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不是大多婚姻都不幸福?(讲讲我外公、外婆的故事)

 姚说 2021-12-10

“幸福”这个词太过奢侈。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从2005年开始,每年春节外公和外婆都会吵架,甚至六十多岁的两个人还会闹分居。

外公外婆在村里有两处宅院,一处在村东,一处在村西,当时两位老人住在村西的院子里。

两位老人吵架生气严重时,其中一人就会抱着行李搬到村东的院子里生活。

一、“过不下去了”

有一年春节,外婆和外公又吵起来了,外婆说外公年轻时有别的女人。

这番言论让年幼的我感到非常的震惊,因为我印象中国的外公温文尔雅,从来没有发过脾气,而且话少内敛,怎么也不像外婆所说的轻浮样子。

外公听完外婆的指责,并没有生气,而是说自己明天就要分居。

后来听我妈说,外婆所说的话并不真实。

当年我外公在乡镇府工作,身材魁梧、相貌端正,因为有工作的缘故,很少下地干农活。而我外婆几乎整天待在地里干活,很少有时间去操持家务,有时候根本顾不上给外公洗衣服,而我外公自己又洗不干净,所以当时外公的衬衣衣领经常是脏的。

有一次在外公下乡的时候,同行的女同事看到外公已经脏得不成样子的衬衣,就帮忙洗了衣服。结果这件事经过旁人的过分解读,给外公和女同事带来了名誉上的影响。

而这件事也成为了外婆握住的把柄,在年轻时经常拿出来对外公进行言语上的抨击。外公尝试和外婆解释过,但是没有效果,因为在那个年代,众口铄金,没人可以挡住悠悠众口的攻伐,于是这件事作为乡村中难得一见的乐子,越传越广。

后来,年轻的外婆经常对别人提起这件事时,声称自己“过不下去了”。可能那个时代没有“幸福”这个词,我觉得外婆就是想表达自己的婚姻“不幸福”。

在那个年代,人人只会为吃饭发愁,人们会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幸不幸福,但是从来没人将“幸福”作为评价婚姻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

二、“又过不下去了”

2000年过后,每年春节期间外公和外婆之间都会爆发冲突,直接原因一般都是外公不愿意将自己的工资和退休金全部交给外婆。

外婆觉得夫妻几十年,外公不应该这样怀疑自己,而且自己岁数大了,没有了收入来源,根本没法生活,总不能买瓶酱油也得向外公开口吧。

在两个舅舅、舅妈和我妈的多轮调解下,我外公就是不愿意将自己的全部收入交给外婆。每年大家的调停最多是让外公将一个月的工资交给外婆。

从此,外公便在家中成为了“抠门”的代表。不过在我妈和舅舅们的赡养下,外婆手里还是不缺钱的,而此时她想要争取的唯有信任。

我想此时的外婆认为自己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否则也不会定期说自己“过不下去了”,然后和外公闹分居。

2013年冬天,外公在一次意外当中耳朵被震聋了。

从2016年冬天开始,外公每到冬天肺病就会加重,于是经常住院。

有一次我回家和外婆聊天时,外婆说:“你外公终于把他的积蓄都交给我了”。

我记得当时外婆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中都藏着笑意。

不过外婆又紧接着说:“上次你外公去银行取钱,人家柜员和他说话,他听不清楚,估计他是怕出错,这才让我以后去取钱。不过上次我取回钱来交给他,他麻溜地就收起来了,也不问我缺不缺钱,合着我不过是替人家跑腿的。”

外婆眼中的笑意又消失了,估计心中又在想“过不下去”的事情。

三、“过得下去了”

2018年冬天,外公再次因肺病住院了,我去医院探望外公时,外公已经瘦得皮包骨了。

我坐在病床旁,摸了摸外公的手臂,邹邹巴巴的皮肤就像老树皮一样。

外婆和我说:“你外公给了我一个本本和一个小包,本本里边写着所有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小包里放着银行卡和存折,这次你外公把所有的积蓄都给我了。”

当外婆对我说这番话时,她的表情是平静的。

2019年1月份,外公去世了。

2019年2月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当时我们担心外公去世第一个春节外婆会不开心,所以集体决定在外婆家一块过春节。

午饭期间,外婆看着围坐在一起的我们,幽幽地说道:“这放在往年,我和他又得吵一架,今年也没人和我吵架了。你爹生前把钱都留给了我,还和我说'你们兄妹三人日子过得都不容易,人老了难免多病多灾,自己手里有钱,省得花你们的钱,惹得儿媳妇和女婿不高兴’,算了,我原谅他了。”

我想此时的外婆应该是“过得下去了”,也应该是“幸福”的。

结语

对于外公外婆来说,“幸福”这个词太过奢侈。

因为在他们的那个年代,只有“过得下去”和“过不下去”,当时的他们对于“幸福”没有概念。

虽然外婆认为自己在年轻时的婚姻是不幸福的,但是现在我认为外婆的婚姻是幸福的。

我想“幸福”应该是对过去的概括,不到生命终止,就谈不到幸福与否。

“万事如意,日日顺心”仅仅是一句吉祥话,如果你当真了,并以此为标准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婚姻,你又怎么会得到幸福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