眼前这个“问题携带者”最本质的身份,其实是自己心爱的孩子,在几年或十几年之前,他就是窝在你怀抱中最疼爱、最关心、最舍不得伤害的宝贝。

当我们把那些正在逃学、打架或者上网成瘾的孩子归结为“问题儿童”,就等于在孩子与自己之间划出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一边是家长自己,一边是孩子和问题。结果,就把由于面对问题而产生的所有愤怒、失望、怨恨、伤痛,全都一股脑儿地攻击到本来就手足无措的孩子身上。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

我们可以主动把某个具体的问题,从孩子身上卸载下来,和孩子建立一个联盟,同他一起去面对这个问题。把自己和孩子留在鸿沟的一边,把问题搁在另一边。家长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对抗压力,而不是在原本的压力之上,增加孩子的压力。毕竟,相对于孩子,我们的资源和能力更丰盛。

好了,现在回到我家的这场小小风波。

听完女儿的困扰,我和她一起商量,在感到很生气的时候,除了打人,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事情让自己好受一点儿。也许我们可以跟自己对话“现在我很生气,但我不可以去打人”,或者在白纸上画出一副“很生气”的图画,然后一口气把它撕个粉碎。但女儿不稀罕我的建议,她的解决方案很简单——以后再也不和小强玩了。

我尊重她此时此刻的选择,当然,什么时候她再想去我也同样尊重。

达成共识之后,女儿的心情已经大好。我们俩手拉手,一起步行下了两层楼梯,向楼下的小强小朋友认认真真地道了一个歉。

你愿意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成为他的坚强盟军吗?2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