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与孩子的交流模式,决定了他将来周游世界的模式

 吕静贤 2021-12-10


01

前几天,老公带孩子出去玩。回来后,老公告诉我:小宝在外面很大胆。老公说,当时小宝吵着要买东西,闹得不可开交,于是他拿出身上的一块钱给小宝:“你去问问老板可不可以买,如果可以你就买。”一开始,老公想小宝应该不敢过去问。但没想到,小宝还真拿着这一块钱走到小卖部对老板说:“叔叔,这钱可以买××吗?”

对于小宝主动过去跟别人讲话的表现,老公既惊讶又高兴,他说:“真没想到我们小宝那么胆大,竟主动去跟别人沟通。”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大宝,一直以来,在外面他总是很胆怯。比方说在外面吃饭,和服务员要个什么他也不敢去说。总是要我们去说或者干脆不要了。

造成两个孩子在外面的表现差距是性格原因吗?肯定不是。因为说实话,小宝性格没哥哥活泼。可以说小宝性格偏内向,而哥哥性格偏外向。可为什么两个人在对外交往、沟通上的表现却恰恰相反呢?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件这段时间发生的事:那天中午,大宝上完美术课,我去接他,看到他画的画,感到既好看又很有创意。忍不住表扬他画得很好。回到家,老公看到孩子的画,也表扬了孩子。那时大宝的心情应该是非常开心的。然后吃饭了,我讲起上午听到的某个孩子非常优秀的故事。讲完了,这时大宝插口道:“那又怎么样?”这话一下惹恼了老公:“'那又怎么样',那说明这个孩子很优秀,你应该向他学习!”然后老公又厉声说:“以后不能再讲这句话了:'那又怎么样'!”

我看到大宝的脸一下涨得通红,然后眼睛也红了,他转过头去,用手擦了擦眼睛。看到我看他,又看了我一下,我赶紧把眼睛转向别处,装作没看见的样子。

吃完饭,我以为大宝今天中午不会再跟爸爸睡觉了。没想到,不一会儿,他仿佛忘记了刚才发生的这件事。又笑嘻嘻地和爸爸、弟弟打成一片。中午又和往常一样,继续和爸爸睡。我想,大宝是自己把委屈硬生生地内化了。


在老公眼里,“那又怎么样”这句话意味着孩子不把父母的话放在眼里、不当回事,是对父母说话的轻视和蔑视。但其实这是大宝的口头禅。一方面,孩子也许是带有点轻视、不以为然的含义在里面。另一方面,孩子其实也是在问“那又怎么样?”这时最好的应对不是指责,而是耐心地给他解释,让他看到里面更深层的含义。而不是一上来就披头盖脸地一顿指责和否定,不给孩子任何表达的机会。

02

以前,和很多父母一样,我也以为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

不错,孩子的性格中有一部分是天生的,就如内向、外向。但是,从大、小宝两个人的表现来看,我又发现并不仅仅是天生那么简单。

大宝从小就是一个爱笑、开朗的孩子,而小宝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比较内向甚至有点胆怯的孩子。

可现在,两个孩子在外面的表现却刚好相反:大宝胆怯、退缩;小宝主动、胆大。

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读书,我找到了答案: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模式和质量,决定了孩子在外与他人相处的模式和质量。

如果孩子在父母那里获得了充足的爱和尊重,那么孩子在外交往就会充满信心和游刃有余。相反,孩子就会在外面与他人交往中底气不足,充满胆怯、自卑和犹疑。

因为,获得充足的爱,是孩子愿意走向外界并踏出第一步的基本条件。

那些在外面容易与他人建立起稳定、良好关系,并从容、自信的人,都是从小与父母关系融洽和获得父母充足的爱的孩子。所以,他们能无后顾之忧地一直往前闯。


而从小缺爱、缺安全感的孩子,就容易一直在原地寻找爱,而不敢轻易地踏出自己所谓的舒适区。因为内心爱的贫乏、不足,和对爱的深深渴望,使他们在外与人交往中患得患失,不敢主动向前掌握主控权,而任由他人来安排。

对于我家大、小宝来说,哥哥获得的爱的质量显然是比不上弟弟的。虽然对待他们,我们自认为都是一样爱。但爱的质量却大大不同。因为第一个注定都是第一次,所以在陪伴过程中也注定磕磕碰碰,比不上第二个的愈来愈得心应手。所以对于哥哥来说,获得的爱的质量和满足是远远比不上弟弟的。

比方说,原来带哥哥时,因为没有经验,我很少与哥哥做亲密的互动。更很少去倾听他、与他交流。总觉得孩子只要喂饱、喂好就行了。小时哥哥睡觉大多数都是自己一个人睡,而我在忙着搞家务或其它事情。直到发现哥哥一系列的行为、心理问题(吃手、无安全感等)时,才明白仅仅喂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注重陪伴质量。

再带弟弟时,我就深深吸取了带哥哥时的教训。与弟弟的相处过程中,注重陪伴质量,经常与他亲密互动。所以弟弟现在内心充满安全感,在外面也主动与人交流。

而且,父母在家里与孩子的交流质量,决定了孩子在外面的交流状态。

和很多家长一样,以前对待大宝,我很少去倾听孩子的声音。也很少与大宝好好讲话。遇到自己想听的,就会听一下孩子讲什么,回应下孩子。而遇到自己不想听的,直接略过,装作没听见----我想,这也是很多家长的通病。

原来,我也没留意到自己这个毛病。也是通过读书,才发现:哎哟,我好像从来没和孩子好好、认真说过话呢。平时再留心观察,发现确实如此,孩子对我说的话,我要不就是很少做回应,要不就是不认真回应,直接“呃呃”过去了。但实际上孩子说什么,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而对待小宝,因为读了书,也因为有了大宝的教训,所以平时我就很注意对他说话的倾听和回应。不论他说什么,都会去回应他。所以小宝也越来越喜欢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外人面前也是从容自如。


可以说,父母与孩子交流的质量,决定了孩子在外面与他人的交流状态。总是得不到父母回应的孩子,或总是被父母居高临下地命令、批评、喝斥的孩子,在外面要不是唯唯喏喏、不敢出声;要不就是有样学样,指挥甚至欺负其他比自己弱小的孩子----总之难以与他人建立起平等、正常的交流关系。

所以,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和质量很重要。一个孩子来到世上,最先面对的就是父母。父母给了他,来到这世上最初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体验。

如果希望收获一个不论在哪都能自信、从容的孩子,那么就请重视与孩子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做到尊重孩子,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和交流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出去,与他人关系的模式和质量。

03

一个从事教育的老师,讲过自己身边的这样一个例子:

她一个亲戚的两岁多的孩子,特别内向、胆怯,很多东西都不敢做,也不肯说话。她亲自带了这个孩子半个月。半个月后,孩子变了很多,并学会了几十个生字。

她告诉孩子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并认真倾听孩子的各种表达。因为也见识到这半个月这位老师所带孩子的成果,孩子父母虚心地接受了。等孩子5岁时,这个孩子已是一个快乐、活泼,在外面喜欢交流并交流自如的孩子。

受她的影响,她身边的亲戚都很重视与孩子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说的每一句话。无意外地,这些亲戚的孩子在外面都是自信、善于表达的孩子。

这位老师说:“很多孩子在外内向、胆怯,不肯、不敢说话,并不是天生胆小的原因。而是身边没有一个肯耐心听他说话,尊重他表达的父母。对于孩子的表达,大部分父母都是要不轻视、不屑,要不就是训斥,认为孩子调皮、不懂事。结果导致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敢也不愿跟父母说话。出去外面就更不用说了。”

                 

她提醒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表达。学会平等对待孩子。只有这样,孩子出去外面才有表达自我的底气。因为孩子会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习得一个模式,将来会带着这个模式周游世界

这让我想起曾经一个领导的女儿。当时这个领导的女儿年龄不大,才四、五岁。经常来我们办公室玩。同事们总是开玩笑并很好奇:“领导两夫妻都是安静、斯文之人,为何生出这么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

相反同一办公室的另一个同事的女儿,年龄也是四、五岁,可却特别内向、胆怯。而这个同事的性格却恰恰是很开朗的,是办公室里的开心果。

为什么性格安静的父母,教出活泼、开朗的孩子?而性格外向的父母,孩子却很内向?同事很好奇,我也不明白。

而现在,我懂了。这是因为他们对待子女的方式不同而导致的。

那个教出活泼、开朗孩子的领导,平时也是一个比较民主的领导。对待下属很少发号施令,基本上是布置好工作即可。如果下属有不懂的,可以向他请教,他会给出指导意见。如果下属可以自行完成,他基本上是不过问怎么完成的。对待他的女儿,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比较开明、尊重女儿意见的父亲。虽然女儿很小,才四、五岁,可我看到,他很尊重女儿的表达。经常看到他与女儿手拉手走在路上,两人笑嘻嘻地聊着。

而另外一个同事,虽然自身性格很活泼、很开朗。但他教育女儿的方式,则是权威型。在他牵着女儿一起走路的时候,总是一脸严肃的样子。对待下属的工作,他也是要求下属照他的安排去做,很少给下属表达的机会。

可见,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不仅决定了子女与外界的交往方式,也造成了子女所谓的性格。


04

谁不希望能有一个在外面敢说话、敢表达,自信、开朗的孩子?

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自卑、胆怯,遇事畏缩、不敢表达?

但这一切的根源,不是孩子天生性格的原因。而是,从小到大你与他的相处模式。

你尊重他,把他看成平等、独立的个体,认真听他说出的每一句话,并积极做出回应。那么,这就形成了他与人相处、交往的模式。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自信、主动、积极地与人交流和沟通。

而你总是指责他,甚至贬低他;或不把他的话语当回事,常常忽略他的表达。这样长期生活在父母轻视下、受忽略的孩子,出去外面,又何来与人交流的底气?

所以,如果期望有一个在外面自信、大方与开朗的孩子,那么请从现在起,好好和他说话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