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逸周书》释意】……大明武解第九

 克谐达功 2021-12-10

◎大明武解第九/何以威震四方

【原文】畏严大武,曰维四方畏威,乃宁。天作武,修戎兵,以助义正违。顺天行五官,官候厥政,谓有所亡。城郭沟渠,高厚是量。既践戎野,备慎其殃敬其严君,乃战赦。十艺必明,加之以十因,靡敌不荒。阵若云布,侵若风行轻车翼卫,在戎二方。我师之穷,靡人不刚。

【释文】最具威慑力的军事能力,必定能够捍卫四方,这样才能保障天下安宁。武力的存在是顺应天道,是需要常年储备并持续演练的军事力量,也是维护正道仁义的必要管理体制。顺应天道的武备,需要设立“五官”机制,其设置的各级官员必须各尽其责,才能达到所谓防患未然、以备不测的目的。用于防御的城墙沟壑,必须高厚深浅适当。尤其远征讨伐敌方时,谨慎防范殃及自身的灾难。君王具备崇高威望并军纪严明,才会拥有赫赫战功。熟知战争的“十艺”和“十因”,才能战胜一切敌人。军事布阵要像云朵一样移动自如,而出其不意打击敌人时,又要像风一样横扫一切。轻便战车适用于保护阵地两翼,亦方便从两面夹击敌方。我们要成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每一位战士都必须英勇顽强。

【原文】十艺:一大援,二明从,三余子,四长兴,五伐人,六刑余,七三疑,八闲书,九用少,十兴怨。十因:一树仁,二胜欲,三宾客,四通旅,五亲戚,六无告,七同事,八程巧,九O能,十利事。

【释文】何谓十艺?即战敌制胜的十种艺术是什么?一是大(或为“打”谐音)援,就是截断敌人的援军;二是明从,就是要明确追踪歼灭敌人的策略;三是余子,就是预留应急调遣的部队或后援;四是长兴,就是善于把握战斗时机,例如:像趁热打铁、乘胜追击;五是伐人,就是要出师有名,像时必须要讨伐罪人坏种一样;六是刑余,就是知道何谓优待俘虏,即利用刑法手段,来管理行动或激发潜能斗志;七是三疑,就是至少知道三种迷惑敌人的办法;八是闲书,就是随时利用记功立册赏赐,来激发斗志;九是用少,就是尽量用最小代价取得胜利;十是兴怨,就是利用离间、构陷样的阴谋。

    何谓十因?即有助于战争取胜的十种因素是什么?一是树立仁义之师形象,二是用道义管控欲望,三是礼仪待人,四是保证道路通畅,五是联合同姓姻亲,六是发出郑重声明和正直公告,七是攻击目标一致,八是战争策略设计巧妙,九(缺字臆断为“用”)是熟知扬长避短,十是务必装备精良。

【原文】艺因伐用,是谓强转应天顺时,时有寒暑风雨饥疾,民乃不处移散不败,农乃商贾委以淫乐,赂以美女。主人若杖,O至城下高堙临内,日夜不解。方阵并功,云何能御。虽易必敬,是谓明武。

【释文】在攻伐战争中,“十艺”与“十因”联手使用,则是增强武力和胜算系数的有利因素。除此之外,凡攻伐还要顺应天时,所谓天时,例如夏天炎热、冬季寒冷。凡攻伐还要考虑年景收成和民众疾苦,如果天灾人祸而民众饥困,必定人心涣散而难以驱使。如果民众流离失所而居无定处,就会损害农耕生产,反而商人会大行其道。如果怂恿纵情淫乐,贿赂美女佳肴,必定导致腐化败落。如果掌权者足够顽强,必定会将进攻军队阻挡在城墙之外。但是,凡城墙外军队,一旦堆土居高监视城内,日夜骚扰不断;再加上派兵布阵和围追堵截,那么孤立无援的城池又能坚持多久呢?所以,对于影响战争的这些细节变数,虽然道理简单而因由琐碎,但也要慎重对待并且要倍加小心。这就是所谓“明武”,即真正懂得战争胜败得失的诀窍所在。

【原文】城高难平,湮之以土,开之以走路,俄传器橹。因风行火障水水下惠用元元,文诲其寡。旁隧外权,堕城湮溪老弱单处,其乃离。既克和服,使众咸宜,竟其金革,是谓大夷。

【释文】如何攻克高大坚固的城墙呢?可以用堆积泥土的办法,来打开一条通路,让士兵像摇桨一样轮番传递填土。再者,可以利用风向纵火,或堵塞水流冲垮下游建筑。还有,像不择手段,利用言语或文书攻击对方情志的薄弱环节;或通过外部行动来对墙内施加压力,像挖隧道破坏城墙、护城河等;或将老年体弱士兵单独分离出来,这样攻城的策略就会更加有效。另外,一旦攻陷城池后,要达到心悦诚服的目的,必须要公允对待各方民众。因为只有人们自愿不再动刀弄枪,而国家真正做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后,这样才堪称“大夷”,即从根本上平安无事而天下安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