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中国家庭中,妈妈承担了孩子主要的教养任务。不得不说,教育是一件非常耗费心力的事,而且如果教育方法掌握得不正确的话,还有可能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的情况。 李女 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当初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她不惜辞去了外企白领的工作。不过近来李女士却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困扰。 她的女儿正在上小学一年级,不过小姑娘人小鬼大,调皮捣蛋的样子常常让李女士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头疼。 而最为令李女士感到困扰的是,每次她批评女儿的时候还没说两句,小家伙就会泪水涟涟。 面对孩子一说就哭的属性,李女士着实很抓狂。“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脆弱,只能听得了赞美完全听不得批评!” 在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李女士觉得特别有挫败感,“也许我真的不能胜任孩子的教育问题,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不辞职了!” 听到李女士这样说,有朋友问道,“那孩子爸爸批评她的时候,孩子会哭吗?” 这个问题把李女士问得一愣,“这倒不会!即便爸爸发火了,孩子也不会掉眼泪!” 听完李女士的话,朋友笑着说道,“这不正好说明在孩子心里你的位置比爸爸更重要吗?你的批评更能够让孩子过心!” 相对而言,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们和妈妈的情感关系更为亲密,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在他们心里的位置十分重要。 所以如果妈妈们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相信这对孩子培养成才会大有裨益。爱的付出总有回报,也许孩子比你想象中的更爱你。 01、为啥妈妈说孩子两句,孩子就掉眼泪? 有不少宝妈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自己批评孩子两句,孩子很容易就会掉眼泪。 明明自己说的话不重,但是孩子却满脸委屈的模样,这让不少宝妈为之感到困惑。于是有不少妈妈认为这是孩子玻璃心,听不得批评的表现。 但是其实,孩子们之所以对妈妈的话反应敏感,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妈妈的位置十分重要,他们很在意妈妈对于自己的看法。 因为过分在意,所以他们更加听不得妈妈口中说出的“批评”。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而言,这一点表现尤为明显。 孩子对于母亲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依赖,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在母亲心里建立起完美的形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个体评价源于外界影响评价,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所给予的评价产生的影响最为巨大。 所以,当孩子听到妈妈的批评掉眼泪时,这其中隐含的情感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既包括了内心的委屈,沮丧和失望。 02、别辜负了孩子的“看重” 教育学家马卡连科说,爱是真正教育的基础,不懂得给予爱就谈不上懂教育。 ![]() 家庭教育确实是个非常深奥的学问,它不仅需要父母们恰当地给予爱,回应爱,同时,也需要父母们能够正确的教育方法。 第一:控制好情绪 ![]() 很多宝妈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容易情绪上头,这使得她们在教育中掺杂着非常浓重的情绪化。 而这难免会让孩子的内心徒增压力,并不利于教育理念的输出。 所以,宝妈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情绪,保持情绪冷静,理智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讨,这不仅更有说服力,同时也不会损耗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第二:不只有批评和责备 ![]() 在发现孩子犯错时,宝妈们难免会有一些失望的情绪产生,但是此时,宝妈们一定要懂得收敛,有些时候,批评和责备的教育内容完全可以换一种表达来进行。 听惯了妈妈批评和责备的孩子,很有可能会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相应的,如果宝妈能够多给予孩子一点正向的反馈,这反倒有助于其内心潜能的激发。 “刀子嘴豆腐心”的表达方式并不适用于家庭教育之中。 第三:教育的交换条件 ![]() 孩子对于父母的爱远比父母们所想象的要多,所以当家长们拿来作为教育的交换条件时,常能得到孩子及时的回应。 但是这样做却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透支孩子对于父母的亲近感、信任程度,以及内心的安全感。 Tips:在日常的言语表达以及行为处事中,家长们都不应该以爱的给予作为条件。 ![]() 枕边育儿寄语: 当父母们认为孩子的成长出了问题时,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教育的正确方法,别拿爱当成对孩子进行情感勒索的筹码,真正的教育权威是建立在信任和安全感的基础之上。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