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大师门采尔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他多年不倦地作画,对艺术有着赤诚和热情。今天图南画室就带领大家走进门采尔的一生,欣赏他一幅幅优秀的画作! Adolph Von Menzel 阿道夫·冯·门采尔 1815年12月8日-1905年2月9日 阿道夫·冯·门采尔,是德国十九世纪成就最大的画家,是欧洲最著名的历史画家、风俗画家之一。他的素描与速写造型严谨,对结构解剖理解深刻,因此被誉为“素描大师”。 门采尔精于素描,一生为世界留下了约7000余幅素描作品和80余本素描、速写集。 门采尔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取材也极其广泛,深刻且多方面地表现了当时德国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风俗。 他常出入宫廷参加各种典礼,画过皇帝及统治阶级上层,也画过很多工人及其他大量劳动者的形象。 尤其对于德国工业生产和工人生活的描绘,在当时的欧洲同时代画家中是极其罕见的。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轧铁工厂》,是较早反映工人劳动和生活的油画作品。 在这个钢铁、锁链和炉火交织的空间里,熊熊的炉火点亮了沉闷的车间,也将那股炙热卷着潮闷的空气传达给每一个看画的人。 门采尔生于德国东部小城市布雷斯劳的一个印刷作坊家庭,幼年时便显露出了绘画的天分。 他后来继承了家里的印刷作坊,开始为一些画册、请柬、菜单等绘制和印刷插图。 对绘画艺术有更高追求的他,为了深造,于18岁时考入了柏林美术学院。然而仅仅在学习了六个月之后,门采尔就被学校以“缺乏天资不可造就”为理由劝退了。 可这样的挫折并没有打消他对绘画的热爱,从这以后,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画画的工具,随时用笔记录看见的事物。 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河畔山顶,到处都有他作画的身影。 当时有人讥讽他是得了什么“绘画狂热症”,他听了很高兴地说:“希望此病是绝症”。 门采尔晚年被政府授予“荣誉公民”称号,并在70岁时被聘为柏林大学名誉校长,71岁时被俄国彼得堡美术学院聘为荣誉院士。 90岁去世时,德国皇宫为他举行了只有元帅和将军才能享有的盛大葬礼。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涵盖了素描、速写、油画、版画、水彩画等,但大多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之中被毁,仅留存下来的部分作品现藏于德国各大博物馆。 门采尔的许多素描作品,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手画出来的。晚会上、宫廷舞会中、议会桌旁、火车车厢里,旅馆中……只要有所感,就一定要把对象刹那间的形象画下来。 从被退学到成为享誉世界的素描大师,门采尔在绘画上的成就是在这一张张不起眼的“随手记录”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你问该如何学好画画,如何进步地更快,再多的设想都不及拿起笔,记录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