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开×大米艺术 | 《丁立人印钮石开篆刻》题斋号活动开始

 大米艺术 2021-12-10

《丁立人印钮石开篆刻》

题斋号活动

石开先生自2019年底筹备,与著名画家丁立人老师合作的《丁立人印钮石开篆刻》一书,现终与大家见面了。

书中收录了丁立人老师创作印钮石开老师篆刻作品共72方,创作年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2019年跨越近三十年,均为两位老师难得的精品力作。

《丁立人印钮石开篆刻》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146页,大16开
全书精选了一批丁立人先生制印钮
石开先生刻印的精品印作
极有可观性和艺术性
行书题斋号:1280元/本(限6字内)
篆书题斋号:1800元/本(限3字内)
宣纸题斋号:1800元/件(字数同上)限量:150本
全国统一截止日期:5月18日
本平台是经石开先生直属授权代理本次活动
所题书款,仅限斋馆名
其中
商业及个人宣传性质如书院、
书/画馆、美术馆工作室、XX作品集等内容不应

毛笔签扉页
顺丰快递包邮
 
本书预计6月18日前陆续题写寄出
请大家知悉

订制或收藏,请添加下面二维码

或加微信号/手机:13522581168   

联系人:一行  

石开老师其人

他是中国印坛顶尖人物,其印风影响当代印坛。早在80年代中期,印坛被称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镛先生高步京华;韩天衡先生雄居海上;石开先生领风骚于闽南。

他的书法篆刻执著四个字:清、奇、古、厚。,是他人生的基本理念,也希望手下的东西以清气为主调。,是他气质、性情的东西,与生俱来。,是他审美的个人喜好,也是简单、朴素的代名词。,是他自认为从南方移居北地以来最大的收获,是北地赐予他的。

在篆刻创作上,他主张印从画理出,以绘画来变化篆刻,强调印作的象征意味,追求以篆刻的艺术语言来表现中国古典的哲学精神、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

石开(1951—),福建省福州人,职业书画篆刻家。曾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印社副社长。

1998年迁居北京,曾在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人民大学、荣宝斋画院等举办讲座。获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艺术家称号。出版有个人书法篆刻作品集多种。

让我们欣赏一下

书中部分内页——


⁕⁕⁕

石开谈丁立人印钮

看了丁先生的作品之后,总结了四个字:厚拙、幽默。可能是和他接触的太久了,这四个字的评价也不自觉地和他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结合起来了。

他作品中的“厚”表现在他把作品中所有的“巧”都转化到“厚”的底蕴当中去了,所以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随意,好像不做匠心安排,几乎是随心所欲的。

作画肯定是要讨巧的,也有很多人都在追求这种“巧”,但是丁先生能把这种巧进行转化,用“拙”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这也是他对人生的厚度的一种向往。

另外,他的作品还有一种幽默感。这可能与他本人有关,丁先生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幽默的一位,他这种幽默的心态表现在作品中,包括作品中人物的造型以及作品的构图,都能够体现出来。他的心态非常平和,把艺术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情来对待。

我的篆刻也受丁先生的启发很大,他对人生的态度都转化到创作中来了,因此我也受益不小。人类为了生存而奋斗了漫长的三千年,如今,已进入文明昌盛的世界。但回顾往昔,我们会怀着无限的敬意审视远古的艺术,那么会惊异地发现:我们古老的艺术,在粗犷中蕴含了多么深沉的内涵。丁立人在艺术道路上虽几经曲折最后毫不犹豫地汲取了民族艺术精髓,往返原始精神之中,他的艺术自然充满生机。


石开先生

题写的部分斋号——


本次售书题斋号活动作品
数量有限,先购先得
大米艺术
真艺术  进万家

获得订制方式,添加下面二维码

或加微信号/手机:13522581168   

联系人:一行  

————

■  END ■

/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寻找平凡世界的艺术支点

往 期 回 顾


观点 | 中国式审美  乐山大佛变“小鲜肉” | 8000个农民工“造假名画”28年 |楼兰残纸 | 田蕴章炮轰王镛范曾为徐悲鸿补画有多少展览在自欺欺人 |  没有审美,世界与你无关 | 杨开慧的书法,字比人老 

人物 | 徐生翁 | 沈曾植|谢无量 | 黄宾虹 | 于右任丨井上有一 | 沈鹏 | 孙伯翔 石虎 | 朱新建 | 朱关田 | 王镛 | 石开 | 刘正成 | 沃兴华 陈国斌 | 邱振中胡抗美 陈忠康 | 白砥 | 鲍贤伦 | 刘彦湖 | 王冬龄 | 陈振濂 | 张旭光丛文俊 | 乐泉 | 杨涛 | 一了 

8090档案 王赛 | 周治锐 | 贺进 | 丘新巧 |  | 裴满意王浩 | 王云庵   

施晗对话 | 曾翔 | 伍灯法师 于明诠胡抗美 | 齐剑楠 | 徐忠平 肖文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