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2岁老人被骗61万,是因为蔡根花们年轻漂亮吗?

 月下清茶的树洞 2021-12-10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

90后情侣假扮单身女网友,在微信上假意与上海浦东82岁段老伯网恋,用对老人嘘寒问暖、暧昧关切的手段,取得老人信任,之后就用各种理由令深陷爱情的段老伯“掏钱”投资61万多元。

万幸的是,接到段老伯报案后,警方在延边将涉案的“90后”情侣唐某、金某抓获。

这则新闻让我想起《都挺好》里面的苏大强。苏大强被菜根花欺骗,不顾儿女反对,一心要和蔡根花结婚,还要在房产证上加上蔡根花的名字,乍一看是苏大强色胆蒙心老糊涂了,细品则更主要的是孤独作祟。

抠搜了一辈子的苏大强对菜根花出手大方,难道仅是因为蔡根花年轻长得好看吗?其实不是的,蔡根花初到苏家,苏大强从心里排斥她的到来,虽然后来同意让她留下当保姆,但是苏大强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这从他提醒老聂注意晚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蔡根花能在苏家一步步站稳脚跟,得到苏大强的信任,外貌不过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她完全抓住了苏大强内心人性的弱点,和那种对被人重视、被人欣赏、被人理解、有人陪伴的渴望。

年轻时候被妻子管着,老了被儿女管着,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的苏大强,有一颗渴望被尊重的心。

在家里,苏大强在强势妻子赵美兰的压制之下,一点家庭地位都没有,甚至明明知道赵美兰偏心苏明成都不敢管。

在外面,老实人苏大强也不被领导待见,家里家外都受挤兑的苏大强,内心里一直藏着叛逆,于是在赵美兰去世后,他开始花样作,只是除了明哲,明成和明玉都不肯买账。

当蔡根花到了苏家,情形就变得不一样了。蔡根花一口一个苏老师叫着,还从来没有人这样尊重过苏大强,蔡根花对他的尊称,让一辈子缩手缩脚的苏大强,有了一种抬头做人的感觉。

赵美兰活着时,苏大强在家里就像空气,家里大事小事做不了主,不被重视,没人在乎。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重视在乎,尤其是一辈子在家庭、社会上都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的苏大强,更希望有人能在乎他的喜恶。

蔡根花做菜的时候会问“苏老师,土豆切片还是切丝,您口味是偏咸,还是偏淡。”

家里任何事情都由赵美兰做主的苏大强,被菜根花这样一问,有了一家之主的感觉。

这在以前是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怕是赵美兰去世后,他除了在苏明哲那里可以找到存在感之外,在明城和明玉那里他说了根本就不算,这也是他缠着不让苏明哲回美国的原因。

没有谁喜欢被别人忽视,蔡根花的早请示晚汇报,让苏大强的存在感爆棚,同时也给了他自信,自以为蔡根花真心喜欢他,在乎他。

世人皆有虚荣心,苏大强亦不过是凡夫俗子,这一生他都渴望被称赞、被欣赏。

蔡根花听到老聂鼓励苏大强出版诗集,于是投其所好,拿起苏大强丢掉的诗稿,大声朗诵,不吝赞美。

苏大强这一辈子,听的最多的就是赵美兰的那句“你就是窝囊废,你就不配成家。”突然有一天被人称赞,他的心怎能不被触动。

唯唯诺诺、喜欢写诗,被老婆骂了一辈子的他,内心里其实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觉,蔡根花言语中表现出来的敬佩和赞美,令苏大强产生一种终于遇见一个懂得自己的人的错觉,遂对蔡根花生出一种相见恨晚的爱慕。

蔡根花们的骗术如何破解,老人到底需要什么?

骗子可恶,相信骗子的老人糊涂,可是不能光对他们指责,还要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本以为要房有房、管吃管喝、掏钱给老人雇保姆,就能让老人开开心心待在家里了,殊不知老人眼里儿女的孝顺,不是有吃有喝,是寒来暑往中的嘘寒问暖。

就像剧中苏明玉指责苏大强,苏大强反驳苏明玉说“她能体贴我、陪着我、照顾我,你们谁能做到。”

不要单方面认为苏大强这样说是强词夺理,其实他说的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听过一名90岁的老人说过一句话“我不要钱、也不要新衣服,我只希望几个孩子能经常来看看我,我最怕的就是万一哪一天我走了都没有人知道。”

人老了大概最怕的就是孤单,而骗子利用的恰恰就是这一点。这样想来作为儿女的真挺难,在家陪着老人,挣不来钱,上班还得担心一不留神家里老人上当受骗,做儿女的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只有平时多给老人讲讲骗子的手段,打个预防针,工作之余多花时间给老人陪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