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09:41 孩子的成长道路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在人生中每一个新的尝试都是一个转折,而每面对一个新的事物是,很多孩子起初的感受就是害怕和抗拒,他们不能在离开一个舒适圈时不会像成年人一样很快的适应,因此更多时候表现为对事物的抗拒和恐惧。 当宝宝产生恐惧时,家长应在态度上进行正面引导,避免用否定恐惧的方法安抚,容易造成无效循环。就像我们向朋友倾诉生活苦恼时那样,寻求的未必是一种解决方法,而是一种理解,这“理解”本身,已经是一种安慰和疗愈。 面对这些情况,家长该如何应对? 要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恐惧情绪,和孩子建立同盟关系。 比如:孩子说“我很怕”,家长可以重复孩子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有效的提问“宝宝很怕,是害怕什么呢?”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把无形的恐惧转化成一个具体的场景,让孩子也能清楚的认知到恐惧。 不把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比较,不说“xx都不怕,xx都敢,你为什么不行”等话语。 本来孩子遇到问题希望的是得到父母的帮助,可你却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给他泼冷水,这会让孩子不知所措、甚至自责。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和他一同面对挑战,当孩子做一件具有难度的事情时,家长可以将任务分解,逐渐的增加难度,让孩子在一个个小的挑战后,不断增强自信,变的更勇敢。 学会赞美孩子、鼓励孩子,给与孩子更多的勇气和自信。 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将孩子具体提升的方向细细夸赞,同时鼓励孩子通过想象和复述等方式,给自己打气,让孩子逐步变得强大。 要相信孩子的内心原本就充满了力量,只是他还需要时间去爆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困难,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成长历练,相信,稚嫩幼苗终有一日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