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传说走向历史——舜帝陵揭秘

 五星辉煌 2021-12-10

长久以来,“三皇五帝”作为一个神话传说,深深的植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教育、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子孙溶身于传统文化之中,传承并发扬光大着传统文化。然而,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考古学的昌明,中华民族口口相传的某些“传说”正在被颠覆,他们用一个又一个出土实物来证明,这不是传说!是真正出现的历史!

现在,我们就循着舜帝陵遗址发掘的足迹,来揭示尘封在历史中的陈迹,来昭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来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文化古国!而是一个从未间断的、至今仍灿烂辉煌的文化大国。

文章图片1

五帝图片

一、传说中的五帝

舜帝,是中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距今约四千七百年。“五帝”时期要晚于“三皇”时期。

历史上有将“三皇”时期划为“石器时代”,将“五帝”时期划为“玉器时代”,将夏商周三代划为“青铜时代”,将东周以后划为“铁器时代”之说。此说也有道理。

所谓“五帝”,是指反映父系氏族公社时部落联盟的鼎盛和瓦解过程中的五位部落首领。根据时间的不同,关于“五帝”的传说对象也不一样,主要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说《史记》载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第二种说法指伏羲、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第三种说法指少皞(昊)、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按照《史记.五帝本纪》所载,我们一般采用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五帝。

这五帝,都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当然还有别的始祖如燧人氏、太昊氏、伏羲氏、神农氏、少昊氏等,这不在本文之列,我们也就只顺便提及。

文章图片2

舜帝图片

二、传说中的舜帝

舜帝(公元前2277年——公元前2178年),61岁时即帝位,在位39年,100岁时死于巡狩中。姓妫氏姚,名重华,字都君、有虞氏。又名虞舜、帝舜(舜是其谥号)。他是“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六世孙(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从穷蝉至重华皆微为庶人)(史记.五帝本纪载)。生父:瞽叟,生母:握登氏。有异母弟名:象。妻子:娥皇、女英(尧帝之女)。生子名商均。其出生地尚有争论,一说是现河南濮阳市范县濮城镇(有丹朱文化遗址),一说是山东甄城(境内有尧舜陵,丹朱城,舜耕历山遗址)。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山,”称为“零陵”。(即现湖南永州宁远县九嶷山)。

文章图片3

君山娥皇女英祠

关于舜帝到底死在何处,史上至今仍有争论。我们一并将不同说法汇总如下。

一说是死于衡山。《尚书.虞书.舜典》载,“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二说死于鸣条。《竹书纪年》载,“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

三说死于纪市。《吕氏春秋》载,“舜葬于纪市,不变其肆”。

还有其他说法,但理由都较为牵强。主要是这几种有来源的说法。相较于这几种说法,以湖南永州宁远县九嶷山之说最为令人信服(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实证,我们放在后文再说)。

文章图片4

三、舜帝的历史功勋

舜帝以孝闻名。中华经典“二十四孝”的故事中,第一个故事“孝感动天”即取材于舜帝。也正因为他的“孝”而彰显于世,从而被“四岳”(官名,管理四方部落的首领。当时天下分为四岳十二牧。牧也是官名,比岳低一级)向尧帝推举为帝位继承人。

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就是由众多部落首领推荐,经过四岳十二牧会议同意后的民主选举。其特征是选贤任能。在尧、舜、禹时期,禅让制表明上还是起作用的,但凭借武力,企图让禅让变为世袭的斗争也是暗流涌动。这也是历史上关于禅让出现很多阴谋说的原因。

经过尧帝对舜的三年考验后,才赋予了舜相关的权力,“职掌五典”管理百官。后来,又命其总摄政务。再过二十八年尧死后,舜帝才正式即帝位。时年六十一岁。从各类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中,舜在即位前和即位后六十七年中,对历史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条。

一是订立律法治理国家

文章图片5

舜命皋陶“作五刑以正民”,并将律法刻于各种器物之上广为宣传,四海之内皆以为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法典。皋陶因此有“司法鼻祖”之称。

文章图片6

大禹治水图

二是选贤任能职分四野

舜继任后,流四凶、

帝鸿氏有个后代叫讙兜,称为浑沌;少农氏有个后代叫共工,称为穷奇;颛顼氏有个后代叫鲧,称为梼杌;外缙云氏有个后代叫三苗,称为饕餮。此为四凶。

举八恺、

颛顼氏的后代有才子八人:苍舒、数、祷戴、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此为八恺。

任八元。

高辛氏帝喾的后代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伸熊、叔豹、季狸。此为八元。

八元八恺四凶都是贵胄之后,舜根据他们个人的表现和能力分别流放和重用。八恺性情和善,做事公正,办事有条有理,深受大家拥戴。八元传播五教,使长卑有序,同样深受民众喜爱。任用贤能体现了舜体恤民情执政为民的情怀。

碍于篇幅,我们这里就不将舜帝的历史功勋一一具体介绍了。除开上述外,舜帝还制定四序以发展农业、治理洪水以固本邦国、巡狩天下以德播四海、抚慰三苗以德服诸候等等很多。

上述,均是历代文献所载。但因为缺乏相关实证,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些都是传说。然而,真的是传说吗?

文章图片7

湖南永州舜帝陵

重修舜帝陵的考古发现

舜帝陵现今建有二处,一个是位于山西运城鸣条岗的舜帝陵,另一个是湖南永州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我们前文已述,山西运城的舜帝陵不是历史的真实,故略过不谈。

文章图片8

永州舜帝陵发掘现场

湖南永州的舜帝陵,始建于夏朝,故址在九嶷山大阳溪,始称舜庙。秦朝时又重建了第二座舜庙,遗址在玉琯岩旁,因战乱被毁。后唐、明、清三朝均修建过舜帝陵。2000年,在重修舜帝陵时,发现了秦朝所建舜庙遗址。2002年,随着对该遗址的考古发掘,有了重大发现。

文章图片9

一是该遗址占地面积超过了50000平方米,且遗址五进九开,这正是古代帝王陵“九五之尊”的体现;

文章图片10

二是在发掘中,挖出了龙形图案瓦当的陪葬品。华夏民族“龙”图腾说有了具体的实证;

文章图片11

三是在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十二支牧玉器。这十二支牧玉器正好可以佐证舜帝时当时“十二牧”送给舜帝玉器的历史真实;

文章图片12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

四、结合更早时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地图所标明的“舜帝陵”位置,此遗址的发掘正好佐证了舜帝就葬于此地的说法。

文章图片13

我们文中引用的历史文献大都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主,须知,马王堆汉墓二号墓主轪侯利苍的下葬时间是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这比司马迁出生的年龄(公元前145年)要早四十余年。

从这个层面上来推断,舜帝陵故址就是湖南永州宁远县九嶷山,舜帝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虽然史上多有争论,但出土的文物才是最真实的数据和说明。

文章图片14

现今,舜帝墓葬仍然尘封在历史的迷雾中还没显露出他原本最为真实的一面,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历史,会给我们一个坦诚真实的回答。现在,从出土文物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舜帝,正从传说走向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