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话,乖,到底好不好?

 速读速记 2021-12-10

“听话,乖,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我就不要你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对,只要你注意一下,会发现很多妈妈都在用这个方式来教育小孩子,而且这就是个常规操作。

有什么不好吗?

除了PUA与被PUA(幼儿园被虐待的孩子就是太乖了,家长说的要听老师话,要乖,万万没想到啊,有些老师是容嬷嬷),后遗症还挺多的,要么你会得到一个乖宝宝,没啥自己的思想,很依赖,意思是除了你以外,他还会依赖别的强者,不习惯自己做决定,也可以说是丧失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要么你得到一个叛逆的孩子,很多事儿都跟你对着干,尤其是青春期开始更严重,如果你觉得他至少有主见,那还真不一定,也许他只是习惯怼人,这个不能算有主见,是一种被动攻击模式。

也可能有一个长大不想成为你这样的孩子,不过,大概率过着过着就越来越像你了。

除去原生家庭不会教育孩子、缺乏教育方法以外,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是因为生活太辛苦,没有时间,没有耐心去跟孩子讲道理,说明事情原委,慢慢的就形成了习惯。

另外,周围这样教育孩子的家长挺多的,也没见有多不好。

忙,这个事儿,在一定程度上是无解的。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去奔波。不努力,就没饭吃。已经习惯了,从小要强,几乎忘记了,怎样放松,怎样偷懒。

甚至歇一下都不会了,还有犯罪感。

我们终于,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显然不是。

怎样摆脱呢?允许自己放松下来,歇一下。不是用力控制的那种放松,是全身心的放松,是可以让你一夜无梦的那种放松。

早晨,在群里分享了一句话

自我教育的能力,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发展出来。

这句话有一个前提,是只要一个人想过的更好,那么就一定得实现自我教育;反过来,也成立,随着孩子的成长,只要没有实现自我教育,那么他就会越来越差。

有了这个前提,再看看我们自己,你是不是发现了,我们一直按着惯性前进的原因,我们没有变得更好的原因。

再来看看孩子呢?

你还要对孩子有那么多的控制吗?

你还会给孩子报4、5个,7、8个课外班吗?

自由支配的时间该怎样定义呢?

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一定有不能自由支配的时间。

给自己和孩子树立起边界意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慢慢学会自己判断;学习和玩一点都不冲突,学习的时间就是用来学习不能用来玩儿。反过来呢,玩的时候也不能动不动要求孩子看书、做题。

家庭逻辑最怕纠缠不清,你不好好写作业,我就不让你玩。孩子想你不让我玩,我就偷着玩。正常的亲子关系,变成了斗法,看看谁本领大,看看谁能拿捏的住谁。

俩人光那儿斗法了,以至于都影响了自己该做的事,得不偿失。

家庭教育说白了就是关系教育,强调一下哈,这里说的关系可不是托关系找门子那种关系,而是关系的本意。

正常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正常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关系捋顺了,事情自然也就顺了。

比如,昨天有朋友很焦虑,问假期要不要给孩子先修下学期的内容。我说没必要,长久来看,家长给报名先修的孩子,学习反而不怎么样。

朋友说,不行啊,最近他学习有些下滑。

我说正常啊,你分不清是孩子情绪周期影响造成的,还是知识点没掌握造成的。

朋友说,没办法,我是完美主义者,总是想督促他。

我说,你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完美。

朋友开始说自己最近工作遇到一些问题,可能有情绪,用到孩子身上了。

我说,你觉得孩子是天才吗?是的话,不需要你管,他也会学好。不是的话,你管也不一定有用。

朋友说,最近跟一位学霸家长聊天,发现学霸也不是那么积极主动,也需要家长督促,所以才更担心自己的孩子。

我说,你怎么知道这个孩子会一直学霸下去?

真正的学霸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考过第二,不论在哪个班级。

我们的孩子大概率是个普通人,学会幸福比学习好更重要,你幸福了,孩子才会有的模仿,才会更有力量去追求幸福。

另外,学习好是通往幸福的路径之一。

难道孩子不如咱,咱就就接受不了了。那国外那些总统啊、明星啊、名人啊是不是孩子不如自己都得气死啊。

……………………………

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很棒,右下角点个在看  ,马上加客服进相应的交流群哦。(表明身份老师,家长,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