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1:老虎一听,就拦住了它们,说:“快带我去看看咕咚长什么样,好让我一口吃了它。” 师:你说出了老虎称大王的霸气。 生2:老鼠一听,就叫住了它们,说:“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东西吗?别急别急,我们这么多小伙伴一定有好办法的。” 师:这是一只机灵高情商的老鼠。 生3:万年乌龟一听,就拦住了它们,说:“我活了一万年,都没听到什么叫咕咚的玩意儿,快带我去看看呀!” 师:还真是一只什么都懂,还会求证的万年乌龟呢?…… 这节课最遗憾的还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在生字教学书写时,时间不够,一个“羊”字没有教学生书写,明天看看他们收回来的作业,自学书写情况如何。(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听导入 1.播放“咕咚”音频拼,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2.齐读课题 3.咕咚:正音,读词卡,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二、整体感知 1. “咕咚”是什么呢? (1)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并相机出示第一段。 ①教学“熟”正音、读词。区分口语音“shou” 引导学生说说树上的木瓜是怎么样的? 又大又黄 师:是的,这样的木瓜就表示熟了(读文)。 ②教学“掉”正音、读词。动画播放木瓜掉落的过程。 2.自由读课文,思考:咕咚来了,引出了哪些小动物?用方框标出,它们是怎么做的?最后怎么样 生汇报 师板书(兔子跑 大伙跟 野牛拦 大伙看 ) 3.按照板书上的顺序给图片排序,并找一找分别对应文中哪几段? 三、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过渡语:让我们跟着兔子来到湖边,这时候一个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听到这咕咚声,兔子怎么做,怎么说?找出相关句子。 (1)学习第二段 出示句子: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①.教学“吓”正音、读词、形声字;教学“拔腿就跑”看图理解,并做一做这个动作。带回句子再读一读。 运用“一边……一边……”说话 ②.创设情境,学生角色扮演兔子,读好句子。 “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呀?”引导学生体验兔子这个角色,读出兔子害怕、慌张的心情。 兔子为什么这么害怕呢?它真的见到咕咚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兔子性格特点来说) ③小结:第2自然段先讲听到咕咚声,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师生合作读。 3.看图学习第3-4段。 过渡: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听见了怎么说的?用波浪线画出。 学生交流,并出示句子。 ①抓住重复的词语和感叹号指导朗读。 ②看图演故事,体验动物害怕的心理。 学生模仿第3或第4自然段看图说话。如 狐狸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 !” 山羊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 ):“ !” 小鹿一听,就 。他( ):“ !” ③教师引读课文,再次体验动物们害怕、慌乱的情境。 ④看图想象当时的场面,用哪一个词语可以来形容? 学生交流:乱糟糟、惊慌失措、热闹 抓住“热闹”再读第4段。 四、指导书写 家:上下结构 上短下长,宝盖头位于上半格中。 象:独体结构 上收下放,一捺最舒展。 羊:独体结构 倒八位于上半格中间,分列竖中线两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运木瓜游戏 二、情景回顾,学习第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 2.学习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都跟着跑起来,野牛看见了,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读读第5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生汇报 (2)引导关注野牛的动作,拦和问。 (3)引读:野牛问 ,再问 ,最后问 。 (4)分角色读,引导学生体会野牛的不慌不忙、冷静的性格特征。 三、 学习第六、七段,进一步体会故事, 过渡:动物们都没有看见“咕咚”,却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现在谁能看着插图来给大家讲讲故事的结尾呢? 1.生讲完,齐读6、7段 2揭示真相. (1)知道了真相,大伙都笑了,他们在笑什么呢? (2)练习 四、说话练习 根据这些动物的不同特点推测下,它们听到咕咚的声音会怎么做?怎么说? (谁)一听,就 (怎么样), 说:“ 。” 五、指导书写 吓、怕、跟、都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